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選舉,宣告台灣新時代的開始

九合一選舉宣告台灣政治已來到新階段。
Getty Images
第151期
賴宛琳
2014歲末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從選戰開始到結束,情勢變化快速,過程高潮迭起,激烈程度超過2012年的總統大選。現在,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仍未停歇,台灣政治已經來到了新的階段……

2014年11月29日晚上,許多人睜大雙眼不敢相信眼前的開票結果。隨著開票時間逼近結束,整體社會氣氛波濤洶湧,揉雜著興奮、不解、沮喪,以及些許迷惘。大家沒想到,台灣政黨的地方執政版圖,竟如此迅速地轉換。

沒來得及喘息,隔天早上各大報頭條紛紛以「潰敗」、「崩盤」來形容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的兵敗如山倒,各種分析和討論出爐,將選舉結果視為「公民的逆襲」。

在台灣,許多人對政治感到冷感,有許多人不關心政治議題,甚至本能地厭煩,只希望政府「把經濟搞好」。但事實上,政治和經濟、以至國家整體各層面息息相關。這次選舉,實質上也反映出人民對每下愈況生活環境極度不滿。 
那麼,這次選舉的翻轉,對台灣究竟有何影響?

 

太陽花運動激發許多青年公民意識。Getty Images


1.    青年出頭 改變傳統政治版圖

為深耕基層,國民黨與民進黨和其他部分政黨皆有招募新血並訓練參與選舉的規劃。例如2006年,民進黨就曾發起「新村里運動」,開設民主學院,鼓勵年輕人參選村里長;國民黨長期也在各大專院校設有「青年軍」、各地區設「青商會」,延攬優秀青年人才。

然而因為當時年輕世代普遍對政治活動敏感度低,因此參選率不高。例如2010年的村里長選舉,15,522位候選人中,只有119位35歲以下青年參選,占總人數的0.7%。反觀當時全台擁有投票資格的20至35歲青年就多達522.6萬人,占選舉總人數74%。比例上有明顯落差。

2008年,因為陳雲林來台風波而引發的野草莓運動,讓這群「解嚴後世代」首次親身參與政治議題。加上台灣社會階級與結構的不公,年輕人壓力大,以及社會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迷信「讀書為功名」的傳統思維,開始走向「自我實現」道路。其中部分人選擇參與社會議題,或返鄉重拾與在地連結。

隨著洪仲丘案發起的「天下為公」25萬人上街頭,以及因反黑箱服貿而出現的太陽花運動,社會對於年輕人觀感轉變,民進黨與其他公民團體紛紛抓住這股趨勢,各自推出「民主小草」、「大家來選村里長」、「青年選里長」、「青年占領政治」等活動,號召年輕人投入基層。他們多半主打「改變」、「翻轉」等訴求,喚醒年輕人對於政治選擇的責任感,最後不僅成功吸引年輕人票源,也得到四、五年級生的認同,結果相當亮眼。例如民進黨的「民主小草」計畫共推派47名青年候選人參選基層公職,最後15人當選,當選率超過三成;小型政黨如綠黨、樹黨也破了長期以來的零當選紀錄,顯見這次九合一選舉的青年勢力,已略微撬開地方長期以藍綠或派系分野的政治版圖。

 

2013年陸軍下士洪仲丘疑在軍中遭虐死亡,喚起台灣人民對於國家機器的反思,也引發一連串抗議行動。Getty Images

 

2.    「鄉民」掘起 公民意識抬頭

另一個重點便是今年討論熱度來到最高點的網路公民力量。從前無論是BBS論壇或臉書,被稱為「鄉民」的網友普遍被社會認為只會打嘴砲、酸言酸語,卻沒有實際作為。直到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鄉民在24小時內迅速集結網路資源,做到比政府還快還精準的救災與重建工作,大眾才開始注意到網路對社會能發揮的影響力潛力無窮。

隨著科技進展,軟硬體的進步,現代人分享資訊更為容易,只要擁有行動裝置,一個分享,一個按讚,自然就是「網軍」的一分子。網路世界沒有「首謀」,講究的是議題是否符合社群主流民意、是否引發網路使用者共鳴。在現階段網路使用者大部分為年輕人的情況下,反對執政黨的不當政策以及對社會結構不公正的抗爭,最容易吸引網路族群支持。

從這幾年的例子來看,一般議題會先由特定少數團體提出爭議點,隨後進行倡議和大量討論,在這過程中,抗議團體和網友都在累積議題論述能力。隨著網路上的討論越來越熱烈,話題性增高,大眾媒體和輿論逐漸被影響,網路上的氣勢益顯高漲,無形中強化了抗議團體的抗爭正當性,帶給政府單位巨大壓力,最後甚至改變了政策結局。這樣的過程,讓從前習慣待在網路世界的年輕人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更願意走上街頭,試圖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

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2013年的萬人送仲丘、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逐漸成形。集結著對目前社會的許多不滿,這些網路公民最後已成為一股推動社會的巨大變革力量。到了九合一選舉,從台北市長兩位候選人,主打網路票與青年票的素人柯文哲,對上擁有權貴形象、作風充滿保守氛圍的連勝文,誰能吸引網路使用者的偏好,其實結果已經昭然若揭。

 

藍綠和解在台灣已是眾望所歸,執意激化藍綠對立、挑撥族群仇恨,只會帶來社會更大的反彈。Getty Images

 

3.    超越藍綠 台灣邁開下一步

九合一選舉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那就是選戰期間,有為數不少的政治人物選擇跳脫傳統藍綠意識型態操作,紛紛標榜自己「超越藍綠」,並有意無意地和原生政黨做切割。那是因為這群候選人嗅到了這群世代的年輕人已經厭倦長年的藍綠惡鬥,看不慣長輩多年來的意識形態鬥爭,他們自認要「對事不對人」、討厭被貼標籤。

尤其這次柯文哲以「白色的力量」參選,更是將民眾對於終結藍綠惡鬥的訴求大張旗鼓宣揚出來,藍綠和解是眾望所歸,執意激化藍綠對立、挑撥族群仇恨,只會帶來社會更大的反彈。國民黨在這次選戰中大量使用傳統激化對立的手法,結果證明了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成了被選民遺棄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顧這場繼2005年民進黨慘敗後,最讓人震撼、印象深刻的選舉,選舉結果代表的不只是國民黨的潰敗,而是宣告台灣政治已踏入了新時代。當從前的藍綠之爭消失,年輕人聲音普遍被聽見與認可,國民黨、民進黨以及其他傳統政黨未來該如何在社會上自處?而這場選舉對於兩岸互動的發展,以及未來台灣政治生態,將產生甚麼效應?

當年輕人開始出頭,網路成為主流,台灣,會更好嗎?且看接下來本期的封面故事報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第29集: 既頑固又善變? 擅長謀劃的腹腦型人
「腹腦型」在亞洲國家比較罕見。不過,並不代表你從未見過這型人。在日本,有不少人都是屬於腹腦型的。在歐洲,以工藝嚴謹聞名的德國人,…
北京汽車限購令 引發車市震動
中國汽車在2008年的年銷量超過900萬輛。2009年在汽車消費優惠政策的鼓勵下,汽車銷量達到1,364萬輛,…
體質穩健 不懼市場波動 李育寬打造僑茂生命力
2011年6月,奢侈稅正式開跑,占台北市房地產成交量高達五成的「投資客」立刻縮手。仰賴房市交易量的仲介業者哀鴻遍野,十家有五家賠錢,…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經濟政策改弦易轍 英國製造業再出發
自1948年起,英國經濟就一直著力於金融服務業,倫敦因此建立起世界金融中心的稱號,但是其代價卻是製造業的沉淪。…
中國的司法之暗
4月上旬,兩篇報導再度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司法制度的黑暗。一篇報導是在中國大陸首次曝光的馬三家勞教所虐囚日記;…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聯合國的人權體制為何崩壞?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國際人權專家泰德‧皮克內(Ted Picc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