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時開始,美國媒體競相為錢折腰?

▲CNN技術主管公開承認CNN為醜化川普,不遺餘力地為拜登宣傳。Getty Images
第222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最近美國媒體醜聞百出,以左媒兩大龍頭CNN、《紐約時報》為例,CNN技術主管公開承認CNN為醜化川普,不遺餘力地為拜登宣傳,並稱沒有它們的助力,拜登不可能勝選;《紐約時報》幾位編輯、記者承認自己長期為中共宣傳部門工作,並且很享受這種工作帶來的高額利益。這消息出來,美國社會並沒有很吃驚,因為公眾尤其是政治中立的公眾,早就意識到美國媒體立場偏頗。

公眾為何不再信任媒體?   

以美國人對媒體的信任度做調查,根據蓋洛普(Gallup)的統計,在21世紀之初,超過半數的美國公眾信任新聞媒體。時移世易,到2016年,公眾對媒體信任度下降到32%,也就是說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公眾信任媒體。2020年9月,蓋洛普調查顯示,86%的美國人認為媒體存在偏見,49%的受訪者認為新聞報導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偏見,37%的人認為新聞報導中存在「相當多」的偏見。

73%的受訪者表示,偏見是一個「主要問題」,而在2017年,有65%的受訪者表示這是一個主要問題。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54%)表示,不準確是「故意的」,因為記者歪曲了事實,28%的人認為記者完全編造了事實。

美國公眾的政治立場,左、中、右一般情況下各占三分之一,中間立場有偏左偏右之分。這調查說明,不少中間立場的受眾不信任媒體。

媒體偏頗,全因新聞有償化

近20多年以來,美國新聞業受到互聯網挑戰,生存壓力極大,不少百年歷史以上媒體都難以繼續經營。以出版《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和其他17家日報的紐約時報公司為例,2010年代後期由於廣告收入銳減,債台高築。2008年,紐時公司的廣告收入流失將近2.67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減少了13%。2009年3月,紐時公司不得不宣布以2.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紐約曼哈頓總部大樓的21層樓面(共57層),然後再回租約75萬平方英呎的辦公室,以取得現金償付次年到期的約3億美元債務。2016年,記述《波士頓環球報》聚焦欄目調查天主教神父猥褻男童系列案的電影《驚爆焦點》(Spotlight)獲奧斯卡獎,但業界人士都知道,這只是電影界對媒體業最後榮光的致敬,並不會帶來美國媒體行業的起死回生。

其他媒體的日子也不好過,《洛杉磯時報》另尋新主,售賣給一位南非黃姓華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不得不停止出版紙質報紙,減少開支以求生存。據報導,共有幾十家媒體相繼倒閉或者關閉紙媒出版。

兩大類政治勢力看到了控制第四權力的機會,趁機滲透一向以無冕之王自譽的美國媒體行業。

兩大有償來源之一:中國購買媒體話語權

滲透媒體的一大勢力是美國國內的政黨勢力,本文不涉及這一問題,重點分析另外一大勢力——中國。

中共在美國購買媒體影響力,我在《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一書中談過:2009年,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確定大外宣戰略,並為此撥出巨款。這個時間點與美國媒體發生困難的時點重合,不是巧合。

今年4月12日,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的《中國簡訊》(China Brief)刊文指出,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努力擴大其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以便在國際社會獲得更多「話語權」(discourse power)。

該文作者約翰‧多森(John Dotson)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媒體在《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美國主要報紙上投放付費插頁「廣告」。文章指出,中共黨媒利用著名英文期刊的可信度,旨在「講好中國(中共)故事」。事實上,這些插頁廣告上都有免責聲明,但往往都是小字體的,所以很多人注意不到。這些文章通常打著「中國觀察」(China Watch)或「中國焦點」(China Focus)的標籤,實際上是中共機構準備好的宣傳內容。增頁也會被標註為「付費廣告性質出版物」。不過這些文章看起來就像是主報提供的新聞和社論。實際上卻是在為中共做大外宣,購買這些廣告插頁需要大量費用。

《國家脈搏》(The National Pulse)發現,曾在中共官方媒體工作的現任《紐約時報》員工包括:《紐約時報》攝影部主任喬納‧凱塞爾(Jonah Kessel);《紐約時報》現任編輯兼設計師迪亞穆德‧麥克德莫特(Diarmuid McDermott);以及歐洲文化記者亞歷克斯‧馬歇爾(Alex Marshall)等等。

 

《紐約時報》幾位編輯、記者承認自己長期為中共宣傳部門工作,並且很享受這種工作帶來的高額利益。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幾位編輯、記者承認自己長期為中共宣傳部門工作,並且很享受這種工作帶來的高額利益。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員工為中共工作的經歷驕傲

《紐約時報》現任攝影總監和記者的喬納‧凱塞爾(Jonah Kessel)曾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間,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代管的《中國日報》(China Daily)創意總監。他在Twitter上發帖稱,為中共工作有時也有「好處」。他還提到,他當時對開始這個角色感到「興奮」,其中包括「重新設計」中共的「宣傳武器」。他在幾篇帖子中透露,自己「在為」中共官方媒體「工作」並「收取報酬」。

據麥克德莫特的領英(LinkedIn)個人資料和個人網站信息顯示,他曾在《中國日報》擔任編輯和設計師。從2012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香港工作了8年。他去年在《紐約時報》擔任同樣的職務,現在仍駐香港。

媒體在美國號稱「第四權力」,《紐約時報》曾以「環球第一報」自詡,如今成了中國在美的利益代言人與極左先鋒,並為本國出資者利益代言。這種社會公器的墮落,意味著媒體不再是第四權力,而是依附於政治、經濟權力的附庸。更嚴重的是,一國政治將缺乏社會監督,政治衰變將加速發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頻破共諜案, 賓拉登死後中美台關係正在轉向
近日繼羅賢哲少將案之後,高檢署又羈押一名遭中共吸收,意圖利誘軍職人員蒐集飛彈資料的賴姓台商。據媒體報導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幸福的台灣女性?(一)
台灣女性的社會地位比鄰近的日本與南韓好,性別歧視的程度比這兩國來得輕微,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在直覺或者個人經驗上的共識。…
你該考研究所嗎?(之三)
你確實做過生涯規劃的功課了嗎?年底將屆,距離明年夏天大概還有半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不少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會開始煩惱「…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心腦 vs. 腹型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張主任,你們的團隊在幹嘛?客戶要的功能為甚麼都不能給?」 「王經理,我才覺得莫名其妙,明明公司系統就沒有這些功能,你為甚麼要承諾客戶…
智慧手機露疲態 恐步PC後塵
在歷經近10年的狂銷後,規模達4,230億美元的智慧手機市場近期已出現疲態,無法再依賴消費者主動升級機型來維持成長,甚至有分析師預言,…
跨越障礙 李麗容開啟社會關懷之窗
南投縣草屯鎮近郊的「瑪利亞咖啡書屋」,前臨車水馬龍的台3線,後邊卻是廣闊的田園,可以遠眺八卦山脈,顯露出鬧中取靜的特殊情趣。…
Lilia Cafe 提供好食物與幸福的咖啡廳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Lilia Cafe,在咖啡色的建築上方,有一塊顯眼的淺藍色招牌,上面畫著盛開的百合花(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