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宋人書信藝術 故宮公開「砑花」書信

宋徽宗〈池塘秋晚圖卷〉砑花紋樣。國立故宮博物院圖版提供
第187期
謝子
品味古時尚

北宋可算是中國最為富庶的朝代之一,從孟元老的筆記書《東京夢華錄》中,能讀到當年在汴京活潑的百業動態、建築型態與庶民生活。而這點也可從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日的「宋代花箋」特展中略見端倪。

宋朝經濟暢旺,對文人雅士而言,文房四寶就極為講究了。不僅自製紙張,有閒情逸趣者更將紙張配方視若珍寶,文人來往間的書信圖案也隨之發展出多樣的客製圖樣。
 


▲宋‧蔡襄〈致通理當世屯田尺牘〉砑花紋樣。


這批典藏在故宮的宋代書信年代久遠,肉眼已無法辨識信箋花紋。原本外界多以為自明清文人起始,才開始大量使用「砑花信箋」。但經院內十多年來的調查與研究,發現了這批宋人書信上,有多達二十多種不同的砑花箋紙,毫無重複,且具有高度美感。

 

花箋與砑花

近代重要人物或世家都會有「專用箋紙」,或者印上職稱、或者印上家徽以為識別。而宋朝文人除了使用印有淡雅花色的「花箋」書寫,也會自製「砑花」花箋。

「花箋」泛指經過裝飾的箋紙,「砑花」技法乃是利用雕版在紙上研壓出凹凸紋飾。北宋「砑花」,乃使用雕版印刷技術,沒有顏色,只有圖樣,以磨砑重壓紙面而成,花樣平整,沒有凹凸,但因圖樣細緻具有高度藝術性。發展到明代,砑花技術又有所不同,不但有凹凸,對紙質的加工也相當考究。
 


▲宋‧蘇軾〈致長官董侯尺牘砑花紋樣〉砑花紋樣。


故宮這次僅展出的宋代文人書信共十九件,包括宋四家(宋朝四大書法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宋徽宗、陸秀夫等名家書札,在低調中顯露品味,符合宋代典雅的時代美學。

該展是近代最具規模的砑花箋紙特展,故宮更特別運用數位攝影與圖像後製,於現場進行比對,讓民眾能好好欣賞。

 

故宮宋代花箋特展

展期:2018年1月1日~3月25日
陳列室: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208、212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幕前幕後
電視工作是我最喜歡的工作,尤其是訪談。縱使有些人只有一面之緣,有機會看看形形色色的人,仍像從萬花筒看花花世界般,甚是迷人。…
《我不是藥神》:中國醫療問題的真實寫照
中國大陸新片《我不是藥神》6月底上映就一炮而紅,四天收入2億美元,堪稱是大陸2018年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雲山水樸耕園 李同德退休後的夢想與分享
雲、山、水倒影相輝映,倍添樸耕園浪漫情懷。 從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轉進傳說中的「雲山水」濕地生態園區,一開始讓人狐疑:…
甚麼是好工作?職涯顧問告訴你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第卅章 文化饗宴
歐洲貴族們的收藏,現在大多收納在國家級博物館中,除了大英博物館以外,羅浮宮是其中最豐富的一座。 竹君挑了一套造型極簡的婚紗。…
8.珊迪颶風重創美東 禍及六千萬人
珊迪(Sandy)颶風於華府時間2012年10月29日橫掃美國東海岸與加拿大,帶來嚴重災難,至少六千萬人受到影響。 美東最黑暗的一夜…
肺腫瘤不見了
已半年不見的病人來診所看腰部扭傷,述說他跑一趟烏龍醫院的事給我聽:每天凌晨3點得起床,趕去果菜市場,批水果來賣;晚上9點就上床睡覺了,…
來老宅喝一杯懷舊咖啡
1990年代末期,台灣各地開始出現「老街」與「老宅」,舊市街經過一番重新修整,成為當地的觀光重心,吸引越來越多人潮。這十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