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擁有「國際觀」一直都是台灣人的焦慮。菲律賓槍殺我國漁民事件,網路上又引發一波關於台灣人有沒有國際觀的討論。可見在市場全球化的今天,被世界邊緣化成了台灣社會的隱憂。
到底,台灣人要如何擁有國際觀?國際觀又該怎麼從青少年時期培養?
若從國際四大社團──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青商會當中影響力最大的扶輪社來看,他們對青少年世代有一套獨特培養國際觀的方法──藉由「國際青少年交換計畫」,派遣青少年到他國的寄宿家庭生活,同時也接待國外的青少年來到台灣,不僅深根建立青少年的國際經驗,同時推展國民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
影子外交部 國民外交無遠弗屆
國際扶輪社擁有三萬四千個分會,分布168個國家,會員總數約120萬人,僅次於約有135萬名會員的獅子會。
在扶輪社分布的168個國家中,雖然地方小、人口少,台灣的參與卻很有影響力。目前台灣約有600個扶輪社,二萬多位扶輪社友,排名全球第十三,而捐款總額則為全球第六,去年更遴選出台灣第一位國際扶輪總社長黃其光,將在明年上任,為華人爭光。
台灣在「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當中也是以小搏大、榜上有名。
在1996年引進國際青少年交換計畫後,台灣參與交換的人數快速,光是2010~2011年,台灣參與的世界各國長期交換青少年人數就排名世界第九,名列亞洲第一;而來訪的交換學生,於2006~2011年,人數皆排名世界前十,同樣也是亞洲第一。
而台灣扶輪社交換過的國家就高達33個,從耳熟能詳的歐美國家,到非洲、南美洲、亞洲國家,都是交換對象,遍及的國家比我國邦交國23國還多,儼然如「影子外交部」,幫國家拚國民外交。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國家的扶輪社都有交換資格,必須經過總社的認證才行,且參加的家庭必須具備無犯罪紀錄與熱情、好客的心。目前通過認證的國家全世界約有八十來國,參與交換的扶輪地區每年得派出特派員和國際爭取交換名額,如同國際間的外交談判,能運用的籌碼就是良好的交換紀錄。
要擁有好的交換紀錄,不只必須對來交換的學生用心照顧,派去他國的學生也必須展現優秀的國民素質。台灣能多年名列來訪和出訪人數世界前十名,就是因為台灣於國際社會口碑良好。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俊朵表示:「(來訪和出訪的交換青少年)人數成長就是最好的自我檢證。」
交換感情 促進世界和平
青少年國際交換計畫分為長期與短期,長期交換的對象是15~18歲的青少年,而短期交換年齡限制為18~25歲。以長期交換而言,整個過程分為三年三階段,第一年參與者必須經過訓練及遴選,培養語言能力、適應力和溝通力;一年後依照培訓成績分發到交換國,中間若表現不良,有可能被剔除,剔除比例通常在3~5﹪;接著出國交換一年,中間至少會待三個家庭,一年後回國,許多會自願輔導幫助新進交換學生。
參與交換的學生只要符合資格就可參加,不需要是扶輪社成員的子女;而參加的家庭也有義務接待其他國家來交換的學生。
隨便問一個參加過青少年交換計畫的學生:「世界上除了你的母國外,你最喜歡哪個國家?」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他去親身交換過的國家,因為到該國去相處一年,已產生濃厚的感情。國際扶輪3490地區青少年交換主委周信利笑著說:「這是促進和平最好的管道,透過對各國彼此的交換,他怎麼會去想(發動戰爭)打那國家呢?」
迅速磨練出國際溝通力 成為獨立小大人
陳俊朵舉例表示,參與交換的學生回國後都會有很大的改變,從一個不聽父母話的叛逆小孩變成一個成熟獨立的小大人。而去交換的國家不一定是自己中意的,有時會分配到較少聽聞的國家。交換學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後,慢慢由不情願到妥協、接受,最後克服困難而喜歡上那個環境,「這是很完整的成長(過程),一年回來你會不認識你的小孩!」
交換學生李尚翰如此形容這段經歷:「你一旦成功成為交換學生後,你的人生絕對不會再成為正常人!」
歐陽宇容跟外國人溝通很自然
目前大一女生歐陽宇容,交換到法國著名的產酒區薄酒萊。只學過二、三個月法文的她,根本還算不上會講,但在寄宿家庭的熱情招待下,馬上融入法國人的生活,兩個月後就可以用法文溝通。
歐陽宇容待過兩戶釀酒世家的寄宿家庭,在豐收季節受邀參加村里的傳統活動,採收葡萄、開酒慶祝,甚至當地小鎮鎮長還頒發榮譽市民勛章給她,真正接受她為當地的一分子。
經過這一年,歐陽宇容覺得自己變得更獨立了,她笑著分享道:「以前在台灣遇到困難就是找家人朋友幫忙,可是在外面遇到甚麼困難,不可能找遠在十萬公里的家人幫忙,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歐陽宇容目前可以很自然地與跟外國人溝通,不會有畏懼的感覺。前幾天在台灣遇到一位法國人,她用法語聊了幾句,著實讓那位法國人吃了一驚,一位小朋友竟然會用一般人不會講的法語和他溝通!歐陽宇容愉悅地分享自己的心得:「其實台灣學生的外語能力不差,但不敢開口,一開口就在想自己用的文法對不對,其實只要敢講,別人不會在乎你文法講得對不對。」
陳世芃學到了「自己解決問題」
另一位高三的女生陳世芃,本身並非扶輪家庭,交換的國家是位於北歐的芬蘭,去之前幾乎不會芬蘭語。
天寒地凍、日照時間少的芬蘭,整天幾乎都在黑夜當中。芬蘭的學生不若想像中的那麼外向開放,對陳世芃這位異國學生會害羞地迴避。例如陳世芃問一位當地學生廁所在哪,出乎意外的是,那位學生竟膽怯地看著她,小小聲地說:「在那裡!」然後害羞地跑開。
由於人生地不熟,與當地的隔閡起初讓陳世芃感到難過。後來她決定改變態度,突破自己的心房,主動出擊和當地學生交朋友。她帶著王子麵等台灣零食與台灣的小飾品送給當地學生,開啟了聊天話題。漸漸地,她和當地學生熱絡起來,最後融入當地的環境。
在寄宿家庭的熱心幫忙下,幾乎不懂芬蘭語的陳世芃,三個月後就可以聽懂與溝通,可謂進步神速!一年後,她對自己更有自信,以往看外國人覺得他們很優越,現在覺得只是文化不同,沒有優劣的區別,「台灣會覺得自己比較差,國外的東西比較好,忽略本土的東西。老是覺得國外比較好,這觀念該被改變。」
在芬蘭,陳世芃還學到了「自己解決問題」,讓她回台灣後成績大大進步。陳世芃提到,台灣的教育是填鴨式的,但芬蘭的課堂是丟出一個問題,然後讓學生自己上網找答案,最後交上作業,老師再根據學生的作業提出意見。學生是真正消化理解自己找出來的答案。
這樣的學習方式讓陳世芃開竅,回到台灣後也是用這方式學習。她的成績由高一、高二班上的十幾名,變成高三的前三名。
李尚翰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是設計
目前在北科大念設計的大四學生李尚翰,也不是來自扶輪家庭,四年前參加交換計畫,到德國生活了一年。原本上大學選擇電資通訊科的他,在德國生活後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是設計,於是他毅然決然考轉學考,到設計科系就讀。
雖然離交換生活已有四年之久,但在德國的一切仍歷歷在目:由於要出國前是高三,根本沒時間先學德文,但去到德國後,生活在德語的環境下,三個月就可以聽懂一半,一年下來基本溝通就沒問題了。
難得出國,李尚翰如飢似渴地探索當地,漢諾威以北的每一個小鎮他都瞭若指掌,並學會和德國人交朋友,「德國人比較驕傲,是以能力取向,你要讓他們覺得你這個人是值得交的朋友,得言而有信,你自然就會有朋友了。他們一旦認定你為朋友,就真的很『阿沙力』。」
交到很多德國朋友,成了李尚翰一生的資產。之後他又去了德國,回台時旅行社不慎將機票時間訂到回程的兩星期後,李尚翰處變不驚,打電話給當時交換學生時認識的德國朋友,他們很熱心地邀請他到家中住了十幾天,安然度過這次機票難關。
他還發現,德國的生活充滿著設計感,「像是居家擺飾,他們並不會要求像台灣人那樣要如何氣派,但會針對每個小細節去注意,整體看起來是舒適的。」
第一個德國接待家庭對李尚翰的影響最大,接待家庭的母親是丹麥皇室後裔,父親是已有150年歷史、世界最古老的銀製刀叉設計製造商之一,他們對生活很講究,連飯桌上刀叉的擺設:刀叉與桌邊的距離、盤子間的距離,得分毫不差。如此生活下來,李尚翰發現,這樣的生活態度與設計的概念很相近,而學設計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於是回國後他考轉學考念了設計。
在這些台灣年輕人參與交換家庭的的故事中可以發現,真正生活在異國,深入文化的程度大於留學和旅遊。這些青少年們不只建立了異國視野,交到不同國家的朋友,深入瞭解到不同文化的差異,語言能力與國際溝通力也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自我鍛鍊,成長為獨立、與國際接軌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