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中天電視台門口抗議的七百名學生中,兩位主持人表現亮眼。他們一位是遊行總召、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林飛帆,與他搭檔的是成功大學政治系四年級女學生張芷菱。
張芷菱大二時加入林飛帆大學時代在成大創立的「零貳社」,大三時接任社長。雖然身形矮小,但和零貳社的眾多同學一樣,張芷菱敢於衝撞挑戰社會的不公不義。731當天,張芷菱純熟的表現,與林飛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從台幹子弟到社運青年
但跟台灣大部分學生不一樣的是,張芷菱對於社會運動的啟蒙可追溯到一海之隔的中國。原來,張芷菱是台幹子弟,在上海度過7年的成長歲月,國中念上海國際學校,高中就讀於台商子弟學校。
在思想封閉的中國社會環境下成長,反而讓張芷菱培養出異於常人的台灣意識與對台灣的自我認同,從而特別有興趣涉獵本土意識的書籍。選擇大學時,原本曾考慮繼續待在中國就學或是到國外唸書,但張芷菱最後決定回到故鄉的懷抱。
回到台灣後,本以為台灣年輕人對社會事務的參與程度應該很高,但張芷菱發現並非如此。連她政治系的同學,對參與公共事務大多興致缺缺。為此張芷菱還歷經一段時間的文化衝擊與調適。
張芷菱談到,自己的成長背景屬於菁英階層。高中時她是台商學校的學生會會長,對話的人不是校長就是商業界人士。大一時,則參加「模擬聯合國社」,與世界學生討論全球事務。但她發現,模擬聯合國社並不討論台灣問題,也不談本土的題材,更缺乏行動力去改變社會。
大一下學期,林飛帆到模聯社演講台灣人權議題,台下就屬張芷菱反應最熱烈。相談甚歡之下,林飛帆邀請張芷菱加入零貳社,開始了她對公共事務與政治的參與。
離開菁英團體走向街頭群眾
參與零貳社,讓她離開原本的菁英環境,走上街頭接觸群眾。張芷菱第一個碰的就是牽涉兩岸經貿關係的ECFA議題。學生們在路邊擺攤,向路人發傳單,講述自己的理念,也慢慢學習拿擴音器向群眾演講與主持活動。
去年底,零貳社舉辦「青年表態談台灣想像──潮南音樂節」,張芷菱擔任總召和主持人。面對台下兩、三百位年輕人,她輕鬆應對;今年在自由廣場的「毋忘六四、守護人權」悼念晚會她也參與主持。
731中天電視台前的抗爭,與張芷菱以往的主持經驗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先前的活動不會有人喊「衝」!所以更加考驗主持人對現場的掌控能力。而731的抗爭讓張芷菱最感動的,則是活動最後她與林飛帆一起朗誦「一份追求言論與思想自由的宣言」,讓她深深為這個世代感到驕傲不已。
「活在這個世代真好!」張芷菱開朗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