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紅暈 品嚐柿子好時節

▲新竹新埔鎮、北埔鄉為著名的柿餅產地。
第227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Stock
秋天,大地換上繽紛容顏,柿子的季節也隨之而來!喜見枝頭上一顆顆通紅的甜柿,鮮豔色潤、飽滿豐盈,像極了孩童圓鼓鼓的臉頰肉。咬上這秋天的紅暈,度過一個甜滋滋的秋天吧!

柿子在台灣主要產地分布在新竹、苗栗、台中及嘉義地區,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柿子在台灣主要產地分布在新竹、苗栗、台中及嘉義地區,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金秋乍至,柿子的季節也隨之而來!從9月中旬到12月下旬,不同品種的柿子輪番上陣。喜見枝頭上一顆顆通紅的甜柿,像極了孩童圓鼓鼓的臉頰肉。咬上這秋天的紅暈,度過一個甜滋滋的秋天吧!

柿子(英文:Persimmon),在台灣主要產地分布在新竹、苗栗、台中及嘉義地區,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一般以果實成熟時在樹上能否自然脫澀,約略分為「澀柿」與「甜柿」兩大類。再者,又依種子之數量對脫澀效果的影響,細分為「不完全澀柿」及「不完全甜柿」。

所謂的「脫澀」,指的是將柿子裡的可溶性單寧,轉換成不可溶性的過程。因為柿子裡含有大量的單寧物質,是造成味蕾感覺到澀味的原因。藉由脫澀將可溶性單寧轉變成不可溶性的凝膠狀,柿子嚐起來才會香甜可口。

「甜柿」品種在樹上成熟時,果實中的可溶性單寧含量,能夠自然地降到0.5%以下,因而不需進行人工脫澀處理即可食用,而「澀柿」則不然。

台灣早期種植的柿子多為「澀柿」,如常見的牛心柿、四周柿、石柿,採收後須經過人工脫澀,耗時費工又不耐貯藏,所以在1987年從日本引進能在樹上自然脫澀的「甜柿」品種,並在中低海拔地區進行試種,其中以台中市和平區的「摩天嶺」種植最為成功。

摩天嶺海拔約900~1,000公尺的地理條件,日夜溫差大,相當適合甜柿累積甜分,產出的果實外觀鮮豔色潤、飽滿豐盈,口感爽脆細緻、品質優良,因而摩天嶺又被稱為台灣甜柿的發源地。

其實不論早期傳統的澀柿品種,或是後來引進的甜柿,總是要嚐過柿子那股濃厚的甜意,才會覺得度過了秋天。你也是如此嗎?以下就針對市面上常見的柿子品種加以介紹:

常見的柿子品種

 

石柿

 

石柿:果實小巧,顏色橙黃,外型呈饅頭狀,果面平整,屬於「完全澀柿」。每年約從9月中旬開始陸續採收,主要用於製作柿餅,甜度高、口感Q,新竹新埔鎮、北埔鄉為著名產地。

 

四周柿

▲李士霆提供

 

四周柿:果型方扁,果面有四條淺淺的縱溝,故稱「四周柿」,屬於「完全澀柿」。

四周柿多作為「軟柿」食用,會以電石或點鹼水的方式,催熟軟化柿子,達到脫澀的效果。軟化後果色呈橘紅色,故又稱「紅柿」。皮薄肉質柔軟,富含豐富的果膠,口感Q軟綿密。

 

牛心柿

▲李士霆提供

 

牛心柿:外型呈心臟型,果頂鈍尖,故名「牛心柿」。屬於「完全澀柿」,在中國傳統會以浸泡溫水脫澀,因此又名「浸柿」、「水柿」。

牛心柿適合作為「脆柿」(硬柿)食用,品嚐其清脆口感。台灣早期多採用浸泡石灰水脫澀,因此橙黃的外皮上,往往會附著一層白色的碳酸鈣。近來亦有不影響外觀的真空脫澀技術。

 

筆柿

 

筆柿:外型呈長條狀,果頂尖尖,小巧可愛,宛若毛筆的筆尖,因而得名。屬於「不完全甜柿」,原產於日本愛知縣。不完全甜柿雖也能在樹上自然脫澀,但脫澀程度受果實內的種子數量影響,若無種子或種子數量過少,會有脫澀不完全的現象。

筆柿多作為「軟柿」食用,軟滑香甜的滋味縈繞唇齒,相當美味,亦能製作成柿餅。

 

次郎

 

次郎:果型扁平四方,側面有四條明顯的縱溝延伸至果頂,屬於「完全甜柿」,原產於日本靜岡縣。次郎甜柿肉質較為硬實,果汁含量較少,但甜度高、品質優良,產季約在10月至11月。

 

花御所

 

花御所:外型呈扁圓型,飽滿圓潤,色澤橙紅鮮豔,屬於「完全甜柿」,原產於日本鳥取縣。花御所甜柿口感清脆,細密的肉質蘊含果汁,甜度高深受大眾喜愛。在台灣產季約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富有

 

富有:果型呈扁圓型,果頂稍微凹入,屬於「完全甜柿」,原產於日本岐阜縣。富有甜柿風味與花御所相似,產季約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