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坊開創台灣米食文化傳奇

進入文化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日本風格的鳥居、櫻花道。
李唐峰
岳翔雲
手信坊和菓子以日本細膩的精神為基底,再融入台灣食材、人文及口味,讓台灣人與和菓子更「對味」。2010年開館至今,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參觀,總經理陳世洋希望將手信坊打造成具有台灣特色的米食文化代表。

雖然下著濛濛細雨,「手信坊創意和菓子文化館」週六一早依然擠滿了參訪人潮,除了學校團體、闔家親子遊外,還有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團體。

看來,手信坊不只在台灣「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還紅到國外去。

走進文化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日本風格的鳥居、櫻花道。最令人好奇的則是「手洗區」,許多小朋友跟著大姊姊示範:「拿起長把水瓢,第一杓淋左手代表淨身,第二杓淋右手代表淨心……」手信坊文化館副館長呂怡琳解釋說:「在日本,水是很神聖的元素,可以洗淨心靈上的罪惡,在很多廟宇前都有手洗區,所以『手洗』是日本文化禮俗的代表與象徵。」

接下來,老街上的庭園造景依舊是日本風,還有日本關東煮、章魚燒、小丸子等日式美食,一時間不由得心生錯覺:「這,是走在日本京都嗎?」兩旁看板的導覽介紹,從日本和菓子演進、台灣麻糬種類、選用材料到手信坊文化館的傳承、創業、經營理念及得獎作品等,則可讓喜歡知性之旅的參訪者,由日本氛圍中慢慢感受到台灣在地風味。

轉進室內展覽區,又來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櫻花落瓷杯」,背景故事訴說當年手信坊的總經理陳世洋前往日本,與和菓子大師勝田安一於櫻花下共飲清酒時,一片櫻花飄落瓷杯裡,勝田一句「殘念」(可惜),激起陳世洋把和菓子引進台灣的動機,進而以「手作為信,名食成坊」,成立「手信坊」菓子鋪的一段淵源。

有了這一層認識,對於手信坊帶有日本味也就不足為奇了,甚至對這段故事延伸出來的品牌意象,有著深深的感動。

文化館中還展出許多難得一見的日本禮俗文物蒐藏品,包括女兒節、男兒節、婚紗喜慶用品等,讓人瞭解「伴手禮」如何與「厚禮數」(重視禮數)的日本文化連結。另一旁則是台灣最受歡迎的蛋捲、鳳梨酥生產線,民眾透過櫥窗清楚看到生產過程,對食品安全衛生更有信心。

館中還有台灣早期和菓子、麻糬製作器具以及讓人親手體驗的「搗麻糬」,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在此小試身手。至於人氣超夯的親手製作綠豆糕、桃小町,親子遊更是不可錯過,因為自己動手做、自己品嚐起來,怎麼說都是「喔伊細」(好吃)!

參觀至此,除了眼觀、耳聽、手動外,來客最喜歡的刺激嗅覺、挑動味蕾的免費試吃也上場了,經過這一站,口碑與掌聲不絕於耳。呂怡琳副館長表示,來手信坊就是要來個視、聽、味、觸、嗅、聲的「全感」體驗,才會不虛此行。

手信坊和菓子,以日本細膩的精神為基底,再融入台灣食材、人文及口味,讓台灣人與和菓子更「對味」。為了選用健康食材,手信坊還特別與花蓮農民合作,採用當地特有紅米來生產,別有一番風味。

(國中與國小常帶學童到手信坊親手DIY麻糬。)

「手信坊」於2010年開館至今,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參觀,目前仍不斷推出新產品來滿足民眾的味蕾。總經理陳世洋希望將手信坊打造成具有台灣特色的米食文化代表,讓外國旅客想到台灣就會想到「手信坊」,不僅能「到此一遊」,還能深刻體認「台灣和菓子文化的傳承」。

喜歡美食糕點的朋友,不妨來此體驗「日本風格、台灣品味」的和菓子文化之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小心亦雅亦俗的賞玩經濟
一位在台東經營民宿的朋友感慨地表示,以往,茶友聚在一起品茶,主人會謙稱家裡沒有好茶,請多包涵;現在,主人多半是客氣地說,沒有好茶具,…
中國富商狂迷藝術品收藏
世界著名拍賣公司正忙著準備今年秋天的拍賣,他們的眼光又瞄準了來自中國的收藏家。今年在蘇富比拍賣公司的春季拍賣上,一個中國買家以2,…
傾心
清晨微明的夢境裡望見儒雅的身影他的一顰一笑奪走我全部的專注威脅著身心的自主 他是深沉的海洋飽含驚奇誘使我走向未知的狂喜…
柏南克來台的熱鬧和門道
台灣人喜歡請外國名人來訪並向名人請教。但外國名人多不了解台灣的問題,因此對各項提問常只能隨便答一些大原則。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席姆斯(…
中共兩會最「尷尬」的人大代表團
每年3月中上旬,在北京例行召開的「兩會」上,中國全國的人民大會代表齊聚一堂,其中最尷尬的人大代表團是所謂的「台灣省代表團」,…
中小企業總會三個特色社團
  六大工商團體之一的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總會,底下有35個聯誼會,聯誼會成員包括1,500個企業,是台灣很具規模的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團體。…
美國小型上市公司 逆勢擴充
美國失業率高居9%不下,空氣中還瀰漫著經濟衰退的味道,許多公司都擱置了擴張計畫。然而,有少部分公司仍在積極增聘員工。 《富比士》2011年…
從春天櫻花宴談起
春天是萬物復甦、樹木泛著新綠、百花綻放的繽紛時節。在郊外散步,任誰都會詠歎這季節的美好,不管人或動物,心裡都會莫名地滿溢浪漫情懷跟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