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2010十大華人事件: 2. 悲》冬旱夏澇 中國百姓「水深火熱」

2010十大華人事件: 2.  悲》冬旱夏澇 中國百姓「水深火熱」
西南大旱二百餘天,2010年2月,雲南昆明市郊的一個孩子正準備用空桶在乾涸的水庫中汲取最後一點點殘餘的水。
Getty Images
第79期
整理⊙李唐峰、張晁帷、李佳鴻
悲、亂、變的2010華人世局

2.  悲》冬旱夏澇 中國百姓「水深火熱」

 

從2009年入秋後,前所未有的乾旱襲擊中國西南。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遭逢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這場大旱,持續到2010年4月中旬,五省市的受災人口超過六千萬人,桂林、柳州一帶前往廣州、長沙、衡陽等地逃難者有五十多萬人,雲南和廣西兩地逃難者估計至少上百萬人,災損遠超過一千億台幣。

西南五省 百年大旱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針對西南大旱的統計到4月8日為止,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耕地受旱面積達到1.01億畝,作物受旱7,907萬畝(重旱2,554萬畝、乾枯1,643萬畝),更有2,088萬人、1,368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3月的《廣州日報》形容災區「死氣一片,河水乾枯、田地荒蕪、野草枯死、顆粒無收」。

北京維權人士劉德軍歷時12天,到西南旱災地區考察災情,遍及4個地級市。他表示,印象最深是當地的貧窮與苦難。稍有乾旱,吃水就成了問題。基礎設施不足、交通不便,村民要到很遠的地方取水,有些地方的牲畜都渴死了。重旱引起群眾爭搶水源的糾紛也時有發生。光在雲南省羅平縣,一位熟知內情的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從旱情發生以來,到3月底至少就已經發生41起爭奪水源的糾紛。

除了缺水之外,最頭疼的就是農產大減、物價飛漲。中國西南部是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比如糖、油菜、茶等。大旱不僅造成冬小麥、油菜等小春作物絕收或大幅減產,連春播、春種也難以進行,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備耕和生產受到影響。據估計缺糧人數達到七百多萬,而需要從全國其他地方調糧也直接拉動全國食品漲價。

此外,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西南「水電大省」因為受乾旱衝擊,水電發電量遠低於歷史同期。像是廣東省每年約有五分之一的電力供應來自水電資源豐富的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區,但旱情導致上述地區的很多水電站發電量銳減,甚至停止發電,導致供電緊張。最後廣東省不得不啟用「錯峰用電」方案。

西南大旱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主要原因是它導致了湄公河面臨斷流,泰國、越南、寮國及柬埔寨四國村莊深受其害,農業、漁業及飲水供應均受嚴重影響。四國人民憤怒地要求中國將瀾滄江(湄公河上游,位於中國境內)上的大壩「開閘放水」。不過,中國以西南大旱原因是天災、降雨超常偏少為由拒絕。

但中國國土規劃專家王維洛認為:「中國並不屬於水資源缺乏的地區,中國的缺水是在中共政府採取了錯誤的治水政策以後所產生的。」尤其西南地區是長江、珠江等主幹河流的源頭或上游流域,並不屬於水資源缺乏區域。而根據中國水利部的報告,西南地區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王維洛認為這次西南大旱時,瀾滄江出境流量是歷史上最小流量的60%。西藏高原的破壞,導致冰川後退、雪線上升、草場退化、濕地和湖泊消失,最終水資源的減少很可能讓水資源爭奪戰在亞洲上演。

中國28省 百年洪災

旱災難熬,但水多也會成患。2010年的中國,不雨則已,一雨驚人。短短不到一個月,一入夏,西南大旱突然轉變成了南方澇災,南方數省持續出現洪災,贛江撫河決堤,三峽大壩迎來最高洪峰,全國百餘城市陷入內澇,洪澇災害的受災人口達到1.37億。

一些被洪水肆虐的水澇大省,也才剛經受了連續數月的「西南大旱」,雲南、四川、貴州入夏後,也經歷了連日暴雨,導致多處山洪山崩及土石流;另外也有句話這麼描述:「重慶剛晒完又被水泡,幾乎癱了。」

但洪災的範圍涵蓋整個南方,據中國國家防總辦7月底統計,包括廣西、重慶、湖北、湖南、甘肅、江西、安徽、浙江、福建、貴州、雲南等重災區,全中國有四分之三省分經歷洪災,堪稱中國百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患。8月的統計數據,死亡加上失蹤人數幾近兩千,百萬房屋倒塌、大量農作物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100億元人民幣。冬旱夏澇,加上北方日益嚴重的沙塵暴,似乎已成中國氣候常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