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電視台昨天發表文章描述台灣社會在美國選後的現況,中肯且客觀地分析台灣、中國與美國三者間微妙的角力互動,以及川普2016年上任後,一系列「抗共親台」戰略方針,對兩岸現況起到甚麼影響。評論認為,若川普卸任,#台灣可能再度失去美國強而有力的支持。
2016年川普甫當選總統時,他親自接起蔡英文的賀電交談,此舉雖立即激怒中國,但也博得台灣人的好感。從那年開始,川普的對中政策日趨嚴厲,相對的,台美關係蓬勃發展。
2017年,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鼓勵台美高層官員密切互動。
2020年,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拜訪台灣,他是40年來位階最高的訪台官員。
在川普任職的四年內,華盛頓還向台灣出售價值150億美元的武器,並在9月份批准超過70億美元的軍事設備,包括無人機、戰鬥機和巡航導彈。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對台出售導彈級武器,為台美關係開啟先例。
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新疆、香港問題上兩國的針鋒相對,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支持日益增加。儘管有些人認為川普只是將台灣作為與中共談判的籌碼,仍無損川普在台灣日漸上升的好感度。
但另一位總統候選人拜登,對中共與台灣的態度,與川普天差地遠。
拜登將中國政府視為「合作夥伴」勝過「競爭對手」,反過來指責俄羅斯才是美國的「威脅」。此外,拜登長達半年的競選內,從未提及將如何協助台灣面對極權主義中國。
只有在後期選情告急時,拜登才在《世界日報》發表文章,籠統地說會繼續加深與台灣作為亞洲領先民主國家,以及經濟技術強國的密切互動,並讚揚台灣今年的抗疫成果——隻字未提台灣與中共的關係。這些言論讓台灣人不免擔心,如果拜登上任,與中南海的關係是否會重新走回和解,屆時 #台灣可能將再度被邊緣。
即使蔡英文選前不斷強調:「無論大選結果如何,與美國已談定的交易都不會改變,我們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正在政治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坎培拉大學教授Kerry Gershaneck分析,拜登若選擇與歐巴馬時期類似的政策團隊,對台政策可能不容台灣政府樂觀——軍售可能會延遲,在面對中共在南中國海的威脅時只持觀望態度。
不過也有專家樂觀認為,這四年內台灣已在美國政府與社會累積一定的好感與信任度,華盛頓對台灣也普遍友好支持,2019年通過的《台北法案》就是證明。此外,選後的參議院仍由共和黨把持,親台政策應不會中斷。
前AIT處長司徒文比喻,台灣就像是煤礦中的金絲雀。當金絲雀死亡時,表示礦坑的空氣即將用盡,工人必須即刻離開坑底。這表示台灣政府的反應,不可能被亞太國家忽視,日本也是如此。
問題是,有人想過金絲雀的心情嗎?作為台灣人,我們能不繼續支持川普嗎?
如果拜登勝選,在他所謂「與中共合作」的主旋律中,台灣這幾年在外交上的努力,會不會因此徒勞無功?台灣將如何在相對逆風的情勢下,團結起來走出自己的「小國之道」?
這幾天網路已開始出現風向,以「#台灣選錯邊」、「#蔡英文得罪拜登」為hashtag,唱衰甚至恐嚇台灣人。網軍這樣操作的用意,無非是藉由美國總統大選,打壓台灣人的團結意志,撕裂社會。越是這樣的時刻,我們要越清醒。
半島電視台原文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0/11/9/taiwan-fears-loss-in-us-s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