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這項運動,對我國民眾來說應該不陌生,從學生時代的運動會到社區活動,都有它的存在。2009年的高雄世運會,台灣女子拔河項目還獲得冠軍殊榮,相信看過比賽的觀眾依然記憶猶新。
其實這項「全民運動」在遙遠的古代就有,曾是水軍訓練、祭典活動,更是宮廷娛樂,並非近代新興的體育項目。究竟中國古代的拔河是甚麼樣的面貌,它有甚麼樣的歷史呢?
戰國時代的軍事訓練
全世界第一個拔河的國家目前無法考證,但可以確認的是,中國在戰國時代即有這項運動,而且是軍隊的訓練課程。
當時拔河被稱為「牽鉤」。《墨子.卷十三.魯問》記載,戰國著名工匠魯班曾經為楚國設計一種船戰器具,名為「鉤強」;藉由士兵拉扯或推拒「鉤強」來控制與敵船之間的距離,並限制敵船的行動,是當時重要的水上戰術。「牽鉤」的「牽」字即為拉扯的意思,「牽鉤」就是這項戰術的訓練法。
原本牽鉤的訓練是在水上,以篾繩代替長鉤,將士兵分成兩組船隊,互相拉扯。後來這項訓練逐漸轉移到地面上,訓練方式也轉成單純的拉扯,最後才傳入民間,演變為元宵節與清明節的娛樂活動。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拔河是一種祈求豐年的儀式,《隋書.地理誌》曾介紹荊壤地區的拔河比賽:「俗云以此(牽鉤)勝厭,用致豐穰。」拔河比賽大多在春季舉行,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所以欲得天河之水,降雨灌溉,因而日後又稱其為拔河。不過這只是一種假說,沒有確實記載,但是就理由來說也有幾分道理。
唐朝帝王提倡 朝野風行
唐朝開始,「牽鉤」被更名為「拔河」。唐代文官封演的筆記作品《封氏聞見記.卷六.拔河》記載:「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文章提到古人拔河用篾纜,唐民則用木麻,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繫小索數百條,掛於胸前,分二朋,兩向齊挽,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大致上和現在一般的拔河比賽方式差不多。
《封氏聞見記.卷六.拔河》同時描述了朝廷中比賽的盛況。唐中宗、唐玄宗對拔河皆大為提倡,允許宮女侍臣參加拔河。中宗時曾命侍臣分兩邊作拔河遊戲,參與遊戲者甚至有宰相、駙馬等。玄宗數次設此戲,比賽者達千餘人,喧呼動地。蕃客士庶,在旁觀者,皆為之震駭。按此記載,拔河在唐朝宮廷中是時值暮春的清明時節相當風行的活動,因為帝王加以提倡,所以成為一項重要的娛樂項目,不但民間盛行,連宮廷都很流行。
文學作品刻畫入微
拔河在唐朝是相當受歡迎的體育活動,從文學作品中也可見得。最著名的就是唐代文人薛勝所著的〈拔河賦〉,文章中一段「鼉鼓逢逢,士力未窮。身挺拔而不動,衣廉襜以從風,鬥甚城危,急逾國蹙。履陷地而滅趾,汗流珠而可掬。陰血作而顏若渥丹,脹脈憤而體如癭木。可以揮落日而橫天闕,觸不周而動地軸。孰雲遇敵遷延,相持蓄縮而已。」以及「大夫以上,停眙而忘食。將軍以下,虓闞而成雷。千人抃,萬人咍。呀奔走,岔塵埃。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國之壯觀哉!」將拔河比賽描寫得有如戰爭一般精采刺激,十分生動有趣。
而由「皇帝大誇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兩隊,名曰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的描述可以得知,前文唐玄宗藉由聲勢浩大的拔河比賽,除了作為娛樂與祈雨儀式外,更是為宣揚國力的強盛。
唐玄宗作過一首〈觀拔河俗戲〉詩描寫拔河:「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宰相張說也有一首〈奉和聖製觀拔河俗戲應制〉詩:「今歲好拖鉤,橫銜敞御樓。長繩繫日住,貫索挽河流。鬬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為拔河的景況作出注解。除祈求歲豐之外,拔河在當時也是富有政治意義的。
如今,每次運動會時,拔河總是最團結、最熱鬧的活動之一,比賽時整齊劃一的呼吼聲,頗有氣蓋山河之勢、令人熱血沸騰。沒想到,這項歷時已久的運動,在古代竟是如此盛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