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這句話貼切形容了女人追求美麗的心理。每當新一季的流行風潮來臨,或者是換季折扣「下殺」、「出清」時,都可以讓女人暫時失去理智,失手又多添購一件新衣。
英國最大購物頻道QVC曾做過調查,發現平均每個女人的衣櫥裡都有至少22件穿不到的衣服。面對衣櫃裡這些穿不到而又捨不得丟棄的衣服,該怎麼辦?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您試過二手衣代售網站嗎?
竹科新貴 身體力行矽谷創業文化
台北市大安區裡一戶地下室的倉庫中,年輕的網路創業者溫博凱熱情相迎。他爽朗的招呼,給人大方、坦率的第一印象。從髮型、眼鏡到穿著,看得出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七年級的溫博凱於交大研究所畢業後,順利到了竹科上班。成為人人稱羨的竹科新貴,為何會選擇辭去安穩的工作,從零開始創業?
一提到創業,溫博凱侃侃而談。他認為在未來的五年、十年內,網路產業會對人類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現在是創新、創業的好時機,「原來的硬體產業、製造業發展空間有限、競爭門檻也高,我認為網路產業有很大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對矽谷的創業文化很嚮往。」
溫博凱對於創業的興趣,很早就開始萌芽。考上研究所後,上課之餘,溫博凱也兼任家教。有一次他發生車禍、摔斷了腿,被迫休息期間,靈光一閃,決定在網路上建立家教媒介平台,提供需要家教與想要教學生的人一個資訊管道。沒想到,這樣的收入,竟然賺得比家教還多。首次在網路平台創業即嘗到甜頭,讓他更相信創業的可能性。
溫博凱與女友彭舒淳是GetMore創業的好伙伴。
女友衣櫥啟發靈感 打造二手衣電子平台
此後,溫博凱就常常思量「創業」這件事,也迸發了許多創業的新點子。他笑著說,很多創業的點子都是從生活點滴累積起來的。當他還是學生時,有天看到電視報導:在東京,換季時人們會把衣服送洗。因為地價很貴,洗衣公司除了清潔衣物外,還可以幫客人儲存換季的衣物長達半年。「那時候我剛好在學寫程式,學到資料庫,當時我覺得把衣服拍照資訊化的過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這個過程並不能帶來經濟效益。」
一次偶然的機會,溫博凱看見女朋友衣櫥爆炸的驚人景象。他發現其實很多女生都有這樣的問題,衣櫃裡放著大部分都是穿不到的衣物。他開始有了將「賣出多餘的衣服」與「把衣服資訊化」連結起來的想法。
GetMore平台上實際選商品的網頁。溫博凱提供
GetMore用心經營部落格,包含設計師與愛用者的採訪。溫博凱提供
2011年,在創業熱情的驅使下,他大膽辭去工作,「我覺得創業就是開始,創業絕對沒有準備好的!」溫博凱坦率說,他就是覺得到了應該創業的時候了,「我覺得人生應該要勇敢朝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走才會精彩,因為人生不是很長,那我就會勇敢地去面對。」
從零開始,經過兩年的籌劃,2013年底,二手衣代售網站GetMore正式推出。
創業伊始,溫博凱在政大公企中心的創立方租了一張辦公桌,「我選擇的方式是用時間去換取一些技術跟經驗。」雖然當時只是一個人,相對的也沒有包袱,可以大膽去嘗試。
經過一年時間,GetMore稍具雛型後,溫博凱邀請女友彭舒淳一起加入,由她負責平台的營運,成為共同創辦人。2013年夏天,GetMore的提案通過了台北市政府的地方型小型企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SBIR),獲得一百萬元補助金,為溫博凱的創業計畫增添新動力。
與一般的二手衣販售不同的是,GetMore在買與賣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貼心的服務。
想賣衣服的賣家,只需在平台上填表並付洗衣費,其他的程序都會有專人處理,從到府收件、檢驗商品狀態、送洗、丈量尺寸、拍攝衣服、放上網路、包裝、到最後出貨,只收取售價四分之一的費用。
而對於想找二手衣的消費者來說,不需要費力地在衣服堆裡面一件件翻找,只需在電腦前瀏覽挑選喜歡的商品,而且可以用一般新衣平均2.5折的價格,輕鬆買進乾淨而且狀態良好的二手衣。
沒有參照 從失敗中成就「亞洲第一」
剛滿週歲的GetMore,可說是亞洲第一個代售二手衣的電子商務平台兼二次時尚購物網站。因為沒有榜樣參照,一路走來,讓溫博凱學習最多的是「失敗」這件事。「你必須要面對很多的失敗,然後去修正。我們因應的方式就是精實創業(Lean Startup),就是我們從很小的規模開始做,然後也不太投注太多廣告,慢慢去try這個模式,然後讓一些使用者進來,逐漸產生一些口碑效應。」
為了優化整個流程,初期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摸索,才找出最有效率的方式。溫博凱舉例,因為每件二手衣都只有一件,一旦放錯位置,客人要買的時候就找不到了。「要從上千件衣服裡面一件件地找,真的很耗費時間。從這些經驗中,我們學習到倉儲管理非常重要。」
「只要下錯了一個決定,那真的就甚麼都沒有了。失敗雖然很痛,但是能夠理性地去看待失敗,你才敢去面對挑戰。」溫博凱說,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才會學到新的東西,才知道事情做得對不對,這是創新必須要面對的事情。
GetMore推出不久後,很快就得到許多正面反饋。溫博凱回憶道:「有很多人給予鼓勵,說很高興台灣有這樣的品牌;還有不少旅居國外的人,像是有一位從英國回來的博士寫信告訴我們,說他很早以前就想做這樣的事。」這些都是激勵他堅持下去的力量。到目前為止,GetMore註冊會員已經超過5,000人。
GetMore工作團隊還在不斷嘗試新的模式,希望讓買賣過程能夠更加流暢,讓使用者都能有愉快的體驗。而在經營平台的過程中,溫博凱發現有些賣家不純粹為了金錢,她們喜歡展現自己並秀給別人看,享受與人分享的過程,「我們會滿足她的需求,她可以把自己的衣櫃展示給大家看,然後讓大家來購買。不過,我們也會嚴格篩選照片。」因此,GetMore明年將會推出讓賣家也可以自己拍照上架的新模式。
工作人員仔細丈量送洗回來的二手衣尺寸。丹尼爾攝影
每件衣服都要拍攝照片放在網路上。
從台灣走向世界 推展基於「信任」的共享經濟
台灣創新環境仍未成熟,嚮往矽谷文化的溫博凱,對比兩地的創業環境,「在台灣,第一是資金不充足,再來是人不好找,創業法規也不是很成熟。矽谷創業風氣很盛,要找資金與合夥人是很容易的事情。」
話雖如此,溫博凱認為台灣也有優勢存在。到目前為止,他認為華人圈裡最適合發展二手衣文化的地方,就是台灣。首先,台灣有一個不會太大、但可以實驗的市場;其次,在台灣創業的機會成本,比香港、新加坡等地相對為低;更重要的是,台灣目前仍保有深厚文化底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信任感。
溫博凱強調:「信任正是發展共享經濟很關鍵的因素。以大獲成功的Airbnb為例,沒有一個笨蛋會把自家鑰匙交給不能信任的陌生人,除非是在分享經濟概念成熟的地方。」Airbnb是個募資金額達1.2億美金的租屋資訊交換平台,也是新興的全球民宿平台。他們開發的服務,是讓有閒置空間的人自行定價開放出租給需要短期居住的人。
在台灣,台大的「遛衣節」就是一個共享經濟成功的例子。每年6月1日當天,學生們會把自己穿不到的衣服集中掛起,然後再去換一件喜歡的衣服。「可是在共享經濟文化不成熟的地方,你可能會拿一雙襪子去換一件好的衣服回來。」
「二手衣文化可能在世界上兩種發展極端的國家中普及,一個是第三世界國家,他們會穿我們已經廢棄的衣服;另外就是在高度發展國家,譬如美國、歐洲、澳洲、日本,這些非常進步的國家在發展時尚的時候,就會想到復古、想到二手衣這件事情。」在幾次出國的經驗中,溫博凱觀察到二手衣在日本、歐洲等西方國家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在紐約蘇活區,在很多設計師的店旁邊常常就有一家二手衣店。「有一些人就是喜歡買二手衣,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生活型態,我可以在二手衣的店裡找到一些特殊的衣服,它可能來自上一個流行季度,可是流行可能再循環回來,那它就很獨特,還帶有一點時間的特殊性。」
溫博凱從環保的角度來分析,二手衣不再需要耗費任何的資源,它的工廠碳排放是零,是東、西方人都能夠欣賞的事,這也是另一個支持他成立GetMore的理由。
雖然GetMore尚在起步階段,但溫博凱對網路代售二手衣的前景深具信心:「創業或創新永遠在想一件事情,五年後大家的習慣會是甚麼?五年後我們可能面臨石油更少,綠色想法更風行。在分享經濟更流行的情況下,我們穿衣服有沒有可能一部分比例是穿二手衣服?這是有可能達到的。」
溫博凱希望從小開始做大,從台灣開始站穩腳步,再往其他國家發展,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慢慢累積經驗與實力。雖然年輕,但他看得長遠。
溫博凱小檔案
學歷:
台北大學統計系
交大交通運輸研究所畢業
創業經歷:
• 2011年從竹科辭職
• 2011年9月投入創新創業2013年夏天開始籌備GetMore二次時尚
• 2013年通過台北市SBIR創新研發計畫
• 2014年初二手衣代售服務網站GetMore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