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那些年,大陸文化人渴求甚麼?

在中國大陸,人民基本上都是從美國之音和英國的BBC廣播裡獲取信息,瞭解世界上發生的一些事件真相。圖為西藏拉薩一名正在聽廣播的小女孩。
Getty Images
第137期
潘天鳴

1989年六四鎮壓以後,大陸的電視和報刊一片虛假,大家都說沒有一點意思,幾乎沒甚麼人看。這段時間,一些有良知和正義感的文化人或者說是知識分子,他們在苦悶中,每天晚上幾乎是不約而同選擇收聽外台廣播。這些外台主要是美國之音、英國的BBC,以及澳洲或亞洲自由之聲等。從這些外台廣播中,來瞭解中國和世界上所發生的一些事件的真相。

收聽外台廣播

有一次,那是在六四事件剛剛發生後,我去看一個教高中數學的親戚。走近他家,見屋裡亮著燈,敲了半天門,這個親戚才出來開門。走進他的書房,只見檯燈下放著一本書,還有一台小半導體收音機,收音機的天線拉桿還直直地拉起。

我問:「你在幹甚麼?」他說:「在看書。」我說:「你明明在收聽外台廣播,不然我敲門你早聽到了。」他不好意思地說,他怕傳出去不好。我知道,原來他在大學讀書期間,那還是毛澤東時代,有一位他的同班同學,因收聽美國之音,被打成「反動學生」,文革期間遭批鬥。所以,十多年過去了,他對收聽外台還心有餘悸。

其實,在許多高校裡,一些教師和學生收聽外台廣播,已經半公開化了。特別是六四事件發生以後,一些大學生和教師根本不再相信共產黨的媒體,基本上都是從美國之音和英國的BBC廣播裡獲取信息,瞭解世界上發生的一些事件真相。那時大家最關心的是那些被通緝的學運領袖,每逢聽到他們成功逃離大陸的消息,大家都滿臉笑容地互相轉告,心中充滿喜悅!

我院中文系的師生膽子更大,有時甚至在政治學習時,有的年輕老師都敢正話反說,甚麼「昨天美國之音又造謠了,說甚麼……」然後就把美國之音廣播的內容介紹給大家。於是大家就針對執政者冷嘲熱諷,議論一番。

別的高校也同樣如此。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他院的副教授,到他家以後,我們談的都是國際和國內形勢。說著說著,他引我到他的臥室,把一台收錄機打開,從抽屜裡拿出一盒磁帶,放進收錄機,按下開關,機子就放出萬潤南的講話。萬潤南是原北京四通公司的總裁,在學潮期間,全力支持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六四鎮壓後,萬潤南逃離中國,在國外積極從事民主運動。美國之音播的是他關於建立民主陣線的構想。

錄音機裡接著是吾爾開希的講話。吾爾開希是北京師大的學生領袖,他介紹六四凌晨在天安門廣場清場時的情況。他說他當時坐在救護車裡,車中有個大學生的肚子上挨了一槍,臉色蠟黃,肚子的槍傷咕嘟咕嘟往外冒血……吾爾開希的講話以後,是一篇美國報紙上的文章,分析鄧小平一夥的所作所為絕非偶然……

「這是哪天播的?怎麼這麼多內容?」我問。這位朋友笑了笑:「我是把幾次節目錄下來之後,再組合在一起。因為我們學院有幾個老師感興趣,大家分頭錄,再互相交換放,有的還拿給親朋好友放……」

網上下載禁聞 互相分享禁書

到了互聯網普及以後,我的這些朋友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與時俱進。他們很少再收聽外台廣播,而是在網上互相下載一些好文章,用電子郵件的方式相互推薦和傳遞。有的還把香港或台灣出版的大陸禁止出售的書,如《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六四事件真相》、《李鵬六四日記》等,互相在網上發送。還有,誰若有香港或台灣出版的報刊雜誌,大家也會互相傳閱,見面以後互相交換看法;有的互相幫忙裝翻牆軟體……

總之,在新聞被控制、真相被掩蓋、謊言和欺騙瀰漫在整個社會的情況下,這些知識分子不甘心當愚民和奴才,只有用這種辦法來使自己活得明白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話說蔥油餅
蔥是種奇妙的東西,味道微辛,煮過後會轉為齒頰留香的甜味。不過由於味道欠缺層次,通常僅用來提味,不起眼到甚至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在廚師眼中,…
2014年8月──數字看台灣
高雄氣爆 30死310傷 7月31日晚上9點左右,高雄前鎮區民眾報案疑似瓦斯洩漏,消防隊員與環保署分別派員前往,研判為可燃氣體外洩,…
七夕 品味愛情片
「問世間情為何物?」在現代社會裡,愛情已經是人生重大課題,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電影也總是要加上一點愛情的元素來增添可看性。…
全球掃房潮再破紀錄 中國買家最愛紐約
中國富豪的購房熱情正在推動全世界的資產價值。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2015年中國買家在西方大城市的房屋購買量再次打破紀錄,…
與學齡前孩子的旅行
旅行對於歐洲人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英國碰到的歐洲朋友,即使家中有小嬰兒也要去旅行;他們的旅行並非景點式的趕場觀光,更貼切地說是渡假…
個體戶小攤
最近上市場找食材,不景氣的感受很深。除了原本的小販外,現在還多了很多新臉孔,姑且借用對岸用語,稱其為個體戶吧。個體戶多半有個特色,形單影隻…
賴仲由把農場變成藝術品
約好了拜訪「劍門生態農場」主人賴仲由,車子行駛在省道1號公路上,熙攘的車潮勾勒著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節奏。在追趕的車陣中退出,…
聽雨
夜深了,窗外的雨聲依舊淅淅瀝瀝,不間斷地整天下著,以至於我這不太靈敏的鼻子都能聞出那雨的味道。喜歡雨更喜歡聽雨,雨聲能讓人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