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聖旨穿越三百年 繁體楷書力透紙背

河北省一戶農家珍藏的一道康熙聖旨近日曝光,其楷書力透紙背。
看看新聞網擷圖
第176期
陳秋穎

河北省臨西縣一戶農家珍藏的一道康熙年間頒發的聖旨近日曝光,吸引眾多考古專家和歷史愛好者關注。

據陸媒報導,這道聖旨是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九月二十四日頒發的給時任四川重慶府南川縣知縣吳成龍和他的亡妻劉氏、繼妻陳氏的。

聖旨中,「雅擅才能」、「不忘顧復斯民之責」等文字,讚揚了吳成龍的辦事能力、體恤民間疾苦的情操,同時也表彰他兩位妻子賢德的持家作風。吳成龍和兩位妻子分別被封為「文林郎」、「孺人」。

這道聖旨雖歷經三百多年的滄桑,但保存完好。聖旨材料為緹花錦緞,底襯是縱橫交錯的雲彩圖,總長120公分,寬31公分。聖旨上漢文、滿文並陳,共計漢文19行、325字,滿文則有23行。其正文漢字部分用楷書書寫,力透紙背,令眾人驚歎。

聖旨曝光後,除了引發歷史與考古學家的關注外,一般民眾也嘖嘖稱奇。有評論稱讚,「這毛筆字真絕了!」也有人感慨,「聖旨的繁體楷書簡直如一道工藝,光是看就感覺強大的威嚴氣場,不敢造次。」

中國當代詩人流沙河曾指出,「每一個正體字都可以證明自身的存在,而每一個簡體字都無法證明其存在的理由。」在流沙河看來,中國政府之所以對恢復正體字持消極態度,根本原因就是中共不願意否定自己的所謂「革命成果」。流沙河指出,中共把簡體字作為施惠於民的文化功績,對自己的文字改革念茲在茲,而取消簡體字就等於承認自己文化政策的失敗。

中共建政後,大力推行簡體字、拼音輸入法等,嚴重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1956年1月,大陸正式推出《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簡化字總表》出版,簡體字總數已經達到2,236個。

美國《中國事務》雜誌主編伍凡認為,簡體字是中共文化的一個圖騰,真正目的是消滅中華傳統文化,讓當代年輕人無法閱讀1949年中共建政前經典古籍,從而把中華兒女變成「馬列子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理想上司 中日觀點差異大
「我老闆沒有領導能力!」「部長根本就搞不清楚現場的狀況!」在居酒屋會聽到這一類對上司感到不滿的抱怨。但上司也是人,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上司…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從近年來 史前巨型生物陸續出土談起
前一陣子有一個新聞很有趣,科學家發現一種海蠍子,這種蠍子長達兩公尺,立起來比成年人還高,蠍子的腿長平均有45.7公分,…
氣候變遷苦果超想像 巴黎峰會擬對策
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等至少80位各國領袖,將出席11月底起為期半個月在巴黎舉行的締約方第21屆高峰會(…
「愛的書庫」 掀起蝴蝶效應
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這是眾所周知的「蝴蝶效應」理論。 那麼在社會上…
人民幣能取代美元嗎?
中國經濟愈來愈大,且有大量出口及大量旅客到外國,因此人民幣在全球必然會愈來愈重要。然而我國有很多人對中國存有誇大的幻想,…
法藍瓷創新工藝 珍琴千萬
聽說過這句話嗎?「你可以不會彈琴,但不能不知道史坦威鋼琴!」是的,當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史坦威(Steinway)鋼琴,…
學習如何有效地做決策
這本書在台灣正體中文版上市前,就未演先轟動,獲得的好評遍及各領域,從品牌行銷、企業經營、投資理財、職場工作、心靈成長,到傳播媒體、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