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一種藝術表現的形式。小說也是。由暢銷小說改編的戲劇不勝枚舉,可是戲劇能否與原著匹配,甚或更佳,那可就不一定了。
文學被大量且多元地搬上電視
我是日本已故小說家松本清張的書迷。我喜歡他那黑色的筆調,無情且冷酷地掀開那個民族的眾多情結。松本氏生前是一個暢銷作家,每年得繳交大筆的稅金,死後卻活在新世代的心靈中。他的聲譽有一大半來自他所留下的龐大文學遺產,其他另一大部分則是來自改編自他原著的那些日劇。戲劇與小說如同雙劍,繼續揮擊出黑暗的文化弧線,雖然他已亡故多年。
他的名著《波之塔》從1961年就被改編成電視劇。爾後,每一陣子電視台就推出改編自松本的電視劇,比較耳熟能詳的有《砂之器》、《霧之旗》等。步入80年代,清張的創作力不墜,他的《黑革記事本》、《獸之道》、《零的焦點》等相繼被搬上電視。不過,真正大量而且多元地把清張文學搬上電視,大約是從2004年由中居正廣主演的《砂之器》開始。我也是從這部電視劇開始迷上清張,更廣泛地去蒐羅相關的書籍與影視。
特別是在清張誕生百年的2009年,日本的電視台便以紀念松本清張誕生百年紀念為名,大量推出改編自原作的電視劇。打頭陣的是田村正和主演的《疑惑》,隨後登場的有《夜光的階梯》、《驛路》、《中央流沙》、《火與汐》、《顏》。從2010年開始,每年都有幾部同系列的改編劇產生,基本上都是SP(special的簡稱,是特別篇的意思。意指戲劇下檔後,因為收視率太好而再拍的追加後續或前傳)。松本清張百年系列已經成了一個金字招牌,我逢之必看。尤其請來擔綱的都是日本藝能界的大牌,除了劇本的因素,他們的演技也是一絕。
《砂之器》、《霧之旗》 醒世意味濃
如果我來推薦,名單上會有的是米倉涼子演的《熱空氣》、長谷川京子演的《危險的斜面》、田村正和演的《球形的荒野》。如果你喜愛新生代演員,那麼堀北真希去年演的《霧之旗》就頗可觀。如果你只想看那非看不可、有代表性的一片,那我就推薦你看《砂之器》。這部片子早年被拍過電影,當年台灣不許日本電影上映,後來一解禁,《砂之器》就是第一批登台的作品。
為了避雷,我不具體去談裡面的情節。我只能說,《砂之器》是清張文學之首,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背後想表達的,無非就是揭露日本社會對於少數人的集體霸凌,以及被霸凌者終於忍無可忍的反抗。《砂之器》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雖然男主角最後伏法,可是他個人的悲劇史讓我在心中原諒了他。他讓我知道,改革社會文明的重要,也促使我正視公平正義的問題。一個人會犯罪,背後有一個社會基礎。雖然是一部片而已,它起的作用是滿大的。
《霧之旗》的版本太多了。近年來拍的有市川海老藏,還有堀北真希。這個故事的梗概,就是揭露律師的眾生相。一個小女子投訴無門,最後求助於形象正派的人權大律師。可是,大律師推開了,不接這個案子。最後小女子的弟弟死在獄中。看著小女子由柔弱變得世故,從工廠女工搖身一變,成了銀座的紅牌。劇中邏輯就是現世報,當大律師必須求助於小女子時,角色完全轉換。我們看見王牌律師的尊嚴被她踐踏,其醒世意味雖濃,不過女性的復仇也讓人毛骨悚然。
米倉涼子演來入木三分
不過,個人以為,松本清張筆下的女主角,米倉涼子演得最是入木三分。2004年,米倉涼子演出《黑革記事本》,演出那個惡女的形象深入人心。這片子透過一個離職銀行女行員的視野,揭露社會上高官巨賈的金融祕密。她演的女行員,利用在職期間掌握的資料,反過來要脅那些金錢上不乾淨的政經界人士,相當具有震撼力。
隨後米倉又再度演出《獸之道》,演一個珠寶商,不過是因為當了權貴者的情婦才得以圓夢。她有一個中風的丈夫。後來她涉嫌謀殺親夫,依附在金融大老的幕下,從事出賣靈肉的勾當。看似珠光亮麗,她演出的民子卻總是淡淡的憂愁。米倉涼子演的惡女總是如此,具有雙重性,一體集合美豔動人與楚楚可憐的形象,忽然間是情慾的奴隸,轉眼變成復仇的女王。直到2012年,米倉再度演出《熱空氣》一劇,這次她一反常態,刻意扮醜,透過小人物,看見所謂豪門家族的醜戲。
那麼,哪一個男優最適合演清張劇呢?我的待選人物有田村正和演的《球形的荒野》、船越英一郎演的《書道教授》、渡部篤郎演出的《危險的斜面》,還有中居正廣的《砂之器》。到底哪一個演得最好呢?留待您的判斷。
筆下人物有著蒼涼的悲哀感
作為一個清張迷,台灣的翻譯本我幾乎都有,從早期的到晚近的都有。如果你想看他的小說,我會建議你先看他的短篇,那不是功力深厚幾個字可以形容的。就算除去推理小說的部分,光以純小說來論斷,個人覺得他比起所謂諾貝爾級的作家也並不遜色。可能是他揭開日本的社會的黑暗面,掀開人性的各種虛偽、矛盾與愚昧,日本人愛看清張,卻不太對外宣傳清張。清張筆下的人物通常有著蒼涼的悲哀感,小人物不見得可憐,大人物通常可鄙,但也有正義的刑警或正直的百姓,但是基調大抵是人性的黑暗面。所以,喜歡療癒感的、光明勵志的,或是不喜歡動腦筋的朋友都不必勉強自己去看。
文學作品需要時間的淘汰,經過時間過濾,留下來的往往是好的作品。松本清張死後20年,他的作品紛紛躍上電視與大銀幕。我想,經歷了泡沫經濟後失落的20年,日本人終於願意把清張所揭露的那些黑暗面搬上檯面,進行深度的檢視。其中不只是社會層面的反思,更多的是內建在文明基因深層的荒謬性。一個作家有如是巨筆,清張遲至44歲才登上文藝界的舞台。他的一生創作出非常多的小說、一些隨筆與古代史研究,還有揭露日本政經祕密的《日本的黑霧》。他的創作生涯約略就是戰後的昭和時期,我現在重看清張的小說絲毫沒有違和感。
如果你也想探究我們台灣的黑暗面相,不妨去看看松本清張。你可能會和我一樣,發出巨大的共鳴。幸運的是,你可以躺在沙發看日劇就可以了。它與閱讀清張一樣,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讓你在矛盾下面對自己的文明與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