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相當於跨世代的流動性偏低,意味著年輕人的潛能與天分難以發揮,個人努力也難有成果,這當然是不好的現象。所以人們普遍希望所在的社會可以達到「機會均等」,讓天分跟努力都可以開花結果。
基於這樣的理念,大多數國家都致力於推動基礎教育普及化,發展中國家則致力於提高小孩的就學率。
可是,學校教育最多只能影響到六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學齡前孩童的待遇則操之在父母的手中。近年來許多經濟學家(以芝加哥大學的James Heckman教授為代表人物)發現,學齡前的培育對於孩童的發展有著不可取代的重大影響,因此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進行「投資」,以及如何分配「投資資源」,也會影響到世代之間的流動性,以及整個社會的所得不均度。也就是說,家庭其實是決定整體社會分配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父母的兩種「投資」策略
如果一對父母有兩個以上的小孩,這對父母就面臨了如何分配資源的問題,而父母擁有的資源主要是陪伴的時間、健康營養的照顧以及教育的花費等。
如果父母是「結果均等」的信仰者,那就會將資源導向天賦比較不好、身體比較不健康,或者發展比較遲緩的那個孩子身上。這樣的作法將會讓不同天賦的孩子最終的發展差距拉近,被研究者稱為「補償策略」(compensating strategy)。
父母的第二種策略是將資源集中在天賦比較好的孩子身上。這或者是出於偏好,因為父母比較喜愛成績優異的小孩;或者是出於「投資效率」的考量,因為父母會認為天賦比較好的小孩適合學習,在他們身上花費更多的心力比較「值得」。這種策略被稱為「強化策略」(reinforcement strategy)。
經濟學家的發現
利用中國對於雙胞胎的調查資料來進行估計,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Mark Rosenzweig和香港大學的經濟學家Junsen Zhang提出了一個支持強化策略的證據。他們發現中國的父母對出生體重比較重的孩子,付出較多的教育花費。由於研究者已經普遍發現,出生體重對於小孩未來的教育程度與健康狀況都有顯著的影響,上述兩位教授的發現暗示了父母採用的是「強化策略」,而不是對較差的孩子進行補償。
不過,相反的證據也有被發現出來。美國賓州大學的Behrman, Pollak, Taubman三位經濟學家,用美國的雙胞胎資料對這個議題進行了研究。和前一篇研究不同的是,他們發現父母很在意子女間的所得差異,並且會將資源導向能力較差的子女身上。這個發現當然和「補償策略」是一致的,父母在對子女投資時,不是只注重「投資報酬率」而已。
除了上述這兩篇研究之外,還有其他的經濟學家在過去二十年間對這個議題投入了研究。可是發現到的證據仍然是有的支持「補償策略」,有的支持「強化策略」。
有的研究者猜測,不同的研究呈現出不一致的證據,可能跟一個國家的所得高低有關。高所得的國家由於資源豐富,父母於比較願意採用「補償策略」,讓天賦較差的小孩可以趕上。而在低所得國家,家庭普遍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於是比較傾向將資源集中在「比較有希望」的那一個。
健康與教育的雙重面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Heckman和另外兩位經濟學家,利用中國的資料對這個議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對一個家庭而言,問題並不在於兩種策略之間做一個抉擇,而是兩種策略同時都被採用,只是用在孩童不同面向的培育上。
他們利用中國的雙胞胎資料進行估計,發現父母對身體比較不健康的孩子,跟完全健康的其他孩子比起來,會花費較多的錢看病治療,以及購買醫療用品與健康食品,這一點符合「補償策略」。同時,父母在健康孩子上的教育花費比較高,這又符合「強化策略」理論的預期。
台灣欠缺相關研究
了解父母的行為決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參考價值,畢竟政府實施的各種家庭政策都是由父母來執行的。例如,如果父母採用的是「補償策略」,那麼政府對於家庭的財務補助應該會提高所有孩子得到的資源。但如果父母採用的是「強化策略」,這樣的財務補助可能對稟賦欠佳的孩子幫助有限。可惜的是,目前台灣還沒有關於這兩種策略的實證研究,因此,這個議題是未來研究者值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