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約1960年代以來,在許多西方高所得國家中,男女在勞動市場的就業率與薪資水準上的差異,都呈現出逐年縮小的趨勢。正當大家都在迎接「男女平等」時代的來臨,這個縮小的趨勢到了1990年代卻停滯下來了。以美國為例,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女性的平均薪資就一直維持在比男性低25%左右,不再縮小;女性勞動參與率也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不再相對增加。
這個停滯的現象引起許多研究者的關注,勞動經濟學家們當然也在努力探討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一個有趣的研究發展趨勢是,原本經濟學家們只關注兩個原因───勞動市場的歧視與男女生產力的差異,但過去十幾年來,學者們發現這兩個傳統因素不足以解釋這些停滯現象,於是轉而探討一些「非傳統」因素。
這些新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男女心理特質的差異與社會規範(social norms)。今天我就為讀者們介紹一篇探討價值規範效果的新論文。
圖一:美國「妻子占家戶所得比重的群體分布」圖
妻子「不可以」比較會賺
要探討社會規範對人的行為的影響,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去衡量某種「社會規範」的強度大小。由於這種強度大小很難量化,所以我們要去判斷哪一個團體或社會比另一個團體或社會有著更強的社會規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突破這樣的困難,美國的兩位經濟學家Marianne Bertrand和Emir Kamenica以及新加坡的經濟學家Jessica Pan,一起探討了美國家庭中丈夫與妻子的所得比例。他們發現的第一個有趣的現象可以用圖一來表示。該圖顯示現存的美國家庭中,「妻子比丈夫多賺一點」這個群體,比「妻子比丈夫少賺一點」這個群體的個數少了非常多,這造成了圖一所顯示的,妻子所得占家庭所得的比例在50%這個地方呈現了一個斷裂式的下降。
這個非常不自然的斷裂,不太可能是丈夫跟妻子分頭找工作的「自然」結果,而是某種外力造成的,而且這個外力在50%這個點的影響特別大,其他點的影響則不明顯。
三位學者認為這個外力應該就是「社會規範」。由於傳統觀念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所以配偶雙方會避免妻子的所得比丈夫多這種結果。
讓我很驚訝的是,即使在美國這種性別角色差異比較小的國家,也會受到傳統性別規範這麼顯著的影響。這讓我想到類似的影響應該在台灣以及其他亞洲國家會更大。
圖二:台灣「妻子占家戶所得比重的群體分布」圖
台灣的情況
台大經濟系的一位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就對台灣的情況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他用「人力運用調查」的雙薪家庭的資料畫了台灣「妻子占家戶所得比重的群體分布」圖,其結果也顯示了一個相當明顯的斷裂發生在妻子所得占夫妻所得的50%的地方(圖二紅線處)。而且兩側的差異超過兩倍。因此,社會規範效果反映在台灣家庭的勞動決策上,其效果可能比美國更強烈。
當然,拿台灣跟美國的兩個圖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大多數台灣的家庭中,妻子的所得都比丈夫低(在50%線右邊的樣本數相當少)。而在美國,妻子賺錢較多的現象要普遍得多(在50%線右邊的樣本數還很多)。
女性為婚姻犧牲
美國與新加坡的三位學者還有兩個主要發現。第一,一個婚姻市場中如果女性的勞動市場愈好,以致於女性賺贏男性的可能性愈大,結婚率就愈低。這個發現顯示,女性在就業上的前景愈好,結婚率就會愈低,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愈不需要依賴男性來維持生活。這個結果基本上符合過去研究的發現。
第二個發現則更有趣,他們的資料顯示,一個婚姻市場中如果女性賺贏男性的可能性愈大,一個已婚女性放棄工作而成為家庭主婦的可能性愈高;而且,如果她選擇去工作,也傾向選擇薪資較低的工作。也就是說,在美國社會裡存在有一個很明顯的「女性為婚姻犧牲」的現象──為了避免賺得比丈夫多,危及婚姻穩定,妻子寧可選擇犧牲自己的職場生涯。
八點檔劇情:妻子的犧牲有沒有回報呢?
台灣的八點檔連續劇常常上演的戲碼之一就是:妻子忍辱負重,為了成就丈夫的事業,犧牲自己的生涯規劃全力照顧家庭。但無良丈夫在成功之餘,全然不顧糟糠之妻的情義,跟年輕貌美的小三發展婚外情。妻子為家庭犧牲的結果,換來了一個破碎的家庭。
但八點檔終究是八點檔,美國的資料並不支持連續劇的戲碼。三位經濟學家發現,妻子賺錢比較少的家庭,夫妻兩人都表示生活的愉快程度比較高,婚姻的危機比較少,而且離婚的機率也比較小。
另外,跟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迥異的是,他們也發現到賺錢較多的妻子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家事。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妻子需要平衡自己因為賺錢多而對丈夫產生的「威脅」效果。但妻子事業家庭兩頭燒的結果,反而給自己的婚姻關係增添了變數,成為最後婚姻破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