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紀錄片不一樣了,從《生命》開始,《南方澳海洋紀事》、《無米樂》、《翻滾吧!男孩》,它們感人肺腑、溫暖療癒,它們笑中帶淚、幽默風趣。2013年9月上映的《拔一條河》,正是這樣一部「好看」的紀錄片。曾以《奇蹟的夏天》一片榮獲2006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楊力州,以其敏銳的觀察,透過自己獨特的紀錄片視角,描繪心靈受傷、小鎮受創後,甲仙國小拔河隊與新住民媽媽如何為地方注入力量,努力站起來的故事。
心路歷程1》
《拔一條河》看見後八八時代
2009年八八風災發生時,楊力州想南下記錄,可惜風雨太大未能成行。風災後兩年,他毅然決然前往住著平埔族、閩南人、客家人、新住民、原住民和外省人的甲仙,這個小鎮可說是台灣移民社會的縮影。「社會有許多不公不義的事,就像當時頹喪的甲仙。如果小鎮站得起來,台灣也有機會。」
於是,楊力州透過紀錄片《拔一條河》,讓大家看見新聞沒說的「後八八」時代。
談到《拔一條河》裡印象深刻的鏡頭,楊力州感性地說:「拔河隊的孩子參加全國決賽拿到第二名,回程遊覽車上每個人卻都哭喪著臉,原來他們認為只有第一名才能榮耀甲仙。」孩子們並不知道,對這個地方的惦念,是傷痛之後凝聚的力量。「以前我覺得孩子的魔力,只存在宮崎駿的卡通裡,到了甲仙才發現,這種力量就在生活中。」
「最壞的年代就是最好的年代。」楊力州說,以前總覺得最壞的年代就是最壞的年代,怎麼可能是最好的年代?但在拍這部片時終於懂了,最壞的年代可以變成最好的年代,關鍵在於「參與」。「如果只是遠遠地看,它永遠不可能變成最好的年代,必須走出去。進戲院的觀眾也在參與,跑一趟甲仙、吃一碗冰,去那些媽媽開的餐廳,只有參與,改變才會發生。」
楊力州講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也是一個複雜遭遇的故事,在這個屬於台灣的故事中,沒有英雄,只有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
心路歷程2》
用鏡頭誠實演繹台灣故事
楊力州的「鏡頭」,一直是很特別的。他的作品充滿歡笑與淚水,卻又犀利談人性。2006年,也是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年,楊力州講了一個花蓮市美崙國中足球體育班的故事──《奇蹟的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07年受商周集團委託拍攝的《水蜜桃阿嬤》,在電視上播映後引發爭議,讓他有一段時間不願再拍紀錄片。楊力州開始接拍廣告,卻發現洗髮精模特兒就算甩一千次頭髮也徒勞無功,只換來用不完的試用品。他發現,自己不該只是這樣做。
2006年《奇蹟的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記錄美崙國中體育班的故事。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
2008年,楊力州接到邀請,為超馬選手林義傑拍攝紀錄片《挑戰北極》。他回憶當初聽到目的地是北極時,腦袋一片空白,非常震撼,只浮出兩個保麗龍割的立體字──「北極」。到了這個彷彿世界盡頭的地方,「活著」是最重要的事,必須認真思考怎麼呼吸、怎麼禦寒、怎麼進食。他因此重新理解人生。
侯孝賢導演曾這樣說:「真實有一種魅力,是你安排不了的。」拍了那麼多年紀錄片,楊力州同樣談到「真實」的重要。他更明白,只是透過鏡頭,很難呈現某個時刻百分之百的真實,因為鏡頭都是被選擇的影像,「只有電梯裡的監視器才是絕對真實。」
那麼,甚麼才是紀錄片導演必然的目標?楊力州的答案是「誠實」──誠實拍出台灣的情感、誠實拍出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誠實透過自己的觀點反思社會。
心路歷程3》
商業團體資金挹注 開創紀錄片新局
買不起報紙廣告、電視廣告、捷運廣告,面對的困境無論拍哪部片都一樣,「但所有進戲院的人都是我的廣告。」楊力州笑著說。跟從前相同,《拔一條河》這部片的收入盈餘,也將全部回饋甲仙。
七年內有六部紀錄片在戲院上映,楊力州不斷開發紀錄片新的製作模式,《拔一條河》更與商業通路結合,創下媲美劇情片全台共35家戲院的映演規模,是本土紀錄片前所未有的紀錄;票房更超過1,300萬,成為今年最賣座、台灣影史第二賣座的紀錄片,無疑為一向募資困難的紀錄片,開創出嶄新的局面。
楊力州說:「所有可能性都要去爭取,《被遺忘的時光》找失智老人基金會,《青春啦啦隊》找聯合勸募團體,當慢慢把NGO和紀錄片的關係建立起來,我開始想能不能找商業團體?」《拔一條河》的合作經驗,他也準備整理分享給其他導演,一同為紀錄片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楊力州堅信紀錄片可以改變世界,而唯有更多人看見,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奇蹟的夏天》是第一部在院線播放的紀錄片,他終於找到辦法,讓觀眾從五個人變成五萬人。
談到對未來紀錄片的期許,楊力州希望它走得更篤實,不只是表現奇觀,而是讓政府、讓觀眾都關心,進而改變社會。
楊力州強調,與商業團體合作當然有前提。「紀錄片有它的規範和堅持,我要怎麼拍你都不准管。有人跟我說這是走鋼索,但是只要能夠走過去,走鋼索不也是一條路嗎?因為我自己很明白,當你堅決不妥協,魔鬼都不能吃掉你。」這也是楊力州作為紀錄片導演,與眾不同之處。
不受局限,可以接受各種可能的眼界,源自楊力州對紀錄片的理解以及對理想的始終堅持。看來,唯有明白對人生、對紀錄片而言,甚麼是最珍貴的價值、甚麼是無可動搖的原則時,才有辦法去做各種嘗試,這些機會也才能為他所用。
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
《拔一條河》放映時創造的紀錄,還包括影史上第一次出現「待用電影票」。一位支持者為150位學生包場,並提供50張「待用電影票」。只要到電影院說出「《拔一條河》電影待用券」就能免費獲得電影票。
「待用咖啡」傳播善意的故事,楊力州導演隨即響應,透過電影播放的方式加以實踐。他最後募得超過600張電影待用券,邀請新住民媽媽一起去看《拔一條河》。濃厚的人情味是台灣獨有的價值,也是楊力州紀錄台灣的特色,待用電影票貫徹了善念傳遞的意義。
心路歷程4》
「介入」的魔力導演現身電影
楊力州的紀錄片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他「介入」拍攝現場的聲音和身影。以往,拍片時要像牆壁上的蒼蠅,盡量不讓主角發現;現在他意識到,拍攝團隊進入就是酵素,已然讓地方的生活發生改變。「所以我完全不去處理我們的聲音,我讓觀眾看見拍攝者的存在。」
《拔一條河》確實讓觀眾看見攝影機是「一帖藥」。這個地方本來就在重建,經過攝影機拍攝,會讓這一切加快速度。楊力州肯定地說:「我在拍紀錄片的後期,非常明白自己不是在拍一部電影,而是在進行一場社會運動,只是這個東西長得像電影。」拍攝的介入是正面的力量,災後重建也可以從甲仙傳遞出去。
災後政府釋出「八八零工」政策,請甲仙居民種樹,一天給八百元。一位賣芋頭冰的老闆對楊力州說:「我希望政府不要再給錢了,做這樣的工,我吃不飽、餓不死,生存的尊嚴與能力卻漸漸消失。」楊力州透過攝影機問他:「那你希望政府做甚麼?」他想了想說:「教我們怎麼種有機蔬菜,或其他高經濟價值作物。」楊力州說:「現在很多甲仙人回歸土地耕作,或想辦法開發當地祕境留住觀光客,他們慢慢去思考並看見自己原來的樣子了。」
尋找台灣好的價值、尋找被看見的各種機會、尋找改變世界的可能……楊力州還有好多題材、好多故事要說。值得玩味的是,他卻要大家「不要踏進來拍紀錄片」。
「這是很寂寞的工作,你每拍一部片子,肩上就多一份期待。拍完後又要怎麼跟鏡頭前熟悉的臉孔道別?」可是,如果你已經開始拍紀錄片,或喜歡紀錄片說故事的方法怎麼辦呢?楊力州堅定地說:「那我只能告訴你,『不要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