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在國家長遠發展之重要任務

農業是將生產與生活結合的生活方式,也是台灣很有潛在競爭優勢的產業。圖為2012年在桃園縣新屋舉辦的千人插秧活動。
Getty Images
第143期
陳博志
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農業在環境永續發展和糧食安全中,有極重要的貢獻,本文不是要重述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本文要指出,在維護環境和糧食安全之外,農業也將在未來經濟長期發展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亦即讓生產和生活重新結合,而能在金錢所得不見得能再快速成長的未來世界中,帶給人民金錢所得所未能衡量的幸福生活。

開拓新經濟路線:生產與生活結合

在農業時代,生產和生活是合而為一的,人們能從生產中得到所得,也得到生活的樂趣、意義以及健康。但進入現代工商業社會之後,生產和生活都分裂開來,大部分人生產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再用賺到的錢去買生活。於是生產變成沒有樂趣,沒有意義,甚至沒有健康和人性,而用錢買來的生活也常缺乏感性。現代人的空虛、競爭、衝突,以及很多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也因此產生。很多工作所得只是用來買回因工作而失去的健康和樂趣,但卻買不回失去的家庭生活和溫情,人們幸福感的增加速度,遠低於金錢所得增加的速度,甚至反而因經濟成長而減少,子女的教養和人際關係也出現很多問題。所以現在很多人開始主張經濟發展的目的應該是人民幸福的提升,而非總生產或GDP的成長。

我國百年來的經濟主要靠國際貿易來發展,因此生產和生活的分化更甚於其他國家。我國生產很多不只生產者自己不用,國人也用不到的東西,而以把產品賣給外國來賺錢做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這模式百年來的確讓我們所得快速成長,生活也改善很多。但近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很多我們生產的東西被開發中國家搶去做,我國的工資被往下拉,有些人甚至得不到工作和所得,而全國總生產或GDP也幾乎無法成長。如果我們的模式不改變,經濟成長率低落、失業、工資下降、所得分配惡化等問題將使我們難以再順利發展。

要持續經濟發展並帶給人民更多幸福,我們不能再只走生產和生活分立這條路。我們固然可以有一部分人民和產業繼續走生產和生活分立的模式,但有很多人必須改回和國人生活甚至和自己之生活相結合的生產模式,才能使所有人民都能在國際競爭壓力下,仍可享有高的生活品質及幸福。而農業在這新模式中有極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台灣農業足以建立品牌與規格

首先,農業和其他產業一樣可以有發展知識經濟的機會,藉著發展出外國所沒有的知識或技術,成為在世界上有特色之產品,而賺全世界的錢。在這方向中,除了和外國硬碰硬的競爭或靠運氣之外,更可能成功勝過外國的方法是發揮我國的特色。

我國在很多既有的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中已有特別的生產經驗和技術,我們在這些基礎上繼續研究時,比一般產品更可能拉大知識領先外國的程度,進而確保國際競爭力。有些產品在我們文化生活中有特殊用途,外國人比較不會在這些產品下工夫,因此也容易研發並取得領先之知識。例如研發出不傷害健康和生態之檳榔,它甚至可成為外銷的特產。也可努力改良某些作物以符合我們的生態保育,而不是破壞我們的生態去符合作物的需要,從而降低其生產的社會成本並提高國際競爭力。

我國已具有競爭力或特色的產品,也可以藉建立品牌和規格而鞏固市場地位。國人在製造業產品常說要建立自己的規格,但大部分時候,我國的產品並沒有那麼高的主導地位,因此建立規格的主張常只是空想。但在農產品和其加工品方面,例如茶葉、飲茶文化、醬油、乃至某些水果,我們其實更有實力設立某些品級規格和消費方式,一方面用來提升和保證我國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也形成外國加入競爭的障礙,而使我國產品有更長期的發展機會。

農產品是對環境有利的內需非貿易財

其次,農業產品在內需市場受到的國際競爭壓力常可低於工業產品,因此有更多機會可結合國人的生活來保障及擴大市場。工業產品現在可快速在全球流動,因此沒有國際競爭力就很難存活。但農產品常和飲食習慣有關,又有新鮮、衛生和有機等需求,因此外國產品較難及時送達,也較難得到消費者的信心。我們若在本國的口味特色、運銷系統以及產品履歷等品質保證措施上做得夠好,就可以擁有更多不受國際競爭的內需市場,以使農業能較穩定生產和發展。

農業本身就是對環境較有利的產業,我們也可以更積極研究能協助環保的農業方法及作物,包括造林和能源作物。山地和低窪地區可朝生態保育的方向做綜合規劃,使其兼具休閒、教育以及生產特殊產品之功能,進而能提供當地人民更多元的收入。而這種保育功能除了維護國家之生態,也是外國產品搶不走而能讓農村永續經營的內需非貿易材。

休閒農業是另一個我國已甚有發展的農業方向,但它仍有極大改善和發展的空間。當新鮮或有機產品,以及有文化歷史或地方特色的產品發展得更好,農村的生態保育工作也做得更好時,到農村渡假將不再只是緬懷過去,或只是到此一遊並順便採購一些便宜產品,而是去享受農村健康的產品及生活。更多人都會願意更常去農村,甚至去做更長時間的居住。這樣的休閒農業已不限於觀光地區,更多的農村和農民都可能藉此來發展。

農業永續發展 農村、人民全幸福

農業第三個永續發展的方向,是讓農業生產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農村環境的改善,可讓很多不喜歡甚至無法負擔都市高房價及生活成本的文學家、藝術家、設計人才、學者、研究人員、企業主、退休人員,甚至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人到農村居住。

其中有些人可能只是花錢來享受農村生活,另外有些人則可能將部分時間投入農業生產,但不求藉生產來賺錢,只求維生,提供部分生活所需,甚至只求對社會生產有些貢獻,而將其餘時間用於創作或思考等追求自己理想的工作。

這種所謂半農半X的生活方式,可讓很多較不重視金錢所得的人,或無法和外國競爭的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以悠閒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們雖然當前的收入和對GDP的貢獻都不大,但也不是遊手好閒或單純依賴社會。他們對理想的追求也不一定能成功,但只要其中一部分人最後能有成就,即可提升國家整體的文化和知識,使國家持續進步。因此這種生活方式將是全球化時代的重要生活方式。

國家有各式各樣不同能力和性向的人,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只有一部分人能在直接生產上勝過外國的競爭者而取得高薪水和利潤,其他人可能落入低薪乃至失業的困境。前述各種不同的農業發展方式可讓這些人不必直接和外國競爭,卻可以有幸福的生活,也有發展及成就理想的可能性。而實現這些方向的農村因為有一些非純農民入住,因此消費量和消費品質都會提高,而使純農民也可有更高的收入,並得到一些本來得不到的服務。三種方向的同時發展,可相互支援而實現並取得農業、農村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

要實現這樣美好的農村願景,政府必須提供良好的法規條件和建設,以讓各地的農村可以走向這種多元發展,也可以尋找成為文學村、畫家村、音樂村等等特色聚落。農村不必做成為熱鬧之市區的夢,政府也不可讓建商把農村農地拿來當郊外住宅區來炒作。農業和農村都要長期穩定經營,外國產品一時的低價入侵或傾銷,都可能使農業受到永遠無法恢復的傷害,使我們失去原來可以長期擁有競爭力、可以長期支持人民及經濟發展的農業和農村。因此,政府也不可以輕易讓外國農產品來打亂我國的農產品市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江澤民死活難逃四大罪
自從7月7日香港亞視爆出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死訊後,既有海外媒體的報導證實,又有中共喉舌媒體的否認(參見本期「看論壇」林保華〈…
菲律賓屠殺事件 香港的憤怒
52年前的823中國炮轟金門進行大屠殺,中國的「抗日英雄」吉星文慘死在共軍炮火下;今年的823,…
下輩子還跟你結婚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這是托爾斯泰在探討家庭、人生的小說《安娜.卡列琳娜》中的開卷語。婚姻、愛情,…
中國財產過億富豪 九成是高幹子弟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徽商的經營哲學
徽商是中國歷史上相當著名的商幫,最早起源於唐代,並在明代弘治年間開始發揚光大。 當時的鹽商聚集在兩淮、兩浙,當地商人以鹽商為經營中心,…
如何遠離誘惑?怎麼過美人關?
今年年初,總統府一樁情報洩密案搞得人心沸騰,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前某立委助理因在大陸落入粉紅陷阱,包二奶怕曝光,情勢逼人下被迫扮共諜!…
台灣扶輪社專屬特產:國際成年禮
  扶輪社是以廣納各職業的高階管理人,共同提高職業道德,並以從事公益、服務社會為目的。平時各地區扶輪社就常利用週末時間,…
許陳春立體刺繡 巧奪天工
走進離鹿港天后宮不遠的「巧昕立體繡」工作坊,入口的牆面掛著各式剪裁合身、色彩亮麗的「肚兜」,吸引著年輕女性的目光。工作坊裡一件件栩栩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