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是反專制政權先鋒

學民思潮學生領袖黃之鋒(中),3月2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會在4月成立參政團體推動民主自決。另有部分成員半年內將成立新的學生組織。
Getty Images
第166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香港的學生不愧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先驅。2014年,由大人們提出而討論了一年半的「占中運動」眼看要爛尾成為一場便當餐後,是中文大學率先在9月22日發動罷課,26日晚間學民思潮與香港學聯在金鐘奪回公民廣場,由「占中」變成「占鐘」,再蔓延為「占銅」(銅鑼灣)與「占旺」(旺角),形成轟轟烈烈的雨傘革命。其中旺角後來多次成為多項社會運動的焦點地區,也是警民衝突的熱點,包括今年黃曆新年被稱為「魚蛋革命」的騷亂。

香港學生運動的興起,除了2003年以後多次參與保衛皇后碼頭、保衛菜園村而增長他們的本土意識外,2012年學民思潮的反國教更是一個主要的突破,在泛民的大人們還糊里糊塗的時候,他們以獨立政治力量的姿態進入公民抗爭的領域,喚醒社會良知,在後來的一系列新的抗爭行動中發揮了先鋒的作用。

 

香港大學生「抗爭沒有底線」 

學生的覺醒,不完全是自發性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城邦論》之後,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刊物《學苑》在2014年春天推出的《香港民族論》,更把香港的本土意識提升到「自決」與「獨立」的高度,給學生與民眾一個思考的空間,因此在2015年梁振英的施政報告中把它作為「港獨」的標的進行批判,更讓這本書一紙風行,「港獨」思潮在年輕人當中更加流行。

香港大學作為前衛思潮的重鎮,在去年雨傘革命結束後進行總結,不滿香港學聯在運動中的表現,要求他們改革而宣布退出學聯,同時還有其他三間以公投方式通過退出,但是也還有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嶺南大學、樹仁大學還留在學聯。不過不論是否退出,他們沒有相互攻擊,繼續保持合作,這可為大人們樹立典範。

雨傘革命以後,特首梁振英進行秋後算帳,不但利用警察清算抗爭者,也安排自己親信出任各個大學校委會主席,以壓制學生運動。其中鬥爭最激烈的學校就是香港大學。梁振英利用權勢策動中共喉舌與校委會裡的爪牙否決對同情占中的陳文敏副校長的任命,並委派爪牙李國章出任新的校委會主席。由於校委會裡有學生會主席馮敬恩的抗拒,並且透露會議中的某些醜態,使某些馬屁精惱羞成怒,不但不敢在學校開會而移師校外,還把馮敬恩驅逐出會場。這些都成為香港媒體的重大新聞,也說明學生運動在香港社會中的日益重要。

農曆年的旺角騷亂,一位重要參與者的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是香港大學哲學系學生。在譴責、逮捕等等重大壓力下,他公開表示「抗爭沒有底線」,引發廣大年輕人的共鳴。他參加2月28日新界東的立法會議員補選,由於聲勢大漲,雖然這裡是泛民的傳統票倉,但也威脅到泛民共同推出的候選人楊岳橋。所幸楊岳橋也是優秀的較年輕的一代,思維與傳統泛民有別,沒有與旺角騷亂切割,也稱讚梁天琦的表現,結果在泛民總動員下,終於贏得席位。雖經棄保,梁天琦仍然獲得15%的選票。

本土民主前線是雨傘革命後期成立的組織,除了認同香港的核心價值,乃至「香港民族」以外,在抗爭方式上還引述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之言,主張為達到目標會使用所有必需的方法,故不會限制任何示威者以任何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而社會改革必然要面對陣痛。所以在旺角騷亂中,他們以丟磚頭來對抗警察的暴力鎮壓。這也是雨傘革命後期部分年輕人不滿「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無法為運動取得成果而主張「勇武」的新興思潮。泛民可以堅持他們的「和理非非」,卻不應該與暴政者站在一起譴責這些年輕人,而是應該抱著理解的態度。

 

年輕思潮能否堅持?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各大學的學生會也進行改選。新成立的學生會組織是否會繼承他們前任的主張是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情。香港《蘋果日報》為此採訪了這些大學的新任學生會負責人,得到的結果,基本上都會堅持前任主張本土與港獨的路線,的確,這已經是年輕人中普遍的思潮,何況是具有較高教育水準的年輕菁英。

受訪的港大新學生會主席孫曉嵐說,外界關注學生與校委會關係能否修補,「必須要一個轉機,去重建互信。」而本土、港獨,她支持,「如果我覺得係值得,符合自己原則同價值,坐監都OK。」她不同意抗爭沒有底線,但她強調的底線是不會主動攻擊他人。這意味著如果被攻擊,她也會反抗。20歲左右的女孩子都有這個決心,這難道不是香港未來的「大勢」嗎?

在最近出版的學生會刊物《學苑》上,他們發表《香港青年時代宣言》,提出了三個訴求:包括香港成為受聯合國認可的獨立主權國家、建立民主政府及全民制訂香港憲法。他們把香港主權轉移50年後,也就是2047年,作為他們這一代所必須爭取的「第二次前途」。他們說:「下一代的香港人將成為香港『天然獨』……支持香港應有獨立建國的權利……我們從來沒有卑躬屈膝的選項。」

他們認為,經過這兩年的社會運動,年輕人都知道民主普選和命運自主密不可分,要從共產黨手裡取得民主,其實與爭取獨立一樣困難,但後者的號召帶有濃厚感性,兩者一起提出,最終得到的能量會更大。這個看法與台灣民主運動、台獨運動的雙軌並行、相輔相成何其相似。這難道不也是香港的大勢,世界的大勢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造月亮即將著陸
有人講,如果把中國稱為「金牌大國」的話,那麼澳洲就是真正的「體育大國」。此話一點不假。「金牌大國」和「體育大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創造紀錄片新局 楊力州用鏡頭改變台灣
這幾年台灣紀錄片不一樣了,從《生命》開始,《南方澳海洋紀事》、《無米樂》、《翻滾吧!男孩》,它們感人肺腑、溫暖療癒,它們笑中帶淚、幽默風趣…
余儀呈 領導家庭與社區醫學的先鋒
1980年代,余儀呈還是榮總家庭醫師科的住院醫師時,就對醫療制度改革特別關心。那時他就深切體認到,健保給付制度關係到健保是否能走向正軌,…
習近平為何先提「反人類罪」再去「鎮江」?
2014年12月13日,大陸當局舉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儀式上發表講話,首次提到「反人類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週三不加班」專欄寫了這麼多集,都是在推坑各位抽空培養一個興趣。這次不一樣,這次我要寫點東西把大家救出火坑(笑),…
臉書即將上市 投資人宜激情或審慎?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臉書公司(facebook)2月1日提交首次公開上市(IPO)申請,擬上市籌資50億美元,市值預估為750至1,…
夏日甜品DIY 繽紛水果洋菜凍
「洋菜凍」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回想童年,相信每個人多少都有製作果凍、茶凍的經驗。不論是源自學生時期的家政課、或是為了學校園遊會擺攤,…
私人典藏 台灣島的蕨類寶庫
夏季午後的雷陣雨,打在附生著多樣蕨類的老樟,啪搭雨滴將日本假蹄蓋蕨洗出鮮亮而多層次的綠色;有了濃密的筆筒樹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