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胡錦濤黨慶沉默 災後罕見談政改

今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屆滿15週年,胡錦濤(右)藉由赴港監視新任特首梁振英(左)上任,避開中共建黨91週年重要講話。Getty Images
今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屆滿15週年,胡錦濤(右)藉由赴港監視新任特首梁振英(左)上任,避開中共建黨91週年重要講話。Getty Images
第119期
楊浩

今年7月1日中共建黨91週年紀念日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一反常態,取消了重要講話;時隔不久,北京水災後的7月23日,胡錦濤卻在全體政治局九常委和省部級主要領導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談到政治體制改革。胡錦濤的先沉默、後論政改,引起媒體和各界極大關注。

胡錦濤黨慶擇沉默

自2006年中共建黨85週年紀念起,中央年年舉行的建黨生日紀念活動,總書記按例會發表重要講話。唯獨今年,在十八大換屆前夕,胡錦濤竟取消了他最後一次建黨紀念的重要講話。

據法廣報導,中國正面臨「經濟和政治轉型」的關鍵時刻,而當局也為身分認同問題而焦慮。上海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張偉表示,社會主義以蘇聯為代表在極盛期提出了社會主義方式:一是消滅私有制,二是一黨專政。但這段歷史已經走過了。張偉說:「未來的路不管怎麼走,必須進一步擺正的是,執政黨代表甚麼?為了甚麼?」

中國問題專家蒯轍元表示,中國已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對於貧富兩極化、貪腐久治不癒、黑社會猖獗等問題,已經無法逃避。社會更關心的是「為人民服務」等的共產黨價值在多大程度上值得肯定?作為領導中國63年的唯一執政黨,還能將紅旗打多久?

香港《亞洲週刊》發表文章認為,面對難以解決的薄熙來案、黨內分歧、嚴重的社會矛盾以及中共的身分認同等等問題,胡錦濤索性不講話。時事評論員藍述認為,63年後的今天,「中共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

中國問題專家伍凡分析,除了十八大和薄熙來案,還有面臨的經濟難題,中共都束手無策,所以胡錦濤藉口到香港訪問,避開要他講話的這個時間點。胡錦濤承認,現在中國國內和國際的嚴峻的形式不是他們能改變得了的。胡錦濤看到了中共的危機,乾脆就不講了。所以現在一直在用「拖」字訣。

此外,另一個問題是全中國發生的群體性事件此起彼落。2010年中國發生了18萬起民眾抗議等群體事件,平均每天493件,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倍以上。

中共全體高級官員會上談政改

然而,胡錦濤7月23日在中共政治局九常委全數出席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卻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罕見地談到了政治體制改革。據官方媒體報導,胡錦濤這篇講話涵蓋政治、經濟、民生、文化、黨建設各個方面。

胡錦濤指出:「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我們一定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他指出,必須堅持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結合。

胡錦濤還表示,「現時中共所處歷史方位和執政條件、黨員隊伍組成結構都發生重大變化,來自外部的風險前所未有,黨的建設方面,特別是黨員、幹部隊伍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未來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

港媒:胡錦濤為未來定調

香港《明報》分析胡錦濤的這篇講話,有如為自己執政十年的總結,並想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定下基調。

分析認為,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前再三強調改革開放,意味著大搞意識形態、強勢政府為特點的薄熙來「重慶模式」已經徹底破產。

香港中國政治軍事問題專家林和立對BBC中文網說,很多中國知識分子期盼的,比如接近普世價值,恐怕不會實行。他認為,胡錦濤強調的是中共作為永久執政黨所起的作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要有機統一起來,但是三者中最重要的是黨的領導。所以有關政治改革還是以黨內民主為主。」

美聯社於7月21日於北京發表題為〈醜聞、經濟、動亂傷及中國領導換屆〉的文章指出,中共執政的合法性正在減弱。中共正面臨著將意願強加於人民的能力下降、與中國年輕一代進一步疏遠、反對聲音主張以民主取代專制統治等危機。

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東尼‧塞奇(Tony Saich)表示,北京當局周圍的世界正在迅速變化。新任接班人習近平執政時期想得過且過是不可能的。塞奇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一個重大的危機將要求中共進行重大改革,或嚴重挑戰其對權力的掌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川金會」成敗與雷根
川普與金正恩見面是全球性新聞,它關係到北韓能否放棄核武,涉及東北亞和平,更事關美國全球戰略。美國和北韓是兩極:一是自由世界旗手,…
平凡人的不平凡舞台 蝦皮讓賣家有機會以小博大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有高達九成消費者常在綜合型電商平台進行網購,…
「大丈夫」該怎麼對待老婆
「娘娘腔」對男子而言,通常是一個貶抑之詞,男子喜歡被人稱讚為「大丈夫」。 春秋齊人晏嬰,聰敏機智,行徑恰如大丈夫,因而名留千古。…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非法移民成律師 反對派勢單力薄
1月初,加州高等法院裁定,移民身分和種族、宗教一樣,不應該成為否決非法移民成為律師的理由,非法移民加西亞(Sergio Garcia)…
不動產價格大漲大跌都不好
政府最近講了不少要打壓房地產價格的主張。不管官員這些打房的談話是否真心和是否有效,國家被迫要打房,就是很不好的現象。 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統戰新目標 「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
中共中央辦公廳8月3日發布了《關於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文件(下稱《意見》),要求海外「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以…
精緻農產,玩出新「米」樣
米,一直是台灣最富有草根性、也最能代表台灣人精神的傳統農作。在古早的窮苦人家中,吃白米飯甚至是種幸福享受。隨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