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源畫室」三代畫出文化財 潘岳雄談父輩門神繪畫事

▲台南市美術館策劃「春源畫室」三代作品特展,許多作品為收藏家出借,如「春源畫室」第三代潘岳雄背後的作品原為台南六甲媽祖廟的門神。龔安妮攝影
第247期
謝平平

台南市美術館特展「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承繼者」6月22日盛大開幕,展期至11月12日,將全台頗負盛名的民間彩繪三代匠師潘春源、潘麗水與潘瀛洲、潘岳雄的作品,進行系統性整理,館方並結合帳本、詩社南管等生活記事,使民眾能了解當年生活環境的全貌。

潘家世居台南,三代畫師卻橫跨台灣政治環境變化最劇的一甲子,潘春源、潘麗水與潘瀛洲、潘岳雄三代所受的教育,分別為清領、日治、民國,在作品表現上,也展現著不同的想法。但宗教信仰維繫著他們身為漢人的血脈,彩繪廟宇技術也一脈相承,隨著第三代潘岳雄走入校園,這門技藝也透過現代教育體制,繼續開枝散葉。

 

潘春源1952年之書法作品〈右錄宋丞相文天祥正氣歌〉,原作典藏於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此為友達光電「擬真藝屏」螢幕顯示原作。謝平平翻攝

▲潘春源1952年之書法作品〈右錄宋丞相文天祥正氣歌〉,原作典藏於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此為友達光電「擬真藝屏」螢幕顯示原作。謝平平翻攝

 

第一代潘春源:輟學自學漢文與繪畫

雍正皇帝開放台灣拓墾,單身男子結伴度過黑水溝,不但海象凶險,與先墾者的衝突、新墾地的水源尋找等,皆無易事。而辛苦打拼之餘,神明就是他們的安心所在。因此,這些墾拓者在台發跡後,多會到福建家鄉聘請潮汕名師,到台興建廟宇、彩繪、唱戲酬神,數百年來皆如此。

被學者視為台灣第一代民間彩繪匠師的潘春源(1891~1972年),是潘家從福建漳州移民來台的第五代。

潘父為商號掌櫃,雖非有錢人家,但在農業社會中,潘春源可以投入大量時間讀書、畫畫。進入公學校(日治時代的公立小學)就讀後,他感到離自己興趣甚遠(當時尚未設立美術課),索性罷學不讀,繼續自學漢文,閒暇之餘提筆作畫、寫詩吟詞。

十八歲時,潘春源就在台南市街上開設畫室,「業務」項目相當繁多,小從山水、神佛畫作、肖像畫,大到廟宇壁畫、門神等,潘春源都能「接案」。而他的門神彩繪也因精準而頗受人稱道,人物形象則趨向民間喜愛的福態圓滿,「我祖父算是清朝人,他告訴我,他是無師自通,到處去看去學。」孫子潘岳雄如此陳述。

當時台灣經濟狀況雖不至於困頓,但以美術專才謀生,仍相當少見,僅有民間彩繪,女性則多是刺繡之類的營生。而已在日本畫壇奠定地位的石川欽一郎(1871~1945年)當時受邀首次赴台繪製作品,但尚未在台灣民間推動西方美術,轉變台灣民間對繪畫看法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則是在春源畫室開設後的十八年才舉辦。

潘春源有勇氣以畫室謀生,除歸因很有個人想法之外,潘岳雄認為,或許是有人欣賞、購買,促成了祖父設立「春源畫室」。

 

潘麗水作品優雅細緻,1973年於大龍峒保安宮所作壁畫〈虎牢關三戰呂布〉相當精彩。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潘麗水作品優雅細緻,1973年於大龍峒保安宮所作壁畫〈虎牢關三戰呂布〉相當精彩。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第二代潘麗水:廟宇壁畫為全台之最

第二代潘麗水(1914~1995年)繼承了父親對繪畫的天分與對繪畫的堅持,在潘春源告知繪畫之路相當辛苦時,他仍不願放棄。父子皆在畫室工作,除民間彩繪,水墨、膠彩都是他們私下創作的媒材。

 

潘麗水的寺廟彩繪作品〈瘋僧掃秦〉,此為紅外線攝影作品。台南生活美學館,CC授權

▲潘麗水的寺廟彩繪作品〈瘋僧掃秦〉,此為紅外線攝影作品。台南生活美學館,CC授權

 

當時膠彩畫在台展烘托下,已成為主流,父子皆曾參加台展,並獲入選。尤其擅長水墨的潘春源在第二屆台展即以膠彩作品〈牧場所見〉「入選」,之後連續參展,皆獲「入選」。第七屆以水墨作品〈山村曉色〉入選後,他再也未曾參加台展,似乎是想證明什麼。而潘麗水在五屆臺展也以〈畫具〉獲得「入選」。

 

潘春源於1916年以炭筆為父親繪製的肖像畫。謝平平翻攝

▲潘春源於1916年以炭筆為父親繪製的肖像畫。謝平平翻攝

 

父子喜愛美術的心,並不會因政治而有所動搖,除了水墨、膠彩,潘春源還教兒子炭筆畫。炭筆繪畫技法是他短期就讀(汕頭)集美美術學校時,特別精研的技法,在台展舉辦前,潘春源已二次到中國大陸遊歷,遍覽各地廟宇,並學習最新繪畫技法。

根據成功大學的調查,潘麗水在全台留下的廟宇壁畫超過1,500幅,分散於96座廟宇,堪稱台灣之最。

第三代潘岳雄:大器晚成承傳家學

第三代潘岳雄則出生在二戰末期(1943年),進入現代教育體制唸書,祖父、父親並沒有要他接手畫室,而是鼓勵他繼續唸書。當時,東吳大學、交通大學已在台復校,全台大學院校約為15所,但鼓勵孩子唸到大學,仍非一般家庭的考量,可見潘春源、潘麗水的想法十分先進。

但同時,這也成了潘岳雄遺憾之處,「我爸爸小學就開始學、開始畫,我的功夫是他們之中最差的。」跟著父親工作時,潘麗水偶會對配色給意見,「你顏色不要用這麼豔。」

潘岳雄雖然偶爾會幫忙父親安金箔、上色,但退伍後就到美軍福利社工作,負責西方節日的陳列設計與櫥窗展示,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聖誕節,忙得不可開交。直到離開美軍工作,才又重拾畫筆,父親認可他出師時(參與法華寺的彩繪工作),他已34歲。

雖說與父親相比,潘岳雄晚了八年才投入民間廟宇彩繪的學習,但他也表示,父親學習的環境,是台灣經濟逐步走向高峰的年代,當時並沒有過多娛樂,人們專心一意的工作、學習。而他高中畢業時,台灣民眾所得增加,娛樂更多樣化,好處是接觸層面廣,眼界大開,但學習上也更容易分心,他謙稱,這是他很晚才學成的主因。

 

「春源畫室」三代門神畫風不同,潘岳雄認為與時代變遷有關。龔安妮攝影

▲「春源畫室」三代門神畫風不同,潘岳雄認為與時代變遷有關。龔安妮攝影

 

三代繪製門神比較

廟宇彩繪是大事,廟方事前會祭拜神明,並詢問「開筆」吉日,當日放鞭炮後開始做作畫;但現在廟方多以「統包」方式簡化流程,僅餘上樑、安八卦等日子,才隆重祭拜、進行儀式。

潘岳雄曾到高雄三鳳宮幫忙父親彩繪,彩繪的細緻程度,讓他至今難忘,例如先以墨線勾勒龍身鱗片,再於鏤空處灑上金箔粉,以漸層手法呈現金龍飛舞的立體感,相當費工。而許多做法是畫好墨線、貼上金箔,高下立分,「這是我父親畫過最好的作品。」

而時代的變遷,從潘家三代所繪製的門神上,也能略見一二。

潘春源備受稱讚的是構圖精準、用色典雅,保留清領時期的美學與開創性技法。而潘麗水開始畫門神的年代,已是日本殖民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用色比上一代更加鮮艷,也加上許多瓔珞、配飾等,更加複雜。到第三代潘岳雄繪製門神,已頗具現代配色觀,出現以前較少使用的紫色與粉色系。

 

台灣民眾普遍信仰佛教或道教,而宗教彩繪作品目前也被許多收藏家所收藏,此為潘岳雄示範圖。龔安妮攝影

▲台灣民眾普遍信仰佛教或道教,而宗教彩繪作品目前也被許多收藏家所收藏,此為潘岳雄示範圖。龔安妮攝影

 

潘岳雄現場示範「擂金畫」

高雄三鳳宮建立於明鄭時期(1673年),三百年後邀請潘麗水前往彩繪(1967年),整整費時二年,才告完成。「以前的廟宇都不是很大間,但是三鳳宮成立較早,信眾多、規模大,當初廟方要求我父親畫出最好的作品。我父親就說,好,那就畫『擂金畫』。」

在極薄的層層金箔中,潘岳雄細細抽起一張,著手示範「擂金畫」所需原料,「金箔要經過米酒,才不會亂翹,用水不行。敲碎後,用細網目絹布過濾,用筆邊掃著邊過濾,這樣就可以做成『擂金畫』需要的金粉。用杵臼不行,會黏住。」潘岳雄一邊示範,一邊稱讚父親非常聰明,發明許多畫畫的方法。

問到畫門神是否有什麼祕技?他笑說,什麼祕技都沒有,廟方準備什麼顏料、什麼筆都能畫,「就像跑馬拉松,哪有什麼祕密?就是靠自己的功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第廿五章 文化的魅力
派對那天,每個走進艾利克家裡的客人都對房間裡的布置驚歎不已,燭光取代了燈光,空氣裡的檀香以及古琴的樂聲,眾賓客又都挖空心思作中國式的打扮,…
香港電視風波 言論自由沉淪
10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頒發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原來預估的三個變為兩個,而原先最熱的「香港電視」卻出乎意料被排擠出局,其中又有甚麼內幕…
中港人移民美國 26年增5倍
美國非營利、非政府、非黨派研究機構「移民政策研究院」(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孫婉鈺在茶文化中舒展古典之美
新店花市內有一家簡樸雅緻的店面名叫「奇韻閣」,店主是皮膚白皙、身型嬌巧玲瓏的上海姑娘孫婉鈺。擁有一雙靈慧的大眼睛,透著古典婉約姿態的她,…
湄公河上的水資源爭奪戰
21世紀,水將成為引發戰爭的根源,而最重要的水資源爭奪戰將圍繞中國進行。因為西藏高原是亞洲的水塔,是亞洲幾條最重要河流的發源地。…
台灣玻璃館 讓透明玻璃綻放璀璨光彩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建築物,這是由台明將公司所成立的台灣玻璃館,…
特首狼性畢露 萬箭齊射香港
香港特首梁振英完成「清場」,鎮壓了雨傘革命,壓制了不同聲音以後,香港政改就進入第二輪諮詢期。所謂諮詢,自然是讓人講話,而由政府耐心傾聽,…
中國馬拉松國家隊親自餵雞保安全
就在台灣爆發本土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以及美牛含瘦肉精問題掀起陣陣風暴之際,一海之隔的中國似乎見怪不怪,早已備戰。 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