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動用軍事力量!川普執著格陵蘭的原因

哨子先生

川普為何執著格陵蘭?簡單來說就是基於戰略安全考量,目的在制衡中共這幾年在北極的積極佈局。

從地圖上看,美國和中國看似距離遙遠,但如果以北極為中心點來看,其實兩國距離不遠,中間只隔了一個俄羅斯。如果中共的核潛艇能成功進入北極圈,從那裡發射飛彈,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在半小時內就會被擊中。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變薄,讓北極圈的航道變得更容易通行,讓北極的戰略價值大幅上升。中共這些年對北極的興趣非常明顯,2018年還發表《北極政策白皮書》,自稱是「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將北極視為「冰上絲路」的重要延伸。從2004年開始,中共就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在芬蘭、挪威、瑞典設立觀測站,還以觀察員身份加入「北極理事會」。

中共對北極的積極戰略連俄羅斯都看不下去,曾警告不要「踩紅線」。同時,俄羅斯自己也在重建冷戰時期遺留的北極研究基地和機場重新鞏固勢力。

除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格陵蘭還擁有大量的稀土礦藏。目前中國幾乎壟斷全球稀土市場,如果歐美能順利在格陵蘭開採,就能有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川普會語出狂言,都是基於軍事戰略和國家安全的考量,表示必要時「不排除動用軍事力量」,這些狠話都是說給「敵人」聽的。中共這幾年在北極的佈局不只限於研究站和什麼「冰上絲路」,中國也試圖用買的佔領北極。在挪威,中國人曾大規模收購北極圈土地,逼得挪威政府不得不動用國家資金搶先買回。

川普以強硬措辭對格陵蘭表態,不是為滿足「帝國主義」,而是美國與中俄在北極佈局的角力戰。他走的是直白強硬的外交風格,將北極問題直接拿上國際談判桌,藉此逼迫丹麥與盟國採取行動。

看看就在川普劍指格陵蘭後,丹麥多緊張,還坦承說這幾年對格陵蘭確實是「忽略」了。時機湊巧,在川普放話後沒幾天,丹麥宣布斥資15億美元加強格陵蘭國防預算。格陵蘭自治區也樂見各國的重新關注,這讓他們有更多籌碼與宗主國丹麥以及歐美各國談判,就結果來看,其實是雙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從瑞士、新加坡看台灣前途
我在文章和電視節目中,最常講到的國家就是美國,當然是希望台灣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制度層面,盡可能多地向美國學習。但美國畢竟是大國,…
菁英與大眾的對決
許多反對中國民主化的人認為,中國民眾教育程度低落,沒有能力選出「賢人」,不適合採用選舉制度,民眾需要黨政菁英來領導,來替他們做決定。…
華爾街「高薪文化」遭遇衝擊
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華爾街的薪酬體系具有自己的特徵。在總收入中,高階主管、業績出眾的交易員以及銷售經理們的薪水只占很小部分,…
打開貓裏寶盒 來趟鄉間產業小旅行
看過《哈利波特》電影的朋友們,一定對「嘿美」這隻可愛、雪白的貓頭鷹不陌生吧!對哈利忠心耿耿的「嘿美」惹人憐愛,…
成為「頭條新聞」的半島電視台女記者
在發表了400篇在中國的採訪報導後,半島電視台女記者陳嘉韻(英文姓名Melissa Chan),從未想到自己會成為「頭條新聞」──…
父親節一日遊 北中南推薦路線全指南
 每年父親節,都為了要送甚麼禮物,或是上哪間館子煩惱嗎?通常我們與爸爸的感情連結較為隱晦,爸爸的喜好或心情,我們也難以馬上察覺。…
2014年4月 數字看台灣
反黑箱服貿 450,000黑衫軍上凱道 為擴大抗議聲勢,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等人號召反服貿的群眾於3月30日穿著黑衣到凱達格蘭大道靜坐,…
距離最近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二個「地球」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又搜索到一顆人類適合定居的「地球」,這個新的行星是「沃爾夫1061c」(Wolf-106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