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以「餵養地球,滋養生命」為主題,回歸「吃」的本質探討糧食生產。Getty Images
國際投資大亨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曾說過,假如他現在20歲,肯定放棄金融,去學習農業。2015年在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也以「餵養地球,滋養生命」(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為主題,從義大利人最得意的「吃」的文化出發,探討食物安全、農業技術、農產供應鏈調整和飲食教育。
近年這股「農業復興」之勢也延燒到台灣,翻轉農村、改革農業等議題輪番上陣,加上年年爆發的食安問題,促使國人開始重視糧食供應鏈這一連串的環境變化,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調整觀看農業的方式,思考與大自然的和解之道。
觀察1:
農業大環境正在式微?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發布的《農業統計要覽》年報資料顯示(參見表一),台灣農業生產產值的增加率(第2行)大致和台灣經濟成長率(第1行)呈現相同的變動趨勢,只是情勢更形嚴峻(成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成長)。而農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第3行),近十多年來都在2%以下,但2010到2011年罕見地出現增加的趨勢。而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率(第4行),一直在遞減當中,目前已經跌破5%,到2013年只占全部就業人口的4.96%。
然而,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比率(第5行)以及農產品進口占總進口比率(第6行),從2010年開始都呈現成長的趨勢。以農業生產結構來看(第7行及以下),則可發現,林產、漁產、畜產都大致呈現遞減趨勢,唯有農作物的產值,從2010年起卻開始逐步成長。
綜合上述資料可知,農業在台灣的經濟成長中,雖然並未扮演關鍵性角色,但近年來在出口和產值上卻頗有重啟成長之勢,後效值得觀察。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任內積極推動青年農民政策。賴宛琳攝影
觀察2:
人才斷層嚴重 政府急開解藥
雖然農業再度受到關注,然而台灣農業現階段最大問題仍是人力的極度缺乏。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以台灣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分配來看(參見表二),目前從事農、林、漁、牧業的人口有54.4萬人,只占全國就業人口數的5%。2013年公布的「主力農家經營概況調查」更明確顯示,以台灣農業人口年齡分配來看(參見表三),台灣主要農業工作者平均年齡57.48歲,其中以45至64歲的年齡層人數最多,占56.6%;15至24歲的農業工作者只有不到2%的比例。這意味著20年後,台灣45歲以上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可能將只有1.1萬人。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成為當前社會最重要的課題。
許多人對於農業的想像是──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當農夫,但事實上農業的進入門檻相當高,土地、機具、設施、專業技術等,都需要大量心力和資金背景支撐。對此,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目前已規劃許多政策,供有志從農的創業青年選擇。土地問題可透過農地銀行媒合,或是參加「小地主大佃農」計畫,同時向多名地主租佃。資金部分的服務相當豐富,有青年從農創業貸款、農機貸款等,貸款門檻較低,且無須過多擔保品,還有利率的補貼。台中市農會總幹事蔡政郎認為,資金方面應是目前青年農民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
技術部分則有農民學院針對不同產業別開班,並提供實習機會,課程完成後也會頒發證書,對於日後申請貸款、補助都有幫助。各縣市也會根據當地產業別開設農民課程,即便是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人,都可以透過課堂學習進入農業。2013年,農委會也推出「百大青農: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計畫」,遴選一百位青年農民,給予兩年全方位的輔導。
各縣市農會輔導的青年農民交流平台,透過組織的力量喚醒年輕人對農業的熱情。圖為台中青年農民聯誼會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合影。賴宛琳攝影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青農人際關係應持續擴散,發揮影響力。曾允盈攝影
觀察3:
組織青年農民聯誼會 擴散青農網路
「青年農民聯誼會」的出現,也是農委會積極推動的成果。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很多人都非常樂見這樣的現象,因為這代表青年農民們之間互相形成社會網絡。她認為小農生產最重要的是社會基礎,「因為今天不只是把東西種出來而已,你要怎麼賣、通路怎麼走、土地哪裡取得、收割要找哪位機具業者,這些都需要社會基礎去支持。」
培養人際關係,是蔡培慧認為青年回鄉最重要的一環,她希望青年農民聯誼會可以持續擴散,將人際網路拓展開來。不過她也建議,政府應該多花時間在沒有農業背景、沒有家庭支撐的最外圍青年農民,「因為他們才是最需要幫助的人。」例如可規定聯誼會或輔助案需有多少比例是此類型的青農,而不是只針對有一定基礎的農民輔導協助。
另外,蔡培慧認為青年回鄉不一定只能務農,產銷的連結也相當重要,如果能成立平台廣納各方專業人士,就能刺激農業環境的成長。台中市農會蔡政郎對此十分認同,他表示早期農業輔導農民基本上是以生產技術面為主,所以農會的推廣工作,當時都限定要農業學校畢業的。但是現在的推廣需要各種人才,從農產到加工、銷售,每個面向都需要專業,如果政府能針對各個面向繼續培育人才,農業環境的改革速度才夠快。
台中市農業局長王俊雄認為政府建置完善的專業農民培訓機制。李唐峰攝影
觀察4:
建置完整訓練制度 補足人才斷層
縱使近幾年農委會積極培育新世代農業從業人員,但一個產業生態牽涉的範圍廣大,在現實耕作環境不友善的情況下,許多農民坦言政策立意良好,但「看得到吃不到」,加上政府處理個案效率過慢,常讓許多熱血青農在創業之初就屢遭磨難。
台中市農業局局長王俊雄認為,現階段台灣欠缺較為全面性的農業人才培訓輔導機制,僅透過資金補助和土地轉介,對青農的幫助有限。他以德國和日本為例,德國對於「職業農民」資格的養成與認證相當紮實,需先上課三年,在政府認定的農場實習,成績達到標準後才能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再經過五年實作生產後通過國家考試合格,才能正式成為職業農民並享有各種補貼政策。日本農民培訓則由國家統籌規劃,政府農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分工協作,成立多所「農業者大學校」,系統地培訓教育農民。反觀台灣目前只有農民學院可以報名選修,且上完課後也沒有後續的追蹤輔導。
蔡培慧對此也持相同看法:「1990年代45歲的農民,到了2010年代變成65歲以上,但他們仍然是多數人,這表示這30年來沒有新的一批人投入農民,所以應該是斷層化。這樣的情況應該透過教育體系來拓展,讓更多農民進來。」只可惜社會長期對農業有負面觀感,家長不鼓勵孩子走入農業,台灣的農業教育體漸轉型為餐飲管理、休閒觀光或生物研究,缺乏實際務農訓練。蔡培慧認為台灣的農業技術可說是領先世界,體系也非常完整,如果就這樣忽略、流失掉了,非常可惜。
此外,蔡培慧呼籲政府的輔導協助應該考慮「最適化」範圍,而非讓農民無上限地發展。她以「小地主大佃農」計畫為例,雖是一個好的政策,但如果沒有針對大佃農作出限制和規範,有可能會造成佃農的耕作規模越來越大,因而排擠到其他農民,形成農作的M型社會。「農民成為資本家」會是個危險的現象。
「農委會應該要思考,甚麼是最適規模,而不是一直擴大、擴大就是好。」蔡培慧舉歐盟為例,歐盟針對家庭農場的最適規模有做出定義,而台灣長期仿效美國走規模化路線,但台灣耕地零碎,不見得每個地方都適合大規模經營。蔡培慧強調,合理的最適規模,也會讓農民注意作物種植過程與消費者需求,確保農民和民眾間健康的連結。
隨著環境改變,農業成為熱門話題,但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從農仍是個要承擔高風險的決定。但蔡培慧仍覺得前景十分樂觀:「我覺得只要你想走入農村,就不用擔心,因為只要你踩進土地,你就會開始認識農耕;只要你走入農村跟農民溝通,就會開始建立你的社會關係。」
蔡培慧相信,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當你踩到田裡,用心感受陽光、空氣跟水,你自然就會找到自己的生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