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總理貝東塔2月6日到北京見習近平,表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背後的算計是什麼?
想讓中共ATM吐錢?矢板明夫:請輸入密碼
曾派駐北京的前產經新聞記者矢板明夫說說現在要跟中共領錢,有兩種提款密碼可選:「加入一帶一路」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泰國總理選擇後者。
泰國政府目的很明確:要中共出錢協助打擊詐騙、提振觀光。諷刺的是,這些詐騙集團的背後,其實大多來自中國,中共長年默許甚至縱容,如今泰國政府沒能力獨自解決,便只好向「大哥」低頭,換取資源與支持。
但一帶一路呢?
這個曾經被習近平視為最得意的外交政策,如今卻不斷潰敗。
最近,巴拿馬正式宣布退出,最後關鍵的原因當然是美國施壓,但如果這項計畫真的那麼好,巴拿馬為何甘願放棄「好處」?
矢板明夫分析,事實上一帶一路從誕生起就存在致命缺陷。
第一,這是一場憑空想像的「偉大敘事」
習近平當初以「絲綢之路」的概念來包裝一帶一路,分為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但忽略了一個基本問題:歷史上的絲路成功,是因為當時的帝國具備強大控制力與稀缺資源,能吸引市場需求。
陸上絲路最繁盛的時期,是唐朝掌控西安到地中海的貿易路徑,沿途有駐軍維持秩序,確保商隊安全。加上茶葉、絲綢、瓷器等稀缺性商品深受歐洲貴族喜愛,有廣大市場。
海上絲路則是由民間商人主導,自發性地發展貿易網絡,無視官方的海禁政策,最終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兩條絲路的成功元素:國力、稀缺商品、具冒險精神的民間經濟,今天的中共有嗎?
第二,一帶一路是為解決產能過剩
2013年,中共推出一帶一路,部分原因是試圖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例如過多的鋼鐵、水泥,藉由貸款給窮國輸出這些過剩建材,幫助對方建設基礎設施,再讓這些國家用未來的經濟發展來償還貸款。
問題是,這筆帳根本不划算。
歐美國家為何不做?因為這基本上是虧本投資。窮國蓋出基礎設施後,仍然缺乏管理與經濟基礎,最終無力償還貸款,反而背負更沉重的債務。
第三,一帶一路最終目的是擴大政治干預
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幾乎都難以拒絕中共的政治影響力,這意味著,北京可以更深入地干涉內政,讓這些國家成為「小老弟」。
但問題來了——中共已經沒錢了。
過去這些「大撒幣」的投資,如今已讓中共財政壓力不斷增加。而且大部分這些被投資的國家大多是民主國家,政權更替後,親中政府一旦下台,新政府不一定會買單這些不平等合作,像馬來西亞、印尼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共的盤算完全泡湯。
當「一帶一路」的吸引力不再,中共現在只剩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張老牌可打,但問題是,還有多少國家願意買單?
現在的中共只能透過各種手段拉攏盟友,但這些盟友的忠誠往往只取決於錢,沒有了好處,誰要跟沒錢又獨裁的國家交好?
今天看到新聞,即將在三月舉行總統選舉的宏都拉斯,多位總統參選人都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要與台灣復交,並強調與台斷交投中後,宏都拉斯的經濟慘不忍睹。
宏都拉斯已經示範過一次了,希望泰國不會後悔這次的決定,尤其川普2.0時代來臨,選對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