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除了藍綠翻轉的結果出人意料之外,在這場選舉中,出現多位「最年輕」當選人現象,也跌破不少人眼鏡。例如現年25歲的薛呈懿當選宜蘭縣議員,成為全台最年輕議員;26歲的王浩宇,以意想不到的高票當選桃園市升格後第一屆市議員,是六都中最年輕的市議員;29歲的顏若芳高票當選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成為本屆台北市63席中最年輕的議員;另外,29歲的陳紀衡代表樹黨參選,成功當選集集鎮長,成為全台最年輕鎮長。
在這場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針對此次選舉推出的「民主小草」計畫,共推派47名青年候選人參選基層公職,最後15人當選,當選率超過三成,成績十分亮眼。而這還不包括綠黨、樹黨等其他政治團體的青年候選人。
綜觀這些「最年輕系列」的新科政治人物,他們多屬七十年後段班,是長期以來被認為「政治冷感」的一群。政壇、媒體一向鮮少視他們為主流民意,更非台灣多年來推動政治改革的主要力量。如今,出人意料地,沒有家世背景和豐富資源的他們,竟願意投入政治,甚至一舉扳倒傳統政治人物。
在美國念書時因為學期報告需要,王浩宇成立「我是中壢人」粉絲團,沒想到成長快速,也促成他走入政治體制。網路擷圖
搞運動》從體制外走入體制內
從2008年野草莓運動開始,這些「解嚴後世代」逐步意識到社會運動與生活的密切性,開始投入參與社會運動。但是「搞運動」很難憑著一腔熱血長期維持,許多人因此選擇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試圖透過另外角度改變台灣政治結構。
外界普遍認為,這些年輕人是因為2013年的洪仲丘案以及2014年初的太陽花運動,受到影響決定走入政治體制。對此,台灣民主學院副主任吳沛憶不以為然,她表示,太陽花運動的主力是社會新鮮人,長期離開家鄉外出讀書、工作,和在地連結不深,很難馬上回鄉投入政治,「我們的候選人大部分都是在地耕耘多年、有穩定工作和生活的青年,本來就有想參與地方的念頭,很少是因為318才進來的。」
桃園市議員當選人、現年26歲的王浩宇就是個例子。王浩宇在學生時代便有豐富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高中時曾組織同學成立「學生反髮禁自治協會」,與其他人權團體合作,順利迫使教育部宣布廢除公立中小學髮禁。大學時期加入綠黨,試圖透過小黨的街頭力量改變家鄉,先後參與反對觀音煉油廠興建、反核等環保運動,即使大學到了美國念書,仍不忘透過網路關心家鄉事。
「但是你在體制外喊久了,說不累是騙人的,常常會有無力感。」王浩宇透露,抗議活動結束後,常常當晚就會接到相關人士的電話,暗示他們不要再深究下去。「雖然還不到警告和恐嚇的程度,但你知道(議題)會被處理掉,就覺得很無奈、很沮喪。」
在美國念書期間,老師要求他們在臉書上成立粉絲團作為學期報告。王浩宇於是成立了「我是中壢人」粉絲團,分享民生消息和在地議題,短短一學期粉絲就突破一萬人,還曾在2012年獲《數位時代》雜誌票選前十大粉絲團。王浩宇說:「成立這個粉絲團,又讓我對家鄉充滿希望和期待,所以畢業後決定放棄老師介紹的高薪工作,回來台灣。」
經過兩年的在地耕耘,2013年底,王浩宇決定走入體制,正式宣布代表綠黨參選桃園市中壢選區市議員。他說:「今天的我會站出來,只是純粹因為我想提升公民參與,讓大家付出關心來對待這塊自己所愛的土地、關注這個社會。」他認為,如果連在地發生的事都不關心,那誰會來為自己發聲?
29歲的陳紀衡代表樹黨參選,成功當選集集鎮長,成為全台最年輕鎮長。陳紀衡提供
網路基層並進》從根翻轉傳統政治
選擇投入選戰,進入政治體制,王浩宇坦言自己也考慮很久,「會覺得參選很可怕,而且對選舉過程完全沒概念。」可是實際參與過,王浩宇發現其實選舉沒有想像中困難。「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和社會風氣把『搞政治』妖魔化,覺得政治很黑很恐怖,沒事不要去碰。」
王浩宇表示,競選團隊透過粉絲團經營,觀察到網路力量轉變和公民意識抬頭,於是選戰過程主打「改變」,前期針對民生需求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喚起選民注意力;接著標榜革新、破除傳統選戰陋習,採取環保戰略,不插旗、沒宣傳車;最後投票前夕,團隊配合公民團體的呼籲,大肆號召青年首投族正視自己的權利,出來投票。
經過近一年的耕耘,王浩宇最後拿下16,269票,得票率9.06%,是中壢選區第二高票,僅輸給擁有豐富行政資源的現任中壢市長魯明哲,跌破大家眼鏡,連粉絲都相當驚訝。
「這次年輕人願意出來投票對選舉結果影響很大,我也沒想到我會得到這麼高票,還滿感動的。」王浩宇分析,年輕人對社會結構不正義和對執政黨政策長期累積的不滿,完全反映在這次選舉上。就連昔日管用的經濟牌,在這選戰中反而遭到年輕人更大的反彈。「打經濟牌對年輕人完全沒用,因為我們甚麼都沒有,沒甚麼好失去的!你恐嚇我沒意義!」面對這些傳統的選戰思維,王浩宇不禁無奈笑道。
然而王浩宇強調,自己並非只照顧網路族群,重視在地基層民眾也是他此次能夠勝選的重要原因。例如光是知名景點中壢夜市,他前後就跑了24回,和攤販的熱絡互動讓他成功拔樁,幾乎拿下所有選票。在沒有豐富資源下,王浩宇也採用肥皂箱和街頭短講,利用市民上下班高峰時段在街頭發表政見。誠懇踏實的態度不僅得到民眾好評,無形中也激發對手對於選戰的重視,帶起選戰的良性競爭。
王浩宇認為這次台灣整體氛圍成功吸引青年族群出來投票,對選舉結果影響很大。Getty Images
青年參政》宣告台灣政壇新世代的出現
目前台灣現有選舉制度,對素人或小黨而言,參選門檻過高,多元聲音不容易被聽見。王浩宇表示修法改革選舉制度是必須的,「應該要改變台灣選舉模式,要比誰認真做事,而不是在比誰選舉砸的錢多。」
對於這股青年參政潮,王浩宇表示樂觀其成,「從前沒有人覺得青年素人參政是可能的,但我希望從下一屆開始,透過網路運用,青年參政可以成為常態,更多年輕人一起進到議會改變台灣基層政治。」他對於近日學運領袖陳為廷宣布參選苗栗立委補選也相當支持,「我覺得很好啊,總是可以進來看看體制內長怎樣,對公民運動會更有幫助。」
但王浩宇特別提到,青年參選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自我把持」的能力,「因為誘惑太多了。」在這場選舉中,王浩宇坦承自己也經歷不少次理想與現實的拉鋸戰。他說:「常常會有人來唱衰你不會上,甚至造謠攻擊你;有些則是鼓吹你要插旗子、用宣傳車,每當這個時候,就是考驗自己的決心和原則。」
從前,「青年參政」、「青年改革」等口號多半淪為兩黨選舉的文宣與樣板。然而這場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改變的不只是藍天綠地的政治版圖翻轉,更是宣告一個新世代的出現,這些青年不再是宣傳的工具,而是真正有理想與執行力的個體。他們或許經驗不足、或許有過多的天真和想像,但不能不察覺的是,台灣政治世代的輪替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