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當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無論甚麼神計謀都不能救援成功,只好出此下策。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是否真有三十六種計策寶典?中國歷史上一個個文韜武略的謀士,如何幫助主上拿下城池,又或者如何在失敗中得到教訓?除了最末計「走」,還有甚麼堪稱古人用兵的智慧?
「三十六計」又叫「三十六策」,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史籍上最早記載「三十六計」的是《南齊書》中的〈王敬則傳〉,文中提到:「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檀公指的是南朝宋時的名將檀道濟,他當時伐魏卻出師不利,糧草被焚,宋軍沒有補給品,這時如果沒能及時調來糧食就只有退兵一途。檀道濟知道此戰必退,退場機制雖然不需太華麗,卻要退得安全,於是他用疑兵策略,使得魏兵不敢前追而得以撤退。從此出現「走為上計」的說法。
清朝時《三十六計》初次成書,但是也不用太過拘泥每一計策,畢竟可想而知中國人喜借太陽六六之數,湊成三十六是情理之中。例如《水滸傳》的天罡是三十六,地煞星則有七十二;孔子的三千弟子也有賢人七十二。這本《三十六計》全書以《易經》為依據,運用《易經》中的幾個卦象,根據陰陽變化推演出一套適用於兵法的剛柔、奇正、攻防之術。
瞞天過海 解決唐太宗渡海困難
三十六計第一計為瞞天過海:「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這裡的「陰」指的是機密、隱蔽的事,「陽」是公開、暴露之事。陰陽學說影響中國古代甚深,萬物皆有陰陽,陰陽籠罩著宇宙至塵埃。「瞞天過海」意指防備太過周延,反而容易讓人失去警戒,然而祕計卻往往隱藏在公開的事物裡,而不在被隱藏的事物之中。
瞞天過海之計源自兵伐高麗的唐太宗。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親自領軍三十萬出征。某日來到海邊,唐太宗見到眼前白浪排空,向眾人問及過海的計策,只見四下面面相覷,太宗不知如何才是。忽然一位居住在海上的豪民求見,他說有三十萬軍隊和軍糧過海的辦法。
唐太宗率領百官隨豪民來到海邊,只見萬戶都用彩帳遮擋,非常嚴密。有了過海的好方法,唐太宗於是隨豪民進屋,在彩錦布置的屋內把酒言歡。不久之後突然聽見外面風聲四起,杯盤跌落在地,太宗立刻叫近臣揭開彩帳看看發生了甚麼事。沒想到一揭開,大家都呆住了,眼前所見是橫無際涯的海水,這哪裡是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經航行在大海之上!
原來,薛仁貴因為怕皇上不敢過海而退兵,於是假扮豪民策劃了「瞞天過海」之計。雖然是先斬後奏,但也成功讓唐太宗克服心理恐懼,並解決渡海困難。
「瞞天過海」之計,指的並非刻意欺騙,也不是「欺上瞞下」、「掩耳盜鈴」之事,這種欺瞞之事也不是謀略之士應該做的。這一計的兵法,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方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有他,不自覺產生了疏漏和鬆懈,因此能讓我方把握時機,乘虛而入,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