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財政困難 習近平要求堅持「過緊日子」

▲中國疫情封控近三年,導致外資撤離、地方稅收減少,地方政府財政被拖累面臨困難,各地機關皆傳出欠薪消息。Getty Images
第251期
哨子先生

中國疫情封控近三年,導致外資撤離、地方稅收減少,加上疫後經濟恢復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連環爆,地方政府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現在中國各地政府正面臨嚴重財政危機,某些地方甚至已瀕臨破產。

疫情封控耗盡地方資源

這三年為了控制疫情,各地政府花費大量經費在防疫、封控上。根據中共地方政府年度預算報告,光是2022年,全國政府至少花了3,520億元人民幣在處理疫情。

為了不破產,當地政府只有增加稅收一途,但這反而導致企業不堪負荷、加速逃離。此外,包括上海在內許多大城市,越是經濟狀況惡化,基層的官員越是變本加厲敲詐勒索轄區企業和直屬企業,這樣的模式成了惡性循環,加快經濟衰退速度。

從今年初以來,傳出許多公務員降薪、工資拖延發放的消息。據說上海處長層級的公務員年薪,今年已從35萬減至20萬元,科長層級年薪由24萬減至15萬元,減幅達四成以上。

天津市政府和公交集團則被爆料已經積欠1萬8,000多名員工薪水好幾個月,天津的學校和多個事業單位也出現大規模欠薪情形,部分公務員的績效補貼和加班費都被取消。一名熟知當地情況的企業家說:「天津早破產了!」據傳,天津市政府甚至必須跟當地寺廟借錢才有辦法發出基本工資。

在中國各地政府財政吃緊的情況下,最先受到打擊的是底層公務員。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的中小學教師已長達一年未領取完整工資。走投無路下只能選擇深夜包圍縣政府,高喊「我們要活命」、「我們要生存」、「還我血汗錢」等口號。

中國長期以來的財政結構,特點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遠多於中央政府。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達到38.8萬億元。為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10月24日通過國務院追加發行一兆元人民幣國債的提案。官方宣稱,這次增發國債是為了「支持疫情後的恢復和重建」。這是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在一個財政年度內追加財政赤字,足以顯示中國經濟目前的嚴重程度。

中央急發國債「輸血」

根據《彭博社》搜集中國歷年財政部數據,發現從2015年到2022年,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連年上漲,累計增幅超過七成。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對上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從66%逐漸攀升到85%。中央發行國債給地方「輸血」,雖然暫時解決了地方破產危機,但中央政府債務必然增加。

今(2023)年中共當局多次呼籲各級政府「勒緊腰帶」,做好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就連習近平11月7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時,也罕見強調:「必須完善國有資本經營的預算制度,並堅持『過緊日子』的思想,杜絕奢靡浪費。」證明中國正面臨嚴重的經濟挑戰。

地方鼓勵公務員「離職創業」

財政壓力之下,有的省市乾脆鼓勵公務員「離崗創業」。10月底,四川省、江蘇省等省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部門紛紛下發通知,表示將加強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支持部門人員自主創業,特別是鼓勵「離崗創業」,包括以兼職、掛職、參與項目合作等形式創業。

江蘇省更是為了鼓勵「在編人員」創業,允許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離崗三年內保留人事關係,繼續參加社會保險和職業年金,並保持正常的晉升薪資。消息傳出引起網友熱議。

儘管公務員日子難過,令人驚訝的是,中共今年仍有不少部門擴大招聘。《中新網》報導,今年公務員計畫招錄規模達3.96萬人,同比增加0.25萬人,擴招約6.7%。招錄的職位主要集中在稅務、海關、鐵路公安、出入境邊防總站等系統,其中國稅仍然是「招考大戶」,招錄職位為10,063名。

財政困難卻還要擴大招募,時政評論家王赫認為,正是因為沒錢了才要招人,關鍵在這些招募的部門都是「能為國家賺錢的」的單位。王赫說:「海關、稅務都是能夠配合中共搜刮錢財的部門,中共在這些崗位進行擴招,是因為能給它帶來更大的利益。」

日前,2024年國考報名剛結束,報名人數初步統計高達291萬人,刷新歷史紀錄,與2019年的138萬相比,總體人數翻倍都不止。這顯示了即使公務員的「鐵飯碗」越來越難捧,但相較可能隨時被資遣、倒閉的私人企業,公部門還是比較有保障。在當前就業困難的情況下,「穩就業」才是最關鍵的考量點。

中國網路出現一種說法:「宇宙的盡頭是鐵飯碗。」在不穩定的大環境下,體制內永遠都比體制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也成為此刻中國求職者不得不面對的現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台灣童謠之父-施福珍的傳奇故事
1964年的一天下午,施福珍正在睡午覺,忽然聽到窗外傳來學生因為玩瀝青被黏到腳的抱怨聲:「點仔膠黏到腳。」此時,他的創作靈感湧現,當下寫了…
美國公務人員工作最幸福
每當經濟不景氣,被譽為「鐵飯碗」的公家機關工作就特別吃香。據台灣考選部的統計顯示,2011年高普考報考人數創下新高,達到135,004人,…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看到嬰兒潮退休問題的一道曙光
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問題,大約從2005年起就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不斷提出警告要大家早做準備,而關心這個議題的讀者也越來越多,…
媒體大亨梅鐸的20年中國情緣
2010年8月9日,世界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決定出讓其在中國的主要資產,將麾下的三家華語頻道(…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西班牙風力發電成績佳 占全國四成電力
當世界大多數國家面臨能源危機之際,多年來提倡風力發電的西班牙卻得以避免高油價的困境,維持相對穩定的能源價格。西班牙3月底的風勢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