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任成功的馬英九總統,在2012年上半年就進行了幾項大刀闊斧的改變,其中包括進口美國牛肉(據傳為交換與美國簽貿易協訂、赴美免簽)、油電雙漲、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以及推動證券交易所得稅。馬英九對改革表達了他的態度:「儘管有人不樂意,但非做不可的還是要做。」
台灣曾經兩度課徵證所稅
這些改革中,以復徵證所稅的影響最大。台灣曾經兩度課徵證所稅,一次在1974年,後來因為稽徵成本過高,加上能源危機,只維持了約兩年。另一次則讓所有投資者印象深刻,1988年9月,當時的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1989年起復徵證所稅,導致台股連續19個交易日無量跌停,一個月內從8,789點重挫到5,615點,跌幅達36%。最後因為人頭戶盛行,所得難以計算,在民意沉重壓力下,一年後停徵。
由於對資本市場與股市的影響過於巨大,23年來的歷任政府不敢再輕言復徵證所稅。但在財政困窘、貧富差距大所累積的民意壓力下,馬政府打著追求「公平正義」及「量能課稅」的旗號,決定再次推動證所稅。
3月28日,由財政部長劉憶如(郭婉容之女)率領的財政健全小組將資本利得稅列為最高共識,並以優先改革證所稅為目標。4月26日,經過總統拍板的行政院版修法草案出爐,主要內容是:當投資人的股票交易利得每年超過400萬時,超過的部分課徵15%到20%的個人證所稅;而法人採取最低稅負制,申報門檻為50萬,稅率為12%到15%,但為符合國際常規,境外法人不課徵。此外,證劵交易所得稅不做任何變動,但個人證交稅的一半可扣抵證所稅。
然而,自證所稅可能開徵的訊息傳出後,台股的成交量隨即大幅下降。資料顯示,2012年1至4月,每年原可貢獻國家整體稅收約10%的證交稅,較2011年同期減少新台幣55億元。但劉憶如指出證交稅短收,主要來自於許多國內外因素,才會造成台股的價和量都受到波及,證所稅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引爆財政部長劉憶如下台
從財政部版到行政院版,各界爭議不斷,褒貶不一;市場大戶、券商公會、工商團體,甚至企業大老的反彈更是不斷;行政院版送到立院時,國民黨團更提出不同版本,導致劉憶如最終因為理念不合而辭職下台。
面對股市下挫、交易量低迷、金融市場的壓力,最後立法院於7月25日三讀通過的版本是:2013年起開徵證所稅,個人版本大幅變動,前兩年採「設算課稅」與「核實課稅」雙軌制,法人與其他部分同行政院版本。財政部估計約一萬人受影響,每年稅收60億至110億元。馬英九總統並表示,這是租稅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雖然內容尚未盡善盡美,但先求有、再求好。
自從證所稅發酵以來,3月至10月台股每月的日均量平均維持在低檔的六百多億。但財政部次長曾銘宗在11月指出,國際各股市都有量縮情況,但在證所稅定案後,台股成交量明顯逐漸回升。「7月675億,8月775億,9月就增加到874億,所以可以證明通過後,量有慢慢回升。」
統一證券總經理林寬成認為,政府認為受影響的只不過一萬人,但這一萬大戶因害怕實施證所稅後,進出股市的資金流向曝光,轉而將資金流向鄰近的港股。此外,證所稅也將對IPO(首次公開發行)課稅,會導致創業誘因降低。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如此一來沒人敢做創投,將扼殺新產業發展。
面對政府強勢推行,商總理事長張平沼和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均認為,政府既已決心實施,業界只能接受,但希望政府設定觀察期限,如有負面影響,應評估政策存廢。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觀點: 如果「不課證所稅」是為了刺激股市、鼓勵證券投資,那麼我們為了刺激工作意願,是不是可以「不要課綜合所得稅」?所以如果「只課綜所稅」、「不課證所稅」,那等於鼓勵投資、不鼓勵勞動。也就是說,不管課不課,必須要有道理。政府獨厚資本利得,在學理上也說不清。 政府所有政策,其實都有一個效果,就是資源重分配,都是在做轉移。為甚麼要專門去刺激股市?在稅制上,課證所稅沒問題。但政府的問題是,你要課,但有人一反彈,又縮回去。這反而導致增加不確定性。 馬總統現在聲望只剩十幾趴了,就不要顧慮太多,已經不可能更糟了,就乾脆做下去吧。聲望最高跟最低的時候,都是政治人物做改革的最好時間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