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小政府還是大政府?

政府的收入就是稅,用小政府的稅收去做大政府的事,問題終將一一浮現。
Fotolia
第148期
林茂昌
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上個月應出版社之邀,為書友介紹葛林斯潘的新書,會後和幾位老友聊開了,我們談到台灣一個很顯然的財政矛盾:從年度預算或是國民所得會計來看,台灣應該是個「小政府」,因為近年來政府稅收只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2%左右,與香港相當,甚至於更低。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小政府,大市場」,對市場採取積極的放任政策,不輕易干預。政府只負責一些必要的行政庶務,經費自然有限,稅賦也不重,完全是資本主義的放任哲學,成效斐然。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是個「大政府」。除了中油、台電、台糖、台水、中鋼等大型國營企業之外,政府對於科技政策、產業升級、農林漁牧安定輔導等,都視為當然任務。這還沒提到中央與地方的各項重大公共工程,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等。對了,我們更有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農、勞保,老人年金等,解決人民的醫療保險問題。這些建設和福利,已經快要和福利國家差不多了,但標準的福利國家,政府經費經常占國民所得的30%以上。就連美國這樣講究資本主義的國家,也不是小政府,其稅收占國民所得的比率約為24%,也在我們的二倍水準左右。

用小政府的稅收去做大政府的事,天下真有白吃的午餐,還是我們的政府能為無米之炊?問題終將一一浮現。

 

舉債已到盡頭,只好另想辦法

 

小政府的稅收水準,要扮演大政府的角色,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舉債。但這條路似乎已經走到盡頭了,前一陣子,輿論對債留子孫的問題有非常廣泛而深入的批判,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台灣近十年來,國債暴增五成,總額5兆多元,平均一人負債約23.8萬元。如果加上退休金等潛在負債15兆,合計總負債達20兆以上,約占GDP的150%。我們無意在舉債數字上作文章,但明顯的事實是,我們已經沒有舉債空間,必須想辦法克服經費不足的問題。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處分國有財產和國營事業股票。尤其是處分國營事業股票還兼有民營化的功能,可謂一石二鳥。英國的柴契爾夫人是這方面的先驅,成效卓著並引發世界各國效法。根據2014年1月號《經濟學人》上的一篇報導,國營事業民營化的風潮,從1980年代中期一直流行到金融海嘯之前,以歐洲國家為主,但其他地區也有不少案例。

台灣當然也搭上了這個世界潮流,從早期的中鋼、台肥釋股,到後來的二次金改官股釋出與中華電信等案,對國庫的收支不無小補。但這畢竟是賣祖產,總有賣光的一天。根據今年2月25日中時電子報的一篇社論估計,目前政府所持有的公股市值約1.7兆元,這個數字和國債比起來,子彈已經很有限了,更何況,有些公股不適合全數釋出,必須有所保留。總之,公股釋出這條路已經漸漸不好走了。

 

山也BOT,海也BOT

 

政府稅收有限,重大建設又不能不做,怎麼辦?答案就是BOT,政府一毛錢都不用出,由民間廠商把建設做好、營運若干年,最後再交回給政府。乍看之下,這真是完美的解答!

高鐵、高捷、ETC、台北101、市府轉運站、台北大巨蛋、台北雙子星、YouBike、新北市合宜住宅等數都數不清的案子都採用BOT方式。當然,每個BOT案的狀況不同,執行成效各有千秋,但在民眾的心目中,BOT幾乎快要和「弊案」畫上等號了,就連政府官員也不假辭色地給予負評。根據2013年9月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先生說「台灣BOT都是半吊子」。而廠商則多數是心灰意冷,談BOT色變。

理由其實也不複雜,重大建設本來就是經費龐大,財務計畫困難,施工期間長、工程變數大、營運風險更是難以估計。但廠商再怎麼說都是將本求利,立場與政府或民眾不盡相符。當主客觀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廠商就得應變以求自保。不管廠商使出甚麼招數,明的或暗的,最後必然和政府發生違約的問題。

此外,BOT既然是重大建設,就會有外部效應,帶動周邊房地產的行情水漲船高。於是部分個案便傳出不當徵收、炒作土地的問題或弊端,讓BOT成為過街老鼠,聲名狼藉。總之,自從海角七號那句「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台詞引起國人的共鳴之後,政府將來的重大建設,BOT這條路恐怕是寸步難行了。

 

請誠實面對問題

 

小政府和大政府是完全相反的兩種理念,各有優缺點,也各有各的理論哲學。今天,我們用小政府的稅賦架構去執行大政府的大政策,必然的結果就是國庫耗盡,國債高築,最後引發世代矛盾。真正的解決方法只有兩條路,大幅加稅或是大幅刪減政府功能!如果政府選擇加稅這條路,要加哪些稅,政府也得坦然告訴人民。這個根本矛盾不攤出來解決,誰執政其實都差不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