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美國柯達底片 無法記錄的未來

美國柯達底片 無法記錄的未來
位於紐約州羅徹斯特市的柯達總部。Getty Images
第106期
黎樂

說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市(Rochester),大部分華人可能覺得陌生,但是,羅徹斯特就是知名底片大廠「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簡稱柯達)的總部所在地。作為底片和第一部給非專業人士使用的相機研發者,柯達後來陸續發展到航空、醫學影像、數位成像等許多領域。

說柯達曾經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之一並不為過。僅僅在羅徹斯特,估計最高峰時期有20萬人直接依靠柯達生活,不少家庭的祖孫三代都是柯達的員工。對於風光年代的柯達人,當年的意氣風發一點也不遜於今天的谷歌(Google)員工。如同今天熱門大片中經常可以聽到主角談論臉書(Facebook),三十多年前,著名民謠巨擘西蒙(Paul Simon)有一句歌詞是「媽媽別拿走我的koda chrome」,這體現了一家領導型企業的產業地位。

不過,從今以後,如果人們在哪裡聽到「Chrome」這個詞彙,或許只會知道它代表谷歌的瀏覽器,而不會想到是柯達曾經輝煌的底片。

2012年1月3日,柯達正式公告,由於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紐約證券交易所已經發出下市警告。根據紐交所規定,接到下市警告6個月內為調整期,只有在股價達到相關標準後才合乎重新上市規定。

柯達恐成明日黃花

柯達的股價一度達到每股70美金,曾幾何時,如今甚至跌落到0.19美元的低價,市值從1997年2月最高的310億美元暴跌到目前大約1.2億美金,足足縮水了300倍。

從2004年柯達第一次爆出虧損消息開始,柯達的衰落就顯得無可避免。其獲利數據顯示,2005至2008年還不錯,但那時是因為大量出售公司賴以生存的專利技術。從2010年起,柯達錯失了最後幾個還能起死回生的機會,於是破產、重組等關鍵詞就頻頻與柯達同時出現。

市場人士認為,柯達最後可能宣布破產,保留幾個最基本部門後重組為一家中小型研發機構。無論如何,以往輝煌的柯達必然會成為歷史,在人們心中徒留記憶。

西方世界的各大雜誌都在討論柯達為何轟然倒下,而且不約而同認為柯達是「成也底片、敗也底片」。如果在數位時代還固守底片,無法趕上時代的變化,兵敗如山也是常理。

發明首部數位相機

其實,柯達原本一直是數位技術的領導者。第一部數位相機就是由柯達在1975年所發明。據說,柯達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基本上即已完成了數位相機大部分核心組件的研究開發。換言之,現在大部分數位攝影技術,是柯達在二十多年前完成的研究成果。柯達在2000年左右處於數位技術的巔峰狀態,當時擁有二萬多件專利技術,這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此外,柯達在2003至2004年已經開始啟動從傳統底片到數位技術的更新。例如在2004年1月,柯達宣布將停止在美國、加拿大和西歐生產傳統底片相機。到2004年底,柯達停止製造使用APS和35mm底片的相機。雖然底片的生產還將繼續,但是柯達已將注意力轉移到新興的數位相機市場。

所以,柯達被新興數位技術和市場取代的說法並不準確。那麼,為甚麼柯達這樣有研發能力的公司最後還是難逃破產的厄運呢?

人謀不臧是主因

其實,柯達的破產完全是前後幾任職業經理人一手造成的。一般公司的創立者多半非常重視公司的整體營運和未來發展,所以制定公司戰略時會將公司當作自己的孩子般精心呵護。現代企業,特別是西方企業,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由職業經理人來運作公司,也就是首席執行長(CEO)所領導的經營階層,而不是以往的家族經營模式。

職業經理人制度(代理人制度)的優點是市場化、專業化、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無論是人事上、商業決策上,有相當多符合現代企業運作的知識與經驗,其執行結果往往能立竿見影。但是,與傳統家族模式相比,這種制度也有很多弊端,例如:決策短視,只考慮任期內的業績報表,而不考慮企業長遠需要,而且核心團隊的凝聚力不強、決策執行週期短、不願意冒險等。

職業經理人的長處在柯達並未展現,但職業經理人普遍「想贏怕輸」的心理和表現卻非常明顯。例如:底片市場在萎縮,數位市場不斷壯大,但這個期間內沒有一任經理人敢下決心完成轉型,因為「全世界都知道柯達是做底片起家的」,這樣足足延誤了十多年。一直到2003年前後,各種統計都明白顯示,底片已成明日黃花了,柯達才迫不得已開始真正進入數位市場。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柯達被迫進入數位市場後沒有選擇最拿手的高階市場,而是選擇了廉價的低階市場。這樣的做法讓當年的財務報表很好看,然而,廉價數位相機的利潤也很低,並不適合柯達這種走技術創新、高成本的企業。錯估形勢讓柯達從2004年末開始連年虧損。

柯達的致命傷是在2006年左右,為了讓財務報表亮眼,大規模出售賴以存活的專利技術,所以當年迅速轉虧為盈,股價跟著上漲。但這是在飲鴆止渴,反而加速了柯達的衰落,於是從2008年開始,就不斷傳出柯達要資產重組的消息,到今年終於成為現實。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公司虧損了,大量忠誠員工被解僱,那些職業經理人卻以各種理由拿走豐厚獎金。人們以往都把眼光盯在華爾街那些基金經理人身上,這次同樣發生在柯達這樣的產業巨擘身上,難怪「占領華爾街運動」的「99%的人,不能再繼續容忍1%富人的貪婪與腐敗」的說法能激起很多共鳴。

IT技術的殺傷力

最後讓柯達斃命的毋庸置疑是IT(資訊科技)技術。柯達與IT原本毫無關係,但是,一旦數位化介入影像領域,柯達就像是放入加速齒輪裡被輾壓的底片。因為,數位化的技術更新快速,日本主導的各家數位相機公司迅速占領市場,並且擁有技術制高點,讓柯達這位老巨人頓時陷入落伍境地。

更致命的是IT的進化一旦上升到某個平台,就開始了加速進化,柯達發現後才積極投入鉅資也追趕不及。IT產業的技術不僅僅限於IT對非IT的代替,IT產業本身的替代更加殘酷、迅猛。因此,社會大眾在緬懷柯達時,還應該關注一下那些倖存者的命運。

眾所周知,iPhone的問世對諾基亞(Nokia)、易利信(Ericsson)等傳統非智慧手機市場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但它對手機市場之外的影響更大,包含數位手機廠商、低階數位相機、MP3等,都已經失去存在的意義。奧林巴斯(Olympus)、索尼(Sony)等數位相機業務受到的衝擊,絲毫不遜於諾基亞。

所以,傳統企業使用了IT技術,未必能提高利潤;不過,IT企業一旦介入傳統領域,卻可能成為真正的掠食者。例如:電子商務領域的亞馬遜、即將面世的蘋果iTV、雲端計算衝擊下的隨身碟、移動IM(Instant Messaging,及時通訊)競爭下的簡訊等,讓傳統的銷售渠道、電視機、行動儲存經營者人人自危。人們在享受IT帶來的低成本、便捷性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了它的殺手本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汽車4S 店離倒閉潮還有多遠?
中國的4S店,是一種以「四位一體」為核心的汽車特許經營模式,意指整車銷售(Sales)、零配件(Spare parts)、售後服務(…
「年」的故事
遠古傳說,在盤古開天地、倉頡剛發明文字的時候,每逢新舊歲之交,秋收冬末,野獸「年」便會從深海裡甦醒。 爐火燒得劈啪響 年獸夾著尾巴逃 「年…
商務人如何匯聚BNI做不一樣的生意?
BNI最主要的文化就是創辦人伊凡‧米斯納博士(Dr. Ivan Minser)「付出者收穫」的信念,要人放下想要銷售自己產品的衝動,…
12香港手足偷渡台灣未成被送中
8月26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在微博上發布公告,指南海海區指揮部廣東支隊(廣東海警局)…
路邊水果別亂買
走在土耳其度假勝地安塔利亞(Antalya)老街上,忽然看到這排色彩繽紛的水果,種類齊全價格實惠。對於餐餐吃烤肉的我們來說,…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30多國「封鎖」中國月餅為哪樁?
糕餅業者每年最期待的節日當屬中秋,因為這是月餅旺銷的時候。不過,對於所有的中國月餅生產廠家來說,小小的月餅今年卻顯得格外沉重,…
中國日益沉重的失業噩夢
今年,失業大潮引起的職業恐慌感和信心危機正在中國社會上空瀰漫。而且這一波失業大潮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襲擊與以往不同,幾乎是涉及高級專業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