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in-me創辦人劉威志Akko熱愛創意穿搭。
知名「選物店」(Select Shop)plain-me,以販售男士服飾為主,同時有選品和自有品牌商品,是台灣為數不多的時尚選物店,有注意穿搭資訊的族群相信對plain-me並不陌生。
▲plain-me官網強調為消費者搭配美好的一天。網路擷圖
兩位創辦人劉威志(Akko)和粘丁文(Tim)多年來在網路上分享時尚資訊,是業界指標。對劉威志來說,plain-me不只是一個服飾品牌,強調自己賣的是創意,代表一種風格和生活態度,幫助消費者「搭配美好的一天」,享受穿搭的樂趣。
▲plain-me官網提供大量穿搭教學內容。網路擷圖
早在2005年創業初期,plain-me就成立官網,並在台北敦南商圈開設實體店,成為台灣第一家擁有自有品牌且結合O2O(Online To Offline,指整合線上行銷與線下實體銷售)的選物店。往後也開始受到知名造型師青睞,陸續與藝人、媒體合作,知名度漸開。2009年後持續擴大經營,在民生社區、台中、台南等地展店,目前有8家實體店面。
▲plain-me自有品牌「紀念品」的早餐店學中文TEE。
選物精神》為消費者提案,節省時間成本
一家選物店能夠留住消費者,在於品牌有沒有獨特的定位,建立出彼此溝通的頻率。透過主理人挑品的眼光為消費者提案,減少時間的成本,就是一個選物品牌值得溢價的原因。
劉威志和粘丁文成為消費者的眼睛,兩人從大學時期就是學長與學弟,劉威志熱愛搭配,在PTT創建「搭配版」,和同好粘丁文一拍即合。他們共同創業,共同經營穿搭部落格「Akko & Tim的型男養成日記」,不間斷記錄並分享自己的風格,帶領大眾學習相關知識。
plain-me在2005年創業初期,秉持把自己喜歡的商品帶進台灣經銷的初衷,確實在當時闖出名聲。但是劉威志坦言,就企業逐步規模化的過程來說,這樣的標準顯得不夠成熟,「開一家店要獲利不難,開第二家、第三家就是不同的邏輯。如果不看市場,只看自己喜不喜歡,沒辦法長久。」雖然業績持續攀升,成本卻居高不下,2015年以前幾乎是負債狀態。
劉威志決定重新打造品牌精神,不僅停止展店,也訂出「搭配美好的一天」的理念,並在會議上跟同仁持續溝通。摸索的過程繳了不少學費,他明白每一季要賣褲子還是襯衫、要賣哪個國家的品牌,除了每年的數據會說話,直接成為進貨的依據之外,他強調,「挑品取決於你要給消費者什麼價值?他需要的是什麼?」
「一直叫消費者結帳,他不會買單。可是我開始想如何讓你的生活更美好,來這家店要得到開心溫暖,得到穿搭的創意,才可以跳脫商品本身的價值,進貨準則也不一樣了。」
主理人的品味,加上市場的需求,才能連結商品,提升給予消費者的價值。
▲盧廣仲是2021plain-me形象大使。
經營定位》自製與選物並進,提升大眾美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體質,plain-me逐漸找到更清晰的定位與管理方式。如今,plain-me經銷的設計師品牌有40%來自日本、20%來自韓國,美國、歐洲各10%,台灣20%。每季約有60個品牌,總共合作超過200個品牌,複雜度很高。而選物商品和自有品牌同時並進,營業額則約各占一半。
plain-me創立初期,很快成立自有品牌「COP」(含義為Confident Personality,意指充滿自信的人格特質)。COP扮演的角色,是增進與國外品牌的互動,成為跨界合作的橋梁,把台灣設計品牌帶上國際。在品項開發上,也能彌補消費者的需求,靈活度大。
劉威志解釋,時裝產業不是去市場批貨,兩、三週後就有貨進來,而是18個月前決定當年流行色,半年前的時裝週,已經宣告當下的流行,「我現在正在下明年春夏季的訂單,所以很早就知道明年的商品布局,對應到市場上缺少哪一類的單品。」COP就能進一步設計製作,及時提供市場需求。
此外作為時尚產業的代表業者,劉威志一直有為台灣紡織業盡一分心力的想法。2018年台灣文博會納入「Body Defining時尚的日常」主題,策展人齊振涵邀集台灣十大新銳服裝設計師,一起參與探討身體、時尚和創造力的展覽設計,其中就包括plain-me。當時plain-me找來長期合作的紡織代工廠勁達共同完成,不料也得知勁達即將收掉廠房的消息。
台灣紡織業日漸萎縮,劉威志認為plain-me能做的是持續推出精良的自製品,並提高台灣設計師品牌的進貨比例。「我今年會把品牌名稱COP改成plain-me,持續走創意路線。」劉威志表示,在國外談合作的時候大家不認得COP,只認plain-me,讓他決定改名。此外,他還有一個品牌「紀念品」,設計有台灣味的街頭時尚,加上另外兩個名稱未定的品牌,一支走高端市場,一支偏向大眾休閒,未來將有四個自有品牌。
定位更明確,四個品牌將涵蓋不同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簡稱TA)的各種需求。劉威志不斷思考,到底能給消費者什麼好處?「比較大眾的牌子,消費者對服裝需求考量就是以價格為主,這些人我們也想服務。還有正式場合需要的高端品牌,也是我的目標,需要慢慢切分。」
劉威志表示,plain-me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規模化。選物店就兩個方向,很小眾、吸引某群人,或是提供多數人都需要的服務,做大眾市場。頗具野心的他笑著說:「小眾市場能改變的力量太小,大眾市場才能對社會有所衝擊,才有機會提升民眾的美感。」
▲范少勳演繹的plain-me與pierre cardin聯名款,重現品牌經典的時髦樣貌,並融入時下街頭風格。
沒有設限》聯名展現創意,延伸品牌價值
創業後才深刻了解經營事業有多複雜,十多年的起伏,讓劉威志堅持下去的是對穿搭和時尚的熱情。他強調服飾就是一個載體,每件衣服背後都有它的精神,「設計師用心生活,每年展現出來的主題,呈現的方式不一樣,這些創意我每次看都很開心,這個熱情支持我。」
▲plain-me和中信兄弟聯名「Be with Brothers」系列,將中信兄弟經典的配色,和具代表性的香蕉圖騰,轉化成適合日常的風格單品,大獲棒球迷好評。
目前的COP,也就是未來的品牌plain-me,會以創意為主軸,開發各種跨界聯名商品。COP一年有超過十種聯名,相繼與國際品牌URBAN RESEARCH,台灣gogoro、可樂果、中信兄弟等合作。今年更和傳奇品牌pierre cardin聯名,重現出品牌的經典樣貌,並邀請新生代演員范少勳詮釋,引起話題。
▲plain-me和埔鹽順澤宮創意聯名款。
翻玩創意,不能不提plain-me的經典聯名──去年在台灣爆紅的「順澤宮」。挪威三鐵好手古斯塔夫‧艾登(Gustav Iden)在2019年戴著台灣「埔鹽順澤宮」帽子,參加法國尼斯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一舉奪下世界冠軍。這個意外來自於艾登在東京街頭撿到順澤宮的帽子,覺得很神祕,認為如果照顧好帽子,能夠帶來好運。未料此舉讓埔鹽順澤宮紅遍各地,宮廟帽供不應求。
劉威志一看到這則新聞,立刻找到順澤宮,推出聯名T恤,「消費者不一定會關注這種消息,這就是我們的工作,這些故事可以讓消費者更認識plain-me想講的東西。」
除了衣服,plain-me也有生活選物,水瓶、寵物用品、營養品,勾勒都會的生活新型態。劉威志強調自己「沒有設限」,只要保證選物的品味,都是plain-me的信念。
▲旅行小包是plain-me的經典長賣商品。
理性管理》服務差異化,留住鐵粉
為客人搭配美好的一天,走進實體店可以感受到「服務」的差異化,劉威志在意服務,包括網路客服不應推商品,無論退換貨、回應問題,都要細緻。他認為每個消費者都不相同,有人喜歡聊天、詢問趨勢,有人加入臉書社團不會發言,對plain-me而言就是客製化需求。
plain-me還舉辦實體店活動,邀請會員回來,並記住鐵粉的長相、姓名和喜好。生日也會手寫卡片,打入顧客的心底。劉威志率性表示,希望把客人當朋友,「我們經典的案例是巷口有家店,有賣我們的某樣商品,賣得比較便宜,客人要買我直接叫他去那邊買。我很誠實跟他說,讓他自己決定。」plain-me的TA平均25歲上下,其中一個月來兩次的鐵粉,大約有一千位。
近幾年營業額小幅成長,劉威志卻也坦言,離大規模選物店「完美平衡」的狀態還有一段距離。因為創業,電子工程背景的他持續進修會計、財務、統計等相關專業知識,未來還會親自處理請購。
▲劉威志認為選物店非常需要理性經營。
劉威志提醒想開選物店的創業者,必須想清楚兩件事:第一是要為消費者提供什麼;第二是要有管理能力,例如各種品牌有不同進貨時間、不同窗口、不同對帳方法,國外有進口貿易問題,國內有稅務問題。以時尚產業來說,品項很多,還分尺寸,複雜度倍增。再加上自製商品有數量的壓力,每個聯名品牌又是一個獨立專案,供應鏈管理、面料管理、時程管理都必須仰賴人力,「除了銷售數據,又牽扯到品味、風格、價位,必須從中讓所有產品發揮出來,得到利潤。」
劉威志了解大眾對「選物店」的浪漫想像,直言經營者必須非常理性,確立消費者需求,建立管理模式,穩紮穩打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