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 蔡英文為馬政府補交的作業

太陽花運動後,台灣輿論一直強調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過於依賴中國單一市場的現象。圖為2016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上,節目「民主進行曲」呈現太陽花學運的情景。
周博晨
第168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5月20日,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將「九二共識」分開在幾句話中來談,將其變成若有若無之物,導致北京大發雷霆,認為「不及格」。其實,北京真正應關注的是演說中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因為自2008年以來台商從大陸撤資並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印度已成趨勢。如果說國民黨政治式微預示著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羈絆已斷,那大批台商新南進,則意味著兩岸的經濟羈絆將會持續弱化。事實上,兩岸關係的羈絆,經濟重於政治。由於1990年代大陸吸引了大量台資,讓北京得以成功地對台灣實施以商圍政策略。 

 

台灣與大陸的經濟羈絆

李登輝政府時期,曾嚴禁台商到大陸投資。北京一直將美國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夫人陳香梅奉為上賓,是因為陳香梅為中國(中共)辦了三件大事,一是上世紀80年代陳香梅是溝通美中關係的「雷根特使」,曾在祕密訪華時攜帶美國雷根親筆信遞交鄧小平;二是促使總統蔣經國考慮台灣民眾回大陸探親;三是搭建了台商到大陸投資的橋樑。1989年12月,當西方因「六四」事件對中國採取經濟制裁之時,陳香梅祕密組織了一個台商投資訪問團進行一次「破天荒的大陸之旅」,開啟了台商到大陸投資之門。

別看後來台商赴大陸投資有如過江之鯽,但在陳香梅幫助打開這扇門之前卻非常稀少,只有郭台銘這種當年尚未露頭角者才會在1988年底就去大陸安營紮寨。我認識一位台商,說起她當年參加陳香梅那個商務代表團,偷偷摸摸不敢聲張,先是轉道美國再赴大陸。後來丈夫去大陸辦廠,好幾年中都對親戚說是東南亞某國工作。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截至2016年1月底,大陸累計批准台資項目95,543個,實際使用台資628.9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台資占大陸累計實際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3.8%。

台灣方面的數據是:截至2014年10月,台灣當局已核准對大陸投資金額約1,418.78億美元,而同期台灣對大陸以外國家和地區累計投資金額約893.19億美元,大陸占台灣對外投資額的61.3%。一些學者研究發現,台灣對海外投資中有不少流向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其中不少最終流向中國大陸。這意味著台灣對大陸實際投資額可能要高於台灣當局的統計額,有專家估計,台商在大陸的實際投資在2,000億美元以上。

 

台灣對大陸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很緩慢

在台灣太陽花運動之後,蔡英文當選已是水到渠成,台灣與大陸關係淡化甚至惡化都是意料中事,台灣輿論也因此一直在強調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正在下降,要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過於依賴大陸單一市場的現象。

據台灣財政部所公布的海關出口統計,2001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比重(出口至大陸及香港占全體出口比重,也稱出口依存度)為26.6%,2007年升至40.7%,2010年升至41.8%,2013年降至39.7%,回到2006年的水準。但據中國商務部今年5月發布的統計,2015年,大陸與台灣貿易額為1,88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其中,大陸對台出口449億美元,下降3.0%;自台進口1,436.6億美元,下降5.5%。儘管如此,大陸對台貿易逆差仍然高達987.5億美元,台灣仍然是中國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第九大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

 

政治羈絆奠基於經濟羈絆

以商圍政策略能夠成功,證明兩岸關係的實質是政治羈絆奠基於經濟羈絆。據台海網資料,現在大陸有各類台商投資企業8萬多家,在大陸工作和生活的台商、台幹、台勞及其家屬有近230萬人,占台灣人口總數約10%。即使是蔡英文政府,也不能無視這個群體的力量與影響。事實上,蔡英文在2012年台灣大選中輸在「最後一里路」,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北京包機將大陸台商緊急運回台灣投票,才讓蔡英文以80萬票差敗選。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其實是為馬政府補交的作業。從2008年開始,上萬家台資紛紛從中國撤離,連大陸投資鐵桿郭台銘也將部分資金撤往印度、東南亞等國。這種撤離並非台商與台灣政治共同進退,而是大陸的投資環境發生極大變化:一是勞動力成本上升,除了工資增高之外,新一代農民工遠不如父輩老實聽話,動輒罷工,例如2014年9月,蘋果公司東莞代工廠數千員工罷工,起因是台商眼中的一件小事,即中秋不發月餅和節日獎金;二是大陸的土地成本太高;三是2008年以來,中國實行兩稅合一,內外資稅收標準並軌,取消對外商的稅收優惠。台灣的代工業本來利潤就極薄,上述因素使他們在大陸的投資難以為繼。

基於上述事實,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只不過是對既成事實的順水推舟,算是為馬英九政府補交的「作業」。台商紛紛退出大陸的過程,就是北京對台灣以商圍政基礎被削弱的過程。但前述經濟數據表明,台灣要擺脫對大陸單一市場的依賴,目前只是個願望,還將經歷一個緩慢的過程。

自古道,民意從來如流水。蔡英文政府目前的憑仗主要是台灣民意,因為民意非常強,因此改變了美國態度。美國終於在520蔡英文就職前夕,公布《六項保證》,重申《對台灣關係法》。但這只是外力,與大陸的關係將始終是蔡英文政府頭上籠罩的陰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印度造最便宜汽車 每輛台幣8萬
印度汽車協會統計,因為汽車的普及率平均每千人不到7輛,遠低於德國每千人550輛與法國每千人476輛,使得印度車市具有龐大吸引力,…
中國工人「世襲制」引發的縱火悲劇
在諸多影響中國社會安定的問題當中,最大的問題是失業。中國媒體有個特點,凡討論也解決不了的就不再多談,因此「失業」…
地震救災之後的第一要務:問責中國政府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至今已十餘天。儘管中國國內有人寫文章聲稱,目前不是問責與反思的時候。…
針對需求建立供應鏈 obis從賣床墊躍升為選物店
成立於2015年,「obis歐必斯國際家居」從床墊異軍突起,初期便立意要成為「台灣的IKEA」,打造台灣的居家平價時尚品牌,…
台灣出口成長不像表面上看那麼高
出口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相對重視和依賴出口的結果,也使我國出現出超太大以及國內建設和生活品質低落等問題。因此國內常有要發展內需…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9. 投資中國受害台商 全台遊行駐點抗議
2011年下半年,當各界期待第七次江陳會能簽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時,9月9日卻有二百五十多位在中國受害的台商走上台北街頭遊行抗議,…
激烈對壘 洋微博中國闖江湖
近日,據中國大陸社群網站「新浪微博」市場管理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份,已有14名美國政要開通新浪微博。其中,…
千年智慧 三十年經驗 讓身體真正健康
「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以自己要吃的高標準,提供優良的保健食品給國人。」 32年前,台記創辦人林駿杰因為一次嚴重的意外造成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