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應出版社之邀,為書友介紹葛林斯潘的新書,會後和幾位老友聊開了,我們談到台灣一個很顯然的財政矛盾:從年度預算或是國民所得會計來看,台灣應該是個「小政府」,因為近年來政府稅收只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2%左右,與香港相當,甚至於更低。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小政府,大市場」,對市場採取積極的放任政策,不輕易干預。政府只負責一些必要的行政庶務,經費自然有限,稅賦也不重,完全是資本主義的放任哲學,成效斐然。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是個「大政府」。除了中油、台電、台糖、台水、中鋼等大型國營企業之外,政府對於科技政策、產業升級、農林漁牧安定輔導等,都視為當然任務。這還沒提到中央與地方的各項重大公共工程,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等。對了,我們更有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農、勞保,老人年金等,解決人民的醫療保險問題。這些建設和福利,已經快要和福利國家差不多了,但標準的福利國家,政府經費經常占國民所得的30%以上。就連美國這樣講究資本主義的國家,也不是小政府,其稅收占國民所得的比率約為24%,也在我們的二倍水準左右。
用小政府的稅收去做大政府的事,天下真有白吃的午餐,還是我們的政府能為無米之炊?問題終將一一浮現。
舉債已到盡頭,只好另想辦法
小政府的稅收水準,要扮演大政府的角色,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舉債。但這條路似乎已經走到盡頭了,前一陣子,輿論對債留子孫的問題有非常廣泛而深入的批判,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台灣近十年來,國債暴增五成,總額5兆多元,平均一人負債約23.8萬元。如果加上退休金等潛在負債15兆,合計總負債達20兆以上,約占GDP的150%。我們無意在舉債數字上作文章,但明顯的事實是,我們已經沒有舉債空間,必須想辦法克服經費不足的問題。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處分國有財產和國營事業股票。尤其是處分國營事業股票還兼有民營化的功能,可謂一石二鳥。英國的柴契爾夫人是這方面的先驅,成效卓著並引發世界各國效法。根據2014年1月號《經濟學人》上的一篇報導,國營事業民營化的風潮,從1980年代中期一直流行到金融海嘯之前,以歐洲國家為主,但其他地區也有不少案例。
台灣當然也搭上了這個世界潮流,從早期的中鋼、台肥釋股,到後來的二次金改官股釋出與中華電信等案,對國庫的收支不無小補。但這畢竟是賣祖產,總有賣光的一天。根據今年2月25日中時電子報的一篇社論估計,目前政府所持有的公股市值約1.7兆元,這個數字和國債比起來,子彈已經很有限了,更何況,有些公股不適合全數釋出,必須有所保留。總之,公股釋出這條路已經漸漸不好走了。
山也BOT,海也BOT
政府稅收有限,重大建設又不能不做,怎麼辦?答案就是BOT,政府一毛錢都不用出,由民間廠商把建設做好、營運若干年,最後再交回給政府。乍看之下,這真是完美的解答!
高鐵、高捷、ETC、台北101、市府轉運站、台北大巨蛋、台北雙子星、YouBike、新北市合宜住宅等數都數不清的案子都採用BOT方式。當然,每個BOT案的狀況不同,執行成效各有千秋,但在民眾的心目中,BOT幾乎快要和「弊案」畫上等號了,就連政府官員也不假辭色地給予負評。根據2013年9月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先生說「台灣BOT都是半吊子」。而廠商則多數是心灰意冷,談BOT色變。
理由其實也不複雜,重大建設本來就是經費龐大,財務計畫困難,施工期間長、工程變數大、營運風險更是難以估計。但廠商再怎麼說都是將本求利,立場與政府或民眾不盡相符。當主客觀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廠商就得應變以求自保。不管廠商使出甚麼招數,明的或暗的,最後必然和政府發生違約的問題。
此外,BOT既然是重大建設,就會有外部效應,帶動周邊房地產的行情水漲船高。於是部分個案便傳出不當徵收、炒作土地的問題或弊端,讓BOT成為過街老鼠,聲名狼藉。總之,自從海角七號那句「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台詞引起國人的共鳴之後,政府將來的重大建設,BOT這條路恐怕是寸步難行了。
請誠實面對問題
小政府和大政府是完全相反的兩種理念,各有優缺點,也各有各的理論哲學。今天,我們用小政府的稅賦架構去執行大政府的大政策,必然的結果就是國庫耗盡,國債高築,最後引發世代矛盾。真正的解決方法只有兩條路,大幅加稅或是大幅刪減政府功能!如果政府選擇加稅這條路,要加哪些稅,政府也得坦然告訴人民。這個根本矛盾不攤出來解決,誰執政其實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