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緊外資脖子上的韁繩

美國微軟公司8月份正接受北京的反壟斷調查。涉及的外企、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的名單正變得越來越長。
Getty Images
第147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台灣學界正在討論自身對大陸經濟過分依賴的負面後果,在此情況下,很有必要參考一下歐美跨國公司近兩年在中國的遭遇,這遭遇一言以蔽之,就是脖子上的韁繩越收越緊。

 

被列入「反壟斷調查」的外企名單正在加長

 

外國資本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去年中國政府是調查外企行賄與反壟斷雙管齊下,今年以反壟斷為主。北京反壟斷調查涉及的外企、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的名單正變得越來越長。僅8月份,前有美國微軟公司受到反傾銷調查,後有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德國大眾─奧迪接受反壟斷調查。

微軟等外企正在評估反壟斷可能帶來的影響。三十年前,外企進入中國之初,大型企業的老闆常會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並稱他們是「中國的朋友」。微軟、通用汽車、波音等美國公司與中國政府的交情更是非同一般。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每年為中國在美國國會遊說最惠國待遇;為了讓中國成功加入WTO,這幾家公司共同集資進行了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一輪遊說,並為中國入世成功在美國舉行了盛大慶典。

2005年開始,因為兩稅合一制度的實施,取消了外資的稅收優惠。不少外企紛紛撤出,但上述幾家企業對自己的「朋友」地位仍然保持十足信心。2013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對數十家外資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其中美贊臣、恆天然6家企業共上繳6.68億元巨額罰款。與此同時,北京開始對外企在中的行賄進行調查,國際醫藥行業巨頭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GSK)首先中槍,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依法立案偵查,隨後法國巨頭賽諾菲,以及丹麥諾和諾德等跨國藥企紛紛被曝遭調查。接受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委託調查「舉報者」的英國人漢弗萊夫妻,於今年8月中旬被中國當局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刑、罰款,在中外企對此心生畏懼。

微軟、通用、大眾─奧迪等企業暫時不想退出苦心經營多年的中國市場。面對北京政府的調查,不僅不敢表示不滿,還採取積極配合的態度。通用汽車表示,2012年以來,上海通用汽車一直「積極回應」中國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的要求,並協助對汽車產業的調查和研究。奧迪中國公司近日發表聲明稱,中國政府調查發現奧迪經銷商網絡違反國家反壟斷法,奧迪對調查密切合作,將接受處罰。據說,對奧迪的罰單或達18億元人民幣,創中國反壟斷罰金紀錄。

 

反壟斷意在擠壓外資企業

 

隨著汽車、資訊科技、醫藥等行業多家跨國巨頭紛紛「中槍」,這場「反壟斷風暴」引起國際媒體持續關注,對北京調查的目標眾說紛紜。彭博社對此的評價是:「中國反壟斷嚴打發出監管進入新時代的信號,也意味著從奧迪轎車到星巴克拿鐵咖啡等產品,在北京比在倫敦、紐約產生更多利潤的日子可能要終結了。」但事實遠比彭博的估計要嚴峻。

中國政府採取反壟斷擠壓外資,是因為中國國內產業及市場發生巨大變化。中國近年來「以市場換技術」,通過各種手法(包括侵犯知識產權),讓本國企業技術實力大為增強,國內一些行業形成了規模經濟,「日本製造」的衰落與中國在製造業的興起幾乎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可能是因為切身之痛,日媒大都認為這是「中國利用打擊外資來保護本國企業」,《每日新聞》稱,中國政府進行反壟斷調查的對象,多是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很高的外資企業,比如奶粉行業就是中國本土企業「苦苦奮戰」的領域。

 

外商面對「保護主義」的無奈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11日刊文稱,中國商業領域的思維在變化,經濟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在此背景下,西方企業必須制定有效戰略維護自身權益。文章還說,在中國法律體系下,不可能做出不利於政府的判決,所以最有效的防禦就是發起強力攻勢。倘若北京的反壟斷行動毫無道理,那麼西方企業就應遊說本國政府對中國進行以牙還牙的報復。

我不知道外資看了《財富》雜誌這篇文章有何感想,但可以斷言沒有任何政府會為了本國在中企業的利益與北京翻臉。三權分立的民主國家在決策與行動上遠不如專制國家強硬有力,政府與國會要達成統一意見亦相當困難。美國白宮與國會幾乎不可能在保護對中企業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就以7月份剛塵埃落定的中國三一集團在美國起訴美國總統歐巴馬案為例,這個案子雖然有關美國國家安全,但美國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上訴法庭仍然作出裁決,判中國企業三一集團勝訴。這一例證既證明了美國的司法獨立,又說明了民主國家與中國這種專制國家打經濟仗可能處於弱勢。

在中國的外企多半會委屈求全,繼續對北京彎腰叩頭,以求在中國市場繼續生存。這是許多外企已經採取或正在採取的做法,即使面對中國執法部門的突查搜證與高額罰金,面對媒體,外企卻表示中國政府的處罰有道理。如果委屈也不能求全,大概就只有撤走了事。但真正的問題是,世界資本市場資金嚴重過剩,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國際投資銀行界,都還未發現一個可替代中國的市場。而中國已非當年那資金短缺的吳下阿蒙,早已成為資本輸出國。

因此,儘管中國針對外資的反壟斷越來越強勢,但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跨國公司仍然在觀望,希望這只是一場很快過去的「保護主義運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