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台中市14期重劃區包圍的歷史建築「原金源吉宅第」與「水湳菸樓」,3月25日下午舉行聯合施工說明會與開工祭拜典禮。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該次修復工程是對歷史建築的保護,也是在地文化的承傳延續,二項工程分別預計在2028、2027年完工。
「原金源吉宅第」為17世祖林德行所興建,「金源吉」為其堂號,門號為「旭峰樓」。台中市文化資產處長李智富表示,「原金源吉宅第」內有傳統禮制與供奉神明空間,是清代漢民活動的見證。修復工程經費約8,200萬,由文化部與台中市政府各自出資一半,修復後將作為文創、自然生態教育的空間,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負責修復的建築師陳建邦表示,「原金源吉宅第」原為草寮和院,後來逐漸增加外側護龍、門樓,格局為二落五護龍。主要建築體之外,還有內、外埕與半月池,後院也有蓄水池與洗衣堀等,顯現特殊的建築風水意涵,且格局保存完整,是台灣罕見的四合院格局。
因經費有限,因此分為二期施作,施工期間將搭建保護棚架,以免建築體受到颱風、雨淋的損害;工程車輛將以豐美街為主要進出口。
於台中菸區黃金時期建造的水湳菸樓建築群,如今僅剩一棟建築,由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修復,修復工程經費約4,400萬,由文化部與台中市政府各自出資一半。該案經理林文清表示,該建築興建之時,正值二戰時期,建材多採用在地材料,例如麻園頭溪的卵石,以節省經費。
該建築除本體建築,二側也增建民宅、農舍等,但仍完整保留乾燥室、貯藏室、爐灶、調理室等空間,足以代表日治時代當地以農為主的經濟型態,且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修復後,可與太平買煙廠、大理菸葉廠共同印證台中曾經繁盛的菸葉產業;而後因菸葉產業重心轉往高雄美濃,台中菸葉因而榮景不在。
水湳里里長賴進堂表示,為了該歷史建築,水湳有多人用力爭取,包括基地周遭三塊抵費地納入保存範圍,才得以回復當年完整的建築聚落群。「環境被我們這一代破壞的很多,所以希望多保留點環境給下一代。」他希望建築修復完成後,可以讓年輕人更了解台中製菸產業的歷史。
台中市文資處為尊重地方習俗,分別在昨天與今天進行開工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工程順利。另外,文資處也表示,市定古蹟大甲梁宅瑞蓮糖、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朝陽街日式宿舍群等都在修復中。
未來,台中市文資處將繼續爭取經費,期許透過修復、再生,為下一代訴說城市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