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章和電視節目中,最常講到的國家就是美國,當然是希望台灣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制度層面,盡可能多地向美國學習。但美國畢竟是大國,有些方面跟台灣不易類比,那我們就從兩個比台灣還小的國家的例子來看一下台灣的前景。
一個就是瑞士。不少台灣人希望台灣成為東方的瑞士,那種中立、獨立、富有而和平的國家。這個願望當然是美麗的,但為甚麼瑞士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人民是以甚麼樣的價值為根基的呢?
2009年夏天,我曾到瑞士參加「國際藏漢會議」,第一次目睹那個美麗而和平的國家。首先瑞士的人口組成就令我驚奇:74%是德國人、20%法國人、5%義大利人、1%羅曼人(古羅馬人)。一個國家四分之三是德國人或後裔,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攻城掠地,占領擴張,簡直要霸占全球,在那種時刻,為甚麼在瑞士占絕對多數的德國人不主張跟德國統一,或者說回歸祖國呢?
瑞士很小,但瑞士人很自豪
那時候,納粹德國不僅吞併了奧地利、兼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蘇台德區、納粹的坦克軍團還進攻法國英國甚至非洲,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國。那個時候,小小的瑞士,還跟德國接壤,只要占四分之三多數的德國人要求跟德國統一,希特勒稍微表示一下「順應民意」,那瑞士就成為德國的一個飛地、一個省了。
當時的德國可謂不可一世,無論軍事還是經濟上都是世界強國,瑞士成為德國的一部分,就是成為強盛的一部分,成為崛起的一部分,成為大國的一部分。瑞士的小,就變成了大,成為強大的一部分。在瑞士的占絕對多數的德國後裔,怎麼就不看到這一點呢?他們怎麼就不要求統一,回歸Motherland(母國)呢?
當時的瑞士,完全沒有這種聲音,所以希特勒才無法找借口吞併瑞士。反而瑞士表示要中立,等於是不站在德國那一邊,由此保住自己國家的生存。我一直在思考,當時瑞士的德國後裔,那些德國人為甚麼不心向強大的德國?
最根本的原因,是那裡的德國人也好、法國人、義大利人也好,有一種很強大的心理,這種心理來自在西方最常強調的一個詞:individualism(個體主義)。這種個體主義的人生哲學,這種個體主義的價值理念,導致他們心靈強大,心理獨立。心理強大、心靈獨立的人,不需要靠群體壯膽,不需要靠多數撐腰,不需要依賴其它甚麼祖國呵、強國呵來增加自己的分量。他們相信自己,依賴自己,有自信。
所以在瑞士的四分之三德國人、20%法國人、5%的義大利人,他們視自己是「瑞士人」。他們不依附甚麼德國、法國、義大利,他們依靠的是自己;他們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理念,獨立的心靈。由此,才締造了最初的瑞士,又在戰亂中保住了自己的獨立主權。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當作瑞士人,並為自己是瑞士人而驕傲,而理直氣壯地存在,而頂天立地地站立。所以雖然瑞士國很小,但做瑞士人他們很自豪,很高大。
移民有更強的命運共同感
另外一個原因是,主要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反而會有很強烈的命運共同感,會更傾向獨立,而不喜歡統一。像瑞士,全是移民組成的,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因為大家都是移民,同舟共濟,是共同命運體。這也是瑞士人不願成為德國一部分的原因之一。
像美國這個移民國家也是這樣,當初建國的時候,除了很少的土著印第安人,其他全部都是外來的,從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來的,其中英國人占到四分之三。那時候的大英帝國,可是比今天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強大多了,那是全球唯一的超強。但那些居住在美國的英國人為甚麼就硬要脫離一個強大的母國呢?
原因跟瑞士可能相同,也因為是移民構成,大家形成一種命運共同體,所以更容易傾向獨立,建立新國家。他們也是像瑞士那樣,有個體主義文化,有獨立人格和尊嚴意識。
移民相對來說是比較勇敢、有冒險精神的,也就是膽大的。因為你背井離鄉,敢到另外一個國家開始新的生活,那是有風險的。今天從倫敦到紐約,坐飛機是6小時;但當時從倫敦到紐約坐船要90天,春夏秋冬,等於坐一個季節,一個季度!
尤其嚴重的問題是,那時沒有冰箱,食物很困難儲存,很多都腐爛掉,再加上醫療落後等,很多人都死在來美國的船上。對美國獨立做出重大貢獻的英國人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當年寫了一本重要的書叫《常識》(Common Sense),提出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是人民的選擇權利,是常識。他當年(1774年)從倫敦坐船首次來美國,到了美國海岸的時候,是用毯子裹著抬下來的,他在船上感染了熱病,奄奄一息。最後治療了六個星期才活過來。跟他同船的好幾位乘客都死在了旅途之中。所以一個新興的移民國家,它的人民多是有強烈的求新、創新和冒險精神,有比較強大的心靈,這跟一個國家的獨立有相當的心理關係。
新加坡對抗中共統戰的三大政策
另一個可以給台灣啟示的國家比瑞士還小,是新加坡。當然有些台灣朋友對李光耀家族政府很不滿,因為他們曾諂媚北京,在聯合國發言欺負台灣。但是拋開這些,新加坡能保住自己的獨立國家主權地位,對台灣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瑞士的國土跟台灣差不多,是四萬平方公里。新加坡就更小了,才716平方公里,不要說上萬,連上千都不到。新加坡的領土是台灣三萬多平方公里的五十分之一。
新加坡可謂彈丸之地,不是更容易被它國吞併嗎?尤其新加坡的540萬人口中,75%是華人,這跟瑞士的德國後裔比例四分之三是一樣的。而且新加坡獨立建國的時間點又不是很好。因為新加坡獨立的第二年(1966)中國就爆發文化大革命,對內瘋狂批鬥,對外輸出革命。那個時候,毛澤東、周恩來們,想把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變成東南亞的古巴,成為紅色中國的勢力範圍。中共直接指揮馬來西亞的共產黨,滲透新加坡,進行革命煽動。剛剛獨立的新加坡,面臨危機。
在這種局勢下,新加坡的李光耀們,採取了三大措施來抵抗中國的統戰和革命滲透。一個是全面跟美國結盟,來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新加坡政府過去五十多年來一直是美國的盟友,從來沒有反美。第二個,實行市場經濟,保護私有財產,結果促進了新加坡的經濟繁榮。有了經濟發展,才有社會穩定。第三個,就是切斷在語言上跟中國的內在連結,強調英文教育。現在新加坡的540萬人口,80%以上說英文,英文成為主要語言。切斷了中文,就等於切斷了跟甚麼母國的新生兒臍帶,就等於「斷奶」,不再跟甚麼母語母國有內在連結。而且英語的普及,非常有利在當今這個網絡時代跟上世界的腳步。
親美、市場經濟、使用英文,這三大政策,使新加坡沒有被中國統戰成功,保住了自己的獨立主權,同時也保持了李光耀們的長期執政。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一直執政。當然沒有政黨輪替不是真正的民主,但新加坡的反對黨基本上是極左派,他們的親中國、強調母語中文、反美以及左傾的均貧富社會主義政策等等,在新加坡都不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所以每一次選舉,在野黨都輸,這並不是李光耀家族左右選舉的結果,而是新加坡中產階級心態的正常體現。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過去五十多年的選舉中,得票率從來沒有低過60%。這跟新加坡是城市國家、沒有農村農民、都是中產階級有關。
中產階級希望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不喜歡左派的反美親中、走社會主義道路等。這一點,應該是台灣綠營領導人非常認真考慮的,如果走左派的高稅收、均貧富,甚至反美的道路,很難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和選票。
從瑞士和新加坡的經驗可以看出,國家不在大小,只要走在正向價值的路上,獨立並不是多麼難以實現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