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薩克斯風。這美麗而又複雜的木管樂器,對我來說一直很陌生,直到被台灣近年來的薩克斯風熱所感染。於是,我搜尋和薩克斯風有關的資訊,瞭解后里薩克斯風產業的故事,還大老遠地跑去后里買了一把。最後,我在社區大學報了薩克斯風班,與二十多位和我類似的朋友一起上課,同時還相約去河濱公園練習。
在這個過程當中,尤其是有關消費的部分,有很多地方實在是不符合經濟學理所強調的理性、自利心或供需法則等概念,而比較接近所謂的「社會鑲嵌」理論。
甚麼是「鑲嵌」?這是哪一學派的理論呢?
原來,除了經濟學家研究經濟之外,社會學家也在研究經濟。然而,長期以來,卻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至少,主流經濟學界鮮少和社會學界有所交流。
無論如何,社會學家對經濟行為的研究,其觀點和理論,與傳統經濟學大異其趣,頗值得參考,有時甚至能一針見血,點出關鍵問題。而「社會鑲嵌」便是這樣的一個概念。所謂的「鑲嵌」(embeddedness),是泛指經濟活動或組織,被層層的人際關係、社會價值、法律規範,甚至於文化習俗等所包圍和影響。
就以我這次買薩克斯風來說,如果按照平常買樂器的習慣,應該是先上網查看約略的價格範圍和品牌資訊,然後找幾家樂器行去試吹比較,最後按照預算選一把最合用也最划算的。可是我卻是直接殺到后里去買,大致上試一下就決定了。這好像很衝動,但我並不是特例。從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和我一樣,被后里的故事所感動,然後跳過台北的樂器行,直接跑到產地購買,以表達支持的心。
而社大班上的那些同學,除了少數幾位和我一樣殺去后里買的之外,大部分是請老師代購。這樣的方式更普遍,因為這樣所買到的薩克斯風,除了是后里製造的之外,還經過老師的測試與挑選。當然,反過來說,學生沒得挑,也沒有能力挑。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獨立自主地選擇自己所要的薩克斯風。
總之,一把數萬元的樂器,我們的選購方式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人際關係、社會價值和文化習俗的影響,而不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按照自己的效用偏好做獨立判斷。
從鑲嵌看后里的Sax產業
后里的薩克斯風產業是張連昌先生在六十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帶起來的。這個故事很感人,但限於篇幅,容本文從略。總之,全盛時期,全世界每三把薩克斯風,就有一把是台灣后里製造的,只不過,和現今的電子業一樣,我們是代工,利潤微薄。
工研院和工業局曾經在2004年推動一個為期二年的輔導計畫,想要透過生產流程標準化、改善檢測技術、發展產業聯盟以及塑造品牌形象(Saxhome)等,協助后里的薩克斯風業者擺脫代工的困境。然而其成果,根據幾篇碩士論文的實地訪談,業者一般認為對打開國際市場幫助不大;反而是政府在國內大力推行的音樂節活動,對擴大國內市場有很大的助益。
我們事後諸葛,從鑲嵌理論來看就很清楚了。要以「Saxhome」這個共同品牌打入國際市場,的確是焦點擺錯地方。「Saxhome」講的是台灣后里的故事,如何能夠在短期內嵌入歐洲人、美國人或是加拿大人的人際關係或社會價值之中呢?要以這個品牌打入歐美地區,可能還需要很長期的深耕和培養。
但話說回來,政府配合Saxhome計畫,在台中后里地區舉辦音樂節或薩克斯風節等活動,就有很大的意義了。一年又一年的音樂節,讓國人對后里薩克斯風產生共鳴,進而引發一股熱潮,不輸民歌時代的吉他熱。我後來發現,還有好幾位友人(或是其子女)也正在學薩克斯風。因此,我們可以說,國內的薩克斯風市場就鑲嵌在這股風氣當中。
我不是行銷專家,無法給業者具體建議,但有一點很清楚,國內市場的開拓,絕對不能忽略社會鑲嵌的概念,要在消費者的人脈網路、社會階層、社會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上多下點工夫。
經濟社會學
最後,我們再回到理論面的議題。社會學家對經濟的研究,確實和經濟學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認為經濟行為依附或根植於社會、制度、法律或文化之上,尤其是人脈網路、社會階層、道德規範和文化背景等。這意味每一個市場都是獨特的,有個別的特性,而且千變萬化,非常豐富。而要瞭解一個市場,你必須瞭解其背後的社會與文化。
這樣的市場概念,和經濟學的精緻結構恰恰成一個對比。有人認為二者互補,但也有人認為互斥。但不論如何,經濟是一個複雜現象,實務上絕對沒有所謂的「全盤掌握」,倒像是古人所說的瞎子摸象。就這點來看,社會學家所研究的經濟社會學觀點,常能帶給我們關鍵性的提醒。
以我個人為例,我的投資著重在挑選具有壟斷力的企業,經濟學的壟斷理論固然給我很大的啟示,但經濟社會學的場域理論,卻讓我在實務上有更具體的掌握,有機會我們再多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