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尬尬看,看誰能疊到最高點而不倒。看大家眼神就知道緊張刺激。
岳翔雲
第70期
岳翔雲
打算退休的江明偉偶然接觸到「觀光工廠」計畫,奮勇提案。原以為小小工廠不會受到青睞,想不到老樹根因為充滿創意與活力而入選,從此「老樹根長新芽」,扭轉了工廠凋零的命運。現在江明偉說:「不想退休了!」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老樹根木工坊」生產與施工的,尤其是一些結合台灣生物如蝴蝶、小瓢蟲的遊具。兼顧「創新、安全、品質」,讓老樹根贏得學校及老師的信賴。

隱身台中鬧區裡的「老樹根魔法木工坊」,沒有絢麗外表、高聳廠房,但是屋頂上一幅發了新葉的老樹根標誌海報及「哈木將」大木偶,卻吸引人們的目光。

1993年成立的老樹根企業,以設計製造各種原木教具、遊具、玩具起家,也是台灣少數擁有經濟部核可的安全兒童遊戲設施製造工廠,靠著不斷創新和研發近50項專利而在遊具界闖出名號。

夢想起飛的「木頭樂園」

由於近來年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老樹根生意逐漸萎縮,董事長江明偉原本打算順勢退休。然而可能「時機未到」,有大量看報紙習慣的江明偉,2003年偶然間看到工研院接受經濟部委託的「觀光工廠」計畫,令他非常心動。雖然自覺公司規模太小,但喜歡搞創意、嘗試新事物的江明偉還是奮勇提案。

想不到老樹根因為充滿創意、活力與適合親子共同學習而入選,成為第一屆觀光工廠,也是唯一木頭類觀光工廠。江明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是很大的一個機遇,一開始我們想這麼小怎麼入選。不過,小隻好轉身(台語),坦白講這是對我們的鼓舞與鼓勵。」

也算是意外入圍的江明偉笑著說,當初會申請觀光工廠,靈感來源就是一個「阿兜仔」的關係。有一天一位外國人來到工廠,因為語言不通「聽攏無」。比手劃腳之後,才知道阿兜仔願意付錢,希望工廠提供機器與木料,讓他自己親自為小孩完成書櫃。當下江明偉就隱約感覺到,一個「讓人動手做木工的地方」,將會有市場潛在的需求與吸引力。再加上時下許多年輕人搞不懂「筍頭」跟「榫頭」(同音,意義卻差很多),於是製作了一些木頭接榫樣品,越做越有趣味。

江明偉想,如果能提供體驗環境或DIY,這些可能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玩藝!於是,心中「木頭樂園」的藍圖慢慢誕生。

蛻變從「觀光工廠」開始

獲得觀光工廠的肯定與輔導,江明偉和張碧桃夫婦認為,這是夢想的起飛也是責任的開始。曾是國小老師的張碧桃更期許這是教育的延伸。為了讓木頭樂園早日落實,江明偉於是前往日本考察、觀摩,發現日本的工藝水準相當高,但是二十幾年前同樣面臨生存困境;而今存活下來的,都是轉型為「工藝製作木工坊」或者是「體驗式木工坊」的工廠。

「台灣未來應該也是走這條路,或者說是有這個市場需求吧!」江明偉如此思索著。

回國後的江明偉找到明確方向:「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於是將鋸木工廠改造為可供參觀與DIY的觀光工廠。江明偉表示這是很大的一個轉變,一步一步從無到有,從完全的製造工廠轉變為木頭的遊戲樂園、體驗式觀光工廠。

於是老樹根觀光工廠就從「魔法」出發,推出包括木器彩繪DIY館、魯班創意館、木工教室「木頭樂園」,也設計很多活動、遊戲,適合親子、師生一起來體驗。

為了打響知名度與創造吸引力,江明偉放下董事長的身段,戴著圓椎帽、斗蓬衣扮成「哈木將」魔法師,親自粉墨登場為小朋友解說導覽,還推出自己造型的「哈木將」木偶。江明偉笑得開懷:「沒法度,草創時期自己要稍微犧牲一下,博君一笑趣味趣味!」

江明偉還談到,犧牲的不只是他,包括員工也是。原來工廠木工人員,以前工作時,天氣熱是會打赤膊的,現在不僅要穿好衣服,還要面帶微笑。這轉變也很大。

從知性觀光邁向教育與希望

蛻變後的老樹根「創意滿天飛、歡樂處處聞」,成為許多學校戶外教學與合作的對象。包括大學教育、幼教、觀光旅遊、企業管理等科系,甚至連文化創意產業都來「取經」。「現在每年大概有600團造訪。」江明偉謙虛地表示:「雖然產值不大,但有意義。曾經有校長來參觀後非常驚訝地表示,這是個另類學校,是非常難得的一種學習制度。」

逐年深化文化基礎的老樹根,被經濟部列為「創意生活產業園區」,並榮獲「創意遊學經營、休閒產業組」特優獎。教育部《在地遊學 發現台灣》的一百條「走讀台灣」路線,也將老樹根列入。老樹根成了讓知識走出書本的遊學城堡。

台灣偶愛你,檳榔西施打響知名度

自詡為「創意木頭家」的老樹根推出「現代魯班再現」計畫,研發出一套可任意變化造型的創意木偶,還舉辦木偶彩繪比賽,進而成立「老樹根木藝地球村」。由於成果卓著,再度被經濟部選編為「創新服務 藍海商機 台灣的故事」案例之一。

開創了「創意木偶」,江明偉仍然覺得這還沒達到他夢想中教育與文化氛圍。「當你看到英國皇家侍衛木偶(或胡桃鉗娃娃),你會馬上感受到他們的文化印象,可是台灣呢?除了布袋戲偶,還有甚麼木偶能代表台灣?」

於是江明偉又進一步推出「台灣偶愛你」。具有現代感又俏皮的「檳榔西施」一推出便一炮而紅,也顛覆一般人對傳統木偶的刻板印象。另外,台灣特有的鄒族姑娘「美如水」與鄒族勇士「壯如山」原住民木偶,以及討喜的財神爺、慈悲的媽祖及台灣歌仔戲偶等,都是叫好又叫座。

看到這麼多不斷創新又有趣的木偶,張碧桃說:「之前遊走世界各國時蒐集了好多精緻又有特色的玩具、木偶,下一個目標就是要為收集來的各國玩具找一個窩心的家,成立玩具博物館。」

江明偉也說,「台灣偶愛你」將成立台灣第一家會說故事的文化木偶工坊,將台灣人文歷史、風俗文化融入木偶設計,形成擁有台灣味的文化木偶,讓人一看到就想到台灣。

江明偉表示,木偶設計及雕工以較粗獷意象展現,可以少量複製,而不是精緻的木雕藝術:「我們要做大家可以輕鬆擁有的工藝品,而不是少數人珍藏的藝術品,這樣文化或工藝才能普及。」

找到價值與希望,也找到發揮的舞台

當其他觀光工廠還在做產品、做品牌時,老樹根已經發揮小而強的爆發力,超越原來觀光工廠的功能,加入教學元素與文化內涵。「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百年大計、未來該走的路。」江明偉堅定地表示。

江明偉說他重新找到了活力衝勁以及更多的社會責任,也覺得自己對下一代將會有所貢獻。他信心滿滿地說目前都只是「練兵階段」,未來將逐步擴廠,讓老樹根成為平台,吸引更多年輕人或關心教育者參與,共同來「做一個美麗的木頭夢」,讓更多的大、小朋友能沉浸在幸福的魔法樂園中。

原本準備要歇業去「納涼」的江明偉,現在找到樂趣、找到使命、找到價值、找到希望。已經樂在其中的江明偉樂呵呵地表示:「現在不想退休了!」夫人張碧桃也說:「整天都在想木頭的事情,我看他好像也沒辦法退休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