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吗?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又被简称为「创伤后遗症」。
大家是否关注香港的「反送中」运动有一阵子了?是否觉得情绪随之起落,甚至有时还有难以遏止的愤怒、悲伤或恐惧?当我们时常收看各大媒体不断发布示威活动的相关讯息时,会引发精神方面问题,尤其是已经来到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情绪的秋季。
无论是身处最前线的记者还是普通市民,都有可能因为看见可怕场面而出现创伤后遗症的征兆。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就曾针对「占中」后的民众情绪做了调查后发现,若与占领行动前的情绪相比,47.35%的受访者被评为中度或严重焦虑;有14.4%人被评为中度或严重抑郁。此外,遭遇地震、车祸等重大创伤事件的人,也可能出现精神病征。
依据终生盛行率的研究,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并不少见。平均来说,遭遇创伤后,有9.2%民众曾经发生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台湾在1999年9月21日的集集大地震,不仅重创人民财产,甚至引发许多人的心理创伤和精神障碍。当然,香港「反送中」事件引发的精神问题也是备受医界关切。
有精神科专科医生表示,在社会运动过去后,创伤后遗症的个案将可能大幅增加。无论是曾经身处激昂现场的人,还是间接观看激烈冲突画面的人,都可能因为接收到冲突场景的恐怖情况而感到心神不宁或身体不舒服。凡是自觉短时间难以抚平动荡不安的情绪,或因为「回闪」(Flashback,恐怖画面总是「不请自来」,常在脑中浮现)现象而时常处在紧张、恐惧状态,或后续无法再调幅心绪起伏而出现不适、抑郁,甚至影响到日常作息的人,都有可能罹患了「急性压力症」或是「创伤后压力症」。
如何厘清有没有罹患创伤后压力症?以下简单介绍三种辨识方法,以及有效的预防方法。
辨识创伤后压力症三大方法
要确诊是否为创伤后压力症,先看当事者是否具体发生过身体遭受到严重的伤害、曾面临死亡的威胁、遇上严重的交通意外,或是失去重要的人、事、物等重大创伤事件,再从以下三大条件判断:
1. 当事者受到创伤事件影响,例如:创伤事件的影像、相关思考或感受不断重复出现在当事者的脑海或恶梦中。
2. 当事者产生强烈以及持续不合常理的情绪反应,例如:焦虑、抑郁、过度警觉或容易发怒。症状持续几周或以月来计算,才属持续性的情绪反应。
3. 当事者对于创伤事件怀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可能持续出现避免接触与创伤有关的人、事、物,甚至会出现无法回忆创伤事件的片段。
综合上述三点,方能诊断为创伤后压力症。
至于「急性压力症」与「创伤后压力症」如何区分?倘若症状发生在创伤事件过后的1个月以内(不超过4周),即是属于「急性压力症」。也就是说症状至少延续2天,并在创伤事件后4周内发生。倘若症状在事件后的1个月以上发生,即属于「创伤后压力症」。
判断是否出现急性压力症,可以更细部地观察。首先检视情绪是否出现过度惊慌、过度警戒、过度担忧、心情低落、麻木无感或容易变得愤怒等异常现象;第二是观察是否出现了没有胃口、失眠、心跳快速、频尿、冒汗、坐立不安、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与记忆力衰退(后二项属于「认知功能损伤」)等;第三是行为是否出现变化,例如:当事者变得无心工作,对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兴趣或提不起劲,过度沉迷或参与在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消息或事件上;第四是认知出现问题,例如:负面想法变多、记忆力或专注力下降等。
上述四方面都是急性压力症的警号,但若在创伤事件被广泛散播或当事者时常接收到该讯息下,出现这些症状仍算正常。因此,可选择暂时避免再度接收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消息,以免发生二次伤害或持续性的伤害。当事者可以选择听音乐、绘画、与人聊天、运动、吃纾压食物等解压方式来缓解心神、生理不适的状况。
预防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方法
一、与亲朋好友多保持联系,以及良好的沟通;二、保持活跃性;三、尽量不受事件干扰,或是尝试调整生活步调,让自己重返事件发生前的生活作息与心态;四、积极治愈、调整因事件而产生的伤痛、负面思维或是忽然出现改变的行为。
每个人都会面临突然发生的天灾、人祸,因此,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创伤都不容忽视。只有正视、积极面对方能有效解决。若身旁亲友遭遇创伤事件或经历此症,切莫忘记适当的陪伴与倾听,或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