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海错图〉 连手海科馆「海错奇珍」特展

清‧聂璜〈海错图〉第四册。局部图。国立故宫博物院粉专
第205期
谢平平


▲清‧聂璜〈海错图〉第四册。国立故宫博物院粉专
 

一般很少听过「海错」这个名词,如果你认为可能是误植也无可非议,因为这个词现代少用。但在清朝,「海错」是形容海中生物的错杂纷陈,种类繁多。而故宫也以清朝聂璜的〈海错图〉,与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来场不一样的实境展览。

 

海中奇珍

〈海错图〉作者聂璜是清朝钱塘人,内容是他在南方实地观察或听渔民陈述后,所画下的海中生物。因为内容与清朝宫廷画家擅长的花鸟不同,〈海错图〉第四册展出频率近年逐渐提升,今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又与基隆海科馆合作,进行「海错奇珍」的展览。


▲清‧聂璜〈海错图〉的鲎图。国立故宫博物院粉专


除了〈海错图〉第四册内容,海科馆也搭配清宫〈海怪图〉及古水族生物图〈海珍图〉,展出许多难得一见的海中生物或是化石标本,如:柏氏中喙鲸骨骼、四亿年前的活化石鲎(读音如「厚」)等。

海科馆同时发现,聂璜在〈海错图〉的生物分类是这样的:带壳的「介」、带麟的「麟」、无毛的「裸」、有「羽」的飞禽、有毛的「兽」,大致以外表皮为主要分类依据,与西方惯常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不同,而国画的工笔画法与西方透视的写实画法,给观画者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但从聂璜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生物特征也都非常清楚,民众可以一睹清朝画家的写实功力。

如先秦时代《山海经》就已提到的「鲎」,两晋的郭璞注释如下:「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长五六尺,似蟹,雌常负雄,渔者取之,必得其双,子如麻子,南人为酱。」

仔细观画,聂璜画得简直如出一辙,连鲎壳边缘的毛须都仔细绘制,他的〈鲎鱼赞〉也颇为有趣,可以拿来当猜谜:「无麟称鱼,有壳非蟹,牝牡乘风,来自南海。」

牝为雌性,牡指雄性,意指鲎的特性是夫妻同行,形影不离,因此「夫妻鱼」也是鲎的别称。


▲清‧聂璜〈海错图〉的虾图。国立故宫博物院粉专
 

第四册的〈海错图〉中,还有一只看来十分可口、但眼睛十分搞笑的「大红虾」,鲜橙橙的橘红身体有别于一般草虾的绿色,不过,这可不是聂璜乱画,是真有其虾!近年在老饕中流行的「天使红虾」可能就是牠的远亲。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记载有这种大红虾:「海中红虾长一尺,须可为簪。」连虾须都能拿来当头上簪子,读者可以想象这种虾子的尺寸肯定不同于一般草虾。

唐朝的段公路(生卒年不详)着有《北户录》,专门记载岭南一带的美食与民情,其中写道:「海中大红虾,长二尺余,头可作杯,须可作簪、杖。其肉可为鲙,甚美。」李时珍是湖北人,可能没吃过大红虾(海虾),但依照段公路的文字,他肯定吃过美味大红虾,他的这段话也被收录在《本草纲目》中,作为参照。

 

与海中生物互动

至于聂璜吃过大红虾没有?从他多描述外形的文字来看,估计可能没吃过,只是听渔民陈述而画下,毕竟这种老饕等级的海虾可遇不可求。

其实,〈海错图〉中的部分内容也是如此而来,所以生物外型很工笔,但模样却有点捧腹,如:鳄鱼图。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产生一个疑问,为甚么老提〈海错图〉第四册呢?而不见前三册真容呢?


▲清・聂璜〈海错图〉中的蟹图。国立故宫博物院粉专
 

聂璜方游至南方,将所见所闻的三百多种生物,画在〈海错图〉中,共分四册;但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台湾的故宫只有第四册,内容为鲎、螺、蟹、虾等。


▲鲎为活化石,海科馆也将展出,读者可与〈海错图〉比对。国立故宫博物院
 

不过,这无碍于「海错奇珍」与海科馆合作的奇幻展览。除了精彩的画作、标本、海中生物,故宫还策画了「沉浸式互动剧场」,以海错内容化为大型新媒体,荣获第五十一届美国休斯敦独立制片与国际影片影展「儿童互动教育」奖。民众可躺、可卧,手持传感器,触发与海中生物的互动,深度沉浸于水中剧场。
 
「海错奇珍」在基隆海科馆深海影像厅展出至11月4日,有兴趣的民众可把握时间,前去一睹清朝画作、并体验难得的互动剧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樂齡大學 長者二度背起書包上學
台灣65歲以上人口逐漸增加,卻有三成不知道退休生活如何規劃。有鑑於此,教育部自2010年開始仿效歐美,結合大學資源,推動「樂齡大學計畫」,…
校長張碧娟 揭開北一女的「綠」面紗
北一女的操場,不大。一群群綠衣女孩,或在練排球、慢跑,或在排演啦啦隊舞蹈,還有儀隊正在練習花式槍法。在讀書之外,…
監視器新聞當道 有畫面就有真相?
新聞報導的首要目的之一,不外乎是「呈現真相」。但,「真相」是甚麼?容易取得嗎? 探討1:韓劇《皮諾丘》的啟示 …
與君一席真心話
今,我明白了自己的中心思想,瞭解行為背後那個主導的思想體系──無為,影響著我的行為模式。遺憾的是,距離那個無為仍是遙遠,不怕妳的見笑,…
官方打壓房市 中國經濟陷入兩難
中國國務院4月17日發布了一個「遏止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局:中國政府近年來為了擺脫經濟危機,…
善念得救 鬼戰瘟疫
許多人想不透,為何離大陸最近的台灣,竟能把武漢肺炎疫情控制得如此之好?至今台灣民眾生活如常,各類比賽、煙火表演照常舉辦,…
飛鳥盡 公公藏
梁振英「當選」特首後已經一個半月了,期間最重要的工作,自然是籌組未來特區政府的班子。儘管他在競逐期間與當選以後不斷對現在的班子採取批判態度…
相揪來農博 探索雲林農業的未來
 目前雲林農業博覽會位於虎尾的主展場,共有九個主題館,打破往昔以農、林、漁、牧業分類的窠臼,藉由景觀建築師、環境藝術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