國際視窗

歐盟食品計價 「重量」替代「數量」

歐盟要求採用食品的重量和體積計價,引來各界反彈。
歐盟要求採用食品的重量和體積計價,引來各界反彈。
Getty Images
第67期
方清月

人們購買東西通常會按數量計價,但歐盟議會日前正在探討一個新的立法草案,希望統一27個成員國的食品販賣方式,一律按「重量」販賣,不再按「數量」出售。

這是歐盟27國統一食品標籤的進程之一。歐盟議會希望再邁進一步,商討一個新的立法草案,採用食品的重量和體積計價,而不是根據數量計算。這項提議仍需要歐盟成員國確認,很可能在2011年正式通過。

不過這項提議引起廣泛爭議,尤其對英國人和零售業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因為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長期以來都是按照數量販賣食品,例如雞蛋、橙子、蘋果、小麵包等,通常用半打或者一打為單位出售,如今卻要改為按重量售,商家必須增加人力、物力和大量時間逐一秤重,確保標籤的準確性,這可能要損失幾百萬美元。

英國政府官員和議員也認為這部法案違反傳統買賣習慣,正在設法向歐洲的夥伴表達意見,以及向歐盟議員遊說。丹麥一位議員表示,歐洲各國存有不同的食品文化,應該允許數量標籤在某些領域繼續存在,如果在標籤上能同時註明數量和重量,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新規定禁止在商品包裝上同時標明數量和質量,只能標上重量。

歐盟議會回應,新法可以強制供應商披露更多食物營養與健康資訊,幫助各國對抗日益嚴重的癡肥問題;因為產品的數量可以通過包裝輕易地看出來,所以根本沒有必要考慮數量標籤。

回顧以往,歐洲對食品提出的一些規定,一直被英國人當作笑柄。例如1988年的一項規定稱,頂級的黃瓜應該是每10公分的長度,彎曲程度不能超過10公釐;1979年的規定把胡蘿蔔歸為水果,因為葡萄牙人會用胡蘿蔔做果醬。

這次的規定更讓英國人惱火,因為歐盟再一次替他們做主了。一些英國公眾甚至想要乾脆離開歐盟算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亂評古人
中國大陸颳起一陣所謂「國學熱」。相反的,台灣卻在「去中國化」。兩相比較下,台灣似乎落居下風。不過,國學熱到底熱在哪裡?是否熱昏頭了?…
那一天,我們玩肌肉測試!
2009年,某個初春早晨,高雄市東光國小的禮堂裡頭,擠滿了五年級的老師、學生,在中山大學企管系楊碩英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帶領之下,…
德國十年一次 《耶穌受難劇》開演
每十年一次的一台大戲又要開場了,德國巴伐利亞歐伯阿梅高(Oberammergau)村民,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準備演好《耶穌受難劇》。…
記憶力超強的奧祕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超強的記憶力,可以事半功倍。世上是否真有這樣的人?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麥高,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二十個美國人,…
美多家大企業 堅持不裁員
全球經濟趨緩,企業獲利下降,紛紛裁員節流,大多數上班族人心惶惶。美國11月就減少了53.3萬個非農就業機會,創下34年來最大降幅,…
小娃出生34天 會說「騙人、討厭」
曾經在衛視中文台主持兩個靈異節目《今夜鬼未眠》、《驚夜嚇嚇叫》的台灣老牌作家司馬中原,據說自己也是個傳奇人物。聽說他出生沒多久就會說話,…
動物園無心插柳 成就「圓仔」小確幸
動物園的小貓熊「圓仔」出生後備受關注,媒體熱烈報導、周邊商品大賣!即使不看電視、不去動物園,也很難不注意到貓熊引起的風潮與話題。…
經濟的荷爾蒙:炫耀
我有個頗特殊的休閒活動:植物組織培養。簡單說,就是從一盆漂亮的花草,摘取新芽或幼葉,經過消毒無菌處理,再放進培養瓶裡。一段時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