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之道就是做人之道

Thinkstock
第158期
李唐峰

曾幾何時,六、七年級生還曾在中小學課堂上學習過的《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今天只剩下《生活》與《公民》。倫理、道德跟四書、五經一樣,在講究實用主義的今天,被視為僵化的八股,甚至被質疑「道德一斤值多少錢」。

近年層出不窮的假產品、黑心貨,甚至毒食品,讓人不禁質疑資本主義下的經濟運作,導致了人們自私自利,造成了社會道德的淪喪。於是,「道德」與「賺錢」在現代社會裡,漸漸被視為矛盾的對立面。

但是,實情真是如此嗎?

就總體經濟層面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專精研究經濟發展與經濟思想的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劉孟奇曾說:「資本主義發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商業道德很高的地方。」他還說:「道德底線一旦越過,資本主義瓦解。」

如果就個體的企業或個人來說,答案也是否定的。「不說謊」、「利他心」、「積善行」、「要謙虛」這些聽起來不值錢的道理,被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拿來打造出兩間聞名全球、名列世界五百大、從未虧損的高收益企業;他更用這些簡單道理,拯救破產的日本航空,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航空公司。

另外,把「我如何幫你」以及「因果關係」時時掛在嘴上的美國伊凡‧米斯納博士(Dr. Ivan Misner),用付出才有收穫的精神,打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環境,證明了「做個好人」與「談好生意」是同一回事。

其實,中國古代不少著名的商人,像是商聖范蠡、商祖白圭、紅頂商人喬致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信用至上、利人為先」。正因為他們首先是個好人,才會是個好商。

本期《看》雜誌封面故事將以古今中外的真實故事,告訴您「經商之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小學時曾學過的「做人之道」。

接下來的五篇文章,前兩篇將介紹以稻盛和夫思想「提升心性,拓展經營」為核心的「盛和塾」;接下來兩篇介紹伊凡‧米斯納博士創辦並以「付出者收穫」理念為核心的BNI。最後一篇則回顧中國歷史,向商聖與商祖學習。

相關文章: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以大義演繹商道

大老闆們在盛和塾學到哪些經營祕訣?

BNI 創辦人米斯納博士 打造彼此互信的商務引薦平台

商務人如何匯聚BNI做不一樣的生意?

商聖與商祖教我們的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