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年後的世界經濟明星

日本大東京地區人口有1,351萬人,世界第一。
Getty Images
第168期
成如松

在全球經濟成長普遍放緩的今日,各大主要經濟體幾乎都很難期待。源於人口老齡化及創新能力不足,歐元區即使復甦也很弱;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官媒承認是L形,但這個L到底多長?見仁見智;美國經濟復甦具有比較強的持續性,創新能力也很足,但開始面臨通膨威脅;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家,在停滯性膨脹的泥潭中會越陷越深,難以期待;唯一比較被認可的是印度,但通膨率一直較高,貨幣管理有問題,壓制了創新和企業發展,可以看好,但奇蹟難創。

在此全球經濟情勢處於迷茫時期之際,有一個國家可能被忽視,那就是陷入泡沫經濟已久的日本。然而,未來日本很有可能再次成為世界的明星。

日本給世人的固有印象是老齡化問題嚴重,讓日本經濟失去活力,這種狀況持續了二十多年。很多人認為日本經濟還是一潭死水,但真是如此嗎?

任何好的投資機會,都是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產生。

 

日本經濟競爭力正在提升

日本經濟在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後,一直低速運行,但有幾個跡象要密切關注。首先,2009年7月,日本失業率達到最高的5.5%,此後不斷下降,2016年4月已降至3.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低。還有一個現象,有報導指出,日本企業招聘130個職務,只有100個應徵者,表示企業動能不錯,求才若渴。其次,去年日本GDP增長0.4%,幾乎完全由出口帶動,這說明日本經濟的全球競爭力在提升。

由於日本製造業在全球具有很高水準,如果出口不墜,加上內需市場也屬龐大,將使日本經濟更具有持續性的成長動力。這種趨勢一旦形成,有望持續相當久。

 

日本人口年輕化轉折期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2015年日本死亡人數減去出生人數減少了29.4萬人,減幅創歷史新高。人口減少趨勢雖未改變,但是分析詳細數據,將發現奧妙所在。

日本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開始進入老齡化,當時的老人現正處於死亡率高峰階段,使死亡人口上升。但是,出生人口也在增長,2015年上半年,30至35歲人群生育的人數增加。上世紀7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時,日本每年出生人口超過200萬,之後呈現減少趨勢。1984年出生人口跌破150萬大關,2005年跌破110萬。但是,近10年來,跌勢明顯放緩,2014年出生100.3萬人,2015年每31秒有1人出生,換算全年為101.7萬人。日本新出生人口數量曲線很可能在兩、三年內反轉向上。

如果這樣的趨勢得到確認,日本就相當於處在老齡化到年輕化的轉折期。日本是社會治理比較完善的國家,一個逐漸年輕的日本,對全球投資者來說,很可能意味著20年的重大機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女性參加工作的比例在上升。日本總務省公布2015年10至12月的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已婚家庭中,夫妻雙方均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比例為50%,比2014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是有紀錄以來最高。雙職工比例最高的年齡範圍為45至54歲。這意味著日本女性勞動群體正逐漸進入勞動力市場,對日本經濟成長有巨大推動作用。

 

日本是TPP最大可能受益國

美國積極推動並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雖然表示歐巴馬極力推進美國製造業的回歸,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是以創新為主的國家發展本質,高新科技、軍事、服務業依舊是重點,製造業會得到一定的發展,但一定集中在技術進步最領先的製造業上,比如環保、全新能源等方面。

其他TPP成員國,如秘魯、智利、汶萊、澳州、紐西蘭甚至加拿大,原材料生產都占有很重要地位,尤其前三者是能源和大宗商品生產國。對這些國家來說,日本是他們亟欲出口的對象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日本進口原材料、再出口製成品,可以帶來很大利潤。

墨西哥既是能源生產國,也是中低階商品生產國,與日本的產業結構重疊度不高,日本的產業優勢很大。越南主要是低階製造業,對日本沒威脅,新加坡是港口國家,更無多少威脅。

TPP的形成,在其成員國的12個國家內,近似排除了非成員國的中國、韓國與德國的製造業。日本產品擁有獨到的競爭力和很大的市場空間,有利於提升市占率,這是一個占全球經濟約四成的巨大市場,足以支撐日本經濟進入新一輪發展期。日本農產品市場是最難打開的市場,為了加入TPP,日本願意開放很大一部分,因為日本看到在TPP內,日本商品的優勢可以大幅提升出口,推動經濟成長。

總括而言,在發達國家中,未來很值得期待的是日本。日本新生人口的上升、加入TPP,加上內生性經濟成長的動力充足,向上趨勢可望延續很多年。日本很可能成為未來全球資本逐利的焦點所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穿越時空」的神七太空漫步
藉奧運表演的「盛世和諧」尚未滿月,9月可說是中共的滑鐵盧。三鹿毒奶醜聞和山西潰壩慘禍接連發生,引發全社會震盪,…
牛肉進口衝突 法美恐爆乳酪風波
國際貿易爭端時有所聞,包括美國牛肉、韓國泡菜、中國有毒產品和仿冒品等,都掀起一時巨浪。最近美國以歐洲禁止進口美國含有荷爾蒙的牛肉為藉口,…
引進中國CCTV與政治洗腦
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4月28日在參加辜汪會談座談會時表示,他曾向馬英九提議,要解決台灣媒體亂象,「唯一的辦法是引入外界美好的節目,…
金正恩心慌 北韓人盼叔叔取而代之
據韓國媒體報導,北韓人希望金正恩的叔叔金平日取代金正恩,以結束其「恐怖統治」。北京也似乎正為北韓的即將崩潰,在邊境預作軍事準備。韓國《…
溫情滿人間
1. 紐約的善意披薩 讓生命出現轉機紐約長島披薩店Albert’s Pizza設立於朗肯科瑪(Ronkonkoma),店主理查德.鮑爾(…
奮起湖便當飄香 傳送山城人情味
自從2009年「八八水災」造成阿里山鐵路沿線坍塌以來,已經很久不曾看見火車開進奮起湖車站了。從月台走進這個有「南台灣九份」美名、海拔1,…
台灣品牌前進越南 靈活作戰打國際盃
台灣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除因應東協國家的逐漸崛起,也為分散過度仰賴中國單一市場所導致的經濟與政治風險,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
股票如果死抱不賣會怎樣?
大多數人的觀念,股票無論如何就是要賣的,尤其是賺錢的時候。股票抱著不放想必有問題。於是,死抱不放常常被聯想成高檔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