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睡2小時闖過921難關 「人間國寶」黃蘭葉的緙絲人生

▲黃蘭葉為文化部認定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
第249期
文☉謝平平 攝影☉龔安妮

台灣每年開發出多種涼感、防護、生物醫療等機能布料,位於全球前段班,而高科技之外,「一寸緙絲一寸金」的傳統工藝也在台灣保存下來。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又稱「人間國寶」)黃蘭葉,19歲開始學習織布技術,22歲擔任廠長,36歲接手原公司,使緙絲技藝不致中斷。回首40年,她就如船長,駕駛這艘保存緙絲技藝的小舟,驚濤駭浪,更在「921大地震」時差點沒頂,堪比精彩的緙絲作品。

 

緙絲是由蠶絲製成經線、緯線,先鋪好白色經線於織機上,再以五彩緯線來回穿梭,織成一幅圖畫。

▲緙絲是由蠶絲製成經線、緯線,先鋪好白色經線於織機上,再以五彩緯線來回穿梭,織成一幅圖畫。

 

少女不知愁滋味 專注指上功夫

二戰過後,台灣有不少技術人員善用學到的技術,接收日人留下的機器創業。位於台中的大屯公司,與台灣第一個成立的高雄加工出口區於1966年同年成立,站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基點,因有獨門通路,專接日本刺繡、和服腰帶生意。

黃蘭葉記得,當時大屯公司製作的腰帶,一條售價30萬台幣,今日聽來價格仍是相當高昂,當年更是高不可攀,因此要求極高,公司分工也細,染線、紡線、整經、穿綜、穿筘、紡緯線、繪圖等分給八、九個人。

沈默寡言的她被派到織布部門學習,由第二任技術指導員郭秀鑾教導,配色則由日籍師傅高尾弘教授,並參與織布機的改良。

下班後,黃蘭葉繼續投入刺繡、日文、書法、古箏等技藝學習。她笑說,學習這些技藝倒不是為了應用在工作上,而是想轉換白天工作心情,更重要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國風.周南.桃夭》,亦指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女子嫁為人婦的美滿),她卻不想約會,晚上進修正好可以逃避家人詢問。

 

黃蘭葉緙絲作品細部。

黃蘭葉緙絲作品細部。

▲黃蘭葉緙絲作品細部。

 

白天,染房師傅要請假;晚上,同事無法加班,黃蘭葉都是代班第一人選。她也因此從中學會配色、染色、整經、織繡等功夫,所有流程都能在腦中過一遍;加上個性不愛串門子,全副精力都投入學習。22歲黃蘭葉便擔任廠長,有能力調度各部門,誰手上沒有工作,她都十分清楚,即使請假一週,各部門也能按部就班,紋絲不亂。

 

緙絲沒有複雜的工具,卻能織造細緻如畫的作品,如清朝官服上的補子。

▲緙絲沒有複雜的工具,卻能織造細緻如畫的作品,如清朝官服上的補子。

 

責任感一肩扛起保存緙絲工藝

從事織繡工作女性,通常給人柔弱的印象,但黃蘭葉個性強韌如蠶絲,要求完美也如蠶絲。她習慣自動自發的把工作提前做好,日本顧問認為台灣人個性被動,一令一動,她便經常購買日本雜誌,回去參考配色方法,讓日人刮目相看。

訂單即將消化完畢,黃蘭葉會想辦法設計好圖樣、排好配色,邀請日本社長來看,是否按此下單?「一小時內拿下訂單,50個師傅就都有工作了。」當時公司的六、七個日本客戶,都對她的工作能力相當信任,「他們覺得,我很有責任感。」

但隨著大環境轉變,公司訂單逐漸萎縮,1995年,大屯公司員工已從鼎盛時期的二百多人,剩下五、六十人。黃蘭葉當時上半天班、領半薪。日本社長希望她接手公司,考慮一週後,她便點頭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公司關了,這些師傅的家庭恐怕陷入困境。第二,緙絲技術斷層,機具燒了、師傅走了、技術斷了,未來想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頂下大屯公司(更名為黃璟有限公司)之時,丈夫為黃蘭葉買了一棟房子,讓她可以專心帶著師傅們發展緙絲事業。黃蘭葉心中盤算,先做一年看看。她先將公司原本分工流程簡化,分散給人數不多的師傅製作,因品質維持一定水準,雖無大量訂單,但仍足夠維持營運。

丈夫事業全倒 啟動生存之戰

黃蘭葉接著出馬征戰各大纖維藝術賽事,分別拿下多屆「編織工藝獎」纖維藝術類首獎與產品設計類特別獎、「傳統工藝獎」編織類一等獎、台中市府舉辦之「大墩美展」美術工藝類第二名等,為公司鋪墊著大放光彩的未來。

但她沒想到,丈夫事業在「921大地震」後全垮,還欠了一屁股債,所有經濟重擔瞬間落在她身上,包括:孩子就讀國中的學費、房貸、生活支出、公司營運等,加上緙絲作品難以速成,她晚上只能睡一小時,中午再休息一小時,拚命畫圖、趕工、接案。

「40歲,我才知道人生真實的滋味。」外人或許不知,十指飛舞織機上的黃蘭葉出身富裕家庭,出社會工作後,薪資也相當優渥,家庭幸福美滿;即使在不景氣中接下公司,對她而言,也僅是一個人生的挑戰。但此刻,她被迫開啟一天僅睡二小時的生存之戰。

 

宜蘭傳藝中心巧藝館展出黃蘭葉「大河織道.緙絲」展。

▲宜蘭傳藝中心巧藝館展出黃蘭葉「大河織道.緙絲」展。

 

次子接棒 擔憂轉念全力陪伴

如此煎熬的日子,所幸還有比賽獎金可以分擔壓力。雖非出身學院派,黃蘭葉仍抱回大獎,豐厚獎金可解燃眉之急,「老天真的很照顧我。」

次子李誌峰退伍後,立志投入緙絲研究,黃蘭葉認為是自己最棒的60歲禮物,「我本來不希望孩子接棒,緙絲學無止境,經常是還沒有看到成就,就先餓死了。」個性率直的她感嘆,以緙絲為業,是條漫漫長路,自己所有成就得自天時、地利、人和,無法複製,她也承諾兒子,將一路陪著他,「能拿多少拿多少」。

 

黃蘭葉受邀至傳藝中心開班授課,學生努力學習的熱誠讓她很感動。

▲黃蘭葉受邀至傳藝中心開班授課,學生努力學習的熱誠讓她很感動。

 

2015年,她獲台中市政府認定為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2022年,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又稱「人間國寶」);如今也受邀進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班授徒,報名來上課的學生中,年紀最小者僅4歲,還有一名9歲學生非常喜愛緙絲,年年都來報到。

 

2022年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黃蘭葉如今苦盡甘來。

▲2022年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黃蘭葉如今苦盡甘來。

 

「我不是用產業訓練人才的方式教他們,我是陪他們玩,像教小孩子一樣。」黃蘭葉對工作團隊十分嚴格,但對於想來試試看的民眾,不論年紀大小,她都秉持推廣緙絲的心情,鼓勵更多人了解這門古老藝術,期盼從中找到能繼續投入緙絲產業的火種。

 

 

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黃蘭葉的作品。

▲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緙絲」保存者黃蘭葉的作品。

 

何為緙絲?

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有許多緙絲藏品,緙絲與綾、羅、綢、緞等布料不同,也非一般人知道的織品刺繡,它是由蠶絲製成經線、緯線,以植物染色後,先鋪好白色經線於織機上,再以五彩緯線來回穿梭,織成一幅圖畫。清朝官服上的「補子」(官員服裝上位於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又稱「胸背」,簡稱「補」)就是由緙絲製作而成。

緙絲技術據傳來自西亞的緙毛技術,傳入中國後,將毛線改為絲線,或者二者混合,成為另一門技術,加上刺繡,還能成為立體作品。

漢唐之時,已見緙絲作品。北宋經濟富庶,江南一帶刺繡技術成熟,從書畫長卷的「包首」(一層保護性和裝飾性的絲綢背襯)發展出以緙絲模仿畫作的緙絲技巧,從實用性轉為藝術性。

此外,元朝忽必烈重視宗教藝術,以緙絲製作唐卡,傳入西藏後,加上當地織金技術,成為唐卡中的精品。而緙絲傳入日本後,則以和服腰帶為其代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名家沈子蕃、朱克柔等人作品。黃蘭葉曾以緙絲復刻李梅樹的〈豐收〉,後又協助故宮重製局部〈宋緙絲仙山樓閣〉,一次來回需動用70枝梭子,一天只能織就1公分,讓人體會到何謂「一寸緙絲一寸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第廿五章 文化的魅力
派對那天,每個走進艾利克家裡的客人都對房間裡的布置驚歎不已,燭光取代了燈光,空氣裡的檀香以及古琴的樂聲,眾賓客又都挖空心思作中國式的打扮,…
香港電視風波 言論自由沉淪
10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頒發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原來預估的三個變為兩個,而原先最熱的「香港電視」卻出乎意料被排擠出局,其中又有甚麼內幕…
中港人移民美國 26年增5倍
美國非營利、非政府、非黨派研究機構「移民政策研究院」(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孫婉鈺在茶文化中舒展古典之美
新店花市內有一家簡樸雅緻的店面名叫「奇韻閣」,店主是皮膚白皙、身型嬌巧玲瓏的上海姑娘孫婉鈺。擁有一雙靈慧的大眼睛,透著古典婉約姿態的她,…
湄公河上的水資源爭奪戰
21世紀,水將成為引發戰爭的根源,而最重要的水資源爭奪戰將圍繞中國進行。因為西藏高原是亞洲的水塔,是亞洲幾條最重要河流的發源地。…
台灣玻璃館 讓透明玻璃綻放璀璨光彩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建築物,這是由台明將公司所成立的台灣玻璃館,…
特首狼性畢露 萬箭齊射香港
香港特首梁振英完成「清場」,鎮壓了雨傘革命,壓制了不同聲音以後,香港政改就進入第二輪諮詢期。所謂諮詢,自然是讓人講話,而由政府耐心傾聽,…
中國馬拉松國家隊親自餵雞保安全
就在台灣爆發本土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以及美牛含瘦肉精問題掀起陣陣風暴之際,一海之隔的中國似乎見怪不怪,早已備戰。 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