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辦公 美國新型工作方式風靡全球

共同辦公族來自不同公司,不同行業,共享時間和空間。
Thinkstock
第168期
余永

共同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又叫「眾創空間」,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工作的地方。這種新的工作方式,已經從美國蔓延至全球。

美國之音報導,全球已然吹起共同辦公之風。眾創空間讓你既有家的舒適感,又充滿新鮮和期待。雖然這裡不是咖啡館,卻能喝到現磨咖啡;不是家裡的臥室,卻能舒服地睡一覺;不是娛樂室,卻能來局小遊戲。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眾創空間「Wework」分部的主管表示:「共同辦公空間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商業空間或者空地,不同企業可以在這裡分享辦公區域,共同推動共享空間。」Wework為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提供共同辦公空間,讓他們在同一個精心打造的空間裡辦公,共用基礎設施、服務、技術和活動。「所以在這棟樓裡,我能找到一個律師、一個會計,還能找到幫我設計、幫我開發網站的人。它本身就是一個運營實體,人們在這裡共同成長。」

不同工作背景的人根據需要,在Wework選擇不同的會員計畫,每月繳納45到幾千美元不等的費用,便可以全年隨時進出,與他人共享與傳統辦公室不一樣的體驗:流動或預留的書桌、舒適的沙發、室外露台。Wework也提供可容納1至100人的獨立工作間,方便集體辦公。

累了,可以在冥想室小憩一陣,伸展四肢,或在簡易吧台選擇各種飲料,甚至生啤酒。當然,基礎辦公設施如打印設備、電話間、會議室等也一應俱全。

另一家眾創空間Cove也為在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市的工作者提供了多一種選擇。這裡最受歡迎的是每月支付89美元享用一天四小時辦公的計畫。會員像出入健身房一樣,刷卡出入任何地點。

共同辦公空間特別吸引千禧一代的工作者,因為這裡提供了社交資源和團體概念。從事獨立文編工作的李加農說:「我在這兒找到了一種社區歸屬感。別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知道他們的。我們一起出去,一起共事。我用他們的服務,他們也用我的。所以,我在這兒的收穫比預期要高很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