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在會議期間態度強勢。
最近中國當局一系列強硬舉措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正在「崛起」:首先當然是在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上的張狂與說「不」之舉震驚了全球;其次是聖誕前後罔顧國際輿論,對好幾位異議人士判以重刑;…
2009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占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四分之一,房地產資產高度泡沫化。
自從2008年底以來,中國經濟要充當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這一說法不絕於耳,中國領導人所到之處也擺出一付經濟救世主的姿態。但一年多時間過去,再來檢視中國經濟,就會發現這一年中國經濟唯一的「亮點」…
11月1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於訪問中國期間登上長城。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華之行,讓中國政府極度欣喜。西方國家的輿論卻反應平淡,對歐巴馬的表現多有批評之辭。如有關人權的討論變成「歐胡會」的「私下交談」,…
中國外文局自成立以來,累計用43種語言出版書刊近13億冊,發行到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今年1、2月間開始,關於中國「大外宣」的新聞不絕於縷。這條消息的最早報導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該消息稱,「中國中央政府準備耗資450億元人民幣,推動它的主要媒體機構向國際擴張,…
中共官方網站出現的「海外中國公民文明形象宣傳月」宣傳。其中除說明由「外交部牽頭啟動」外,還說明中國公民在海外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瞭解國外情況、自我保護能力較弱、
今年7月以來,由中國外交部牽頭,在福建省、浙江青田與內蒙古滿州里等輸送「外勞」之地,相繼啟動了「樹立海外中國公民文明形象宣傳月」活動。…
2009年9月1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圖為北京的一家輪胎行。
中國外交今年的主題是「訂單外交」:自2月開始,中國政府的採購團帶著不少大訂單周遊歐洲列國,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中國政府收穫了「訂單外交」帶來的大國滿足感與成就感,儼然以「拯救歐洲」的救星自居。…
中國號稱大國崛起,但事實上還存在數以幾億計處於赤貧狀態的窮人。
20世紀前20年(中共官史稱之為「五四時期」),中國的改良主義學者認為中國的弊端在民品劣、民智卑。胡適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了「五鬼鬧中華」之說,認為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這「五鬼」…
中國在「力拓案」中以「商業間諜」之名逮捕澳洲駐上海的力拓華裔主管,使得商業信譽大打折扣。
儘管中國在「力拓案」中暫時取得了「國家資本主義對自由資本主義的勝利」,(參見《看》雜誌45期「澳洲力拓案 「間諜門」轟動全球」專題報導)但在商業信譽上卻大打折扣。9月1日,德國《焦點》雜誌發表文章,…
今年6月24日,美國五角大樓宣布成立網路戰司令部,負責監督和保護美軍的電腦和網路系統。
前幾年中國政府還不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正在投入鉅資,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貢獻」了一個偏門──即監控技術,並公然否認中國有「網路警察」這個警種。如今中國政府已經沒有這個顧忌。一篇首發於《解放軍報》,…
中國媒體感嘆:中國樓市興也政府、衰也政府,從2007年至今的幾輪起落,再次印證「中國樓市是政策市」。圖為北京的建築工地。
中國經濟屢屢以其超常規發展讓世界大跌眼鏡,發韌於6月中下旬,到7月就已經發燒的房市就是如此。據稱幾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價已經上漲了20%左右──僅僅在3個月之前,樓市還在試探性漲價,…
中國的4萬億救市大手筆僅50%用在實體經濟上,另外一半卻流入股市、票據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
從去年末開始,中國的4萬億救市大手筆曾激起世界各國無窮希望,不少不明中國真相的外國政治家與評論者,曾滿心巴望中國政府承擔拯救世界經濟的重任。但大半年過去,中國經濟並無多大起色:…
自7月1日始,個人電腦製造商必須為在華銷售的個人電腦上預裝「綠壩-花季護航」軟體。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為「工信部」)於5月19日發布了一個通知,規定自7月1日始,個人電腦製造商必須為在華銷售的個人電腦上預裝「綠壩-花季護航」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