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古早的时代印记 三峡老街

几经翻修的三峡老街,一次次蜕变样貌,其中蕴藏的历史与艺术地位,却是难以抹灭。
几经翻修的三峡老街,一次次蜕变样貌,其中蕴藏的历史与艺术地位,却是难以抹灭。
曾汉东
第37期
曾云

来到三峡老街,好似走进时光隧道。几经翻修的老街,一次次蜕变样貌,其中蕴藏的历史与艺术地位,却是难以抹灭。三峡如今已成观光胜地,我带着期盼,与游人们一同走入记忆里的时空。 

红砖拱廊古朴华丽

三峡旧名三角涌,清朝乾隆年间,渡海来台的移民,坐船沿淡水河至大汉溪畔的三峡开垦,逐渐聚成村落。因此,三峡的历史可说是台湾北部发展的缩影,记录了早期垦拓的历程。

三角涌老街,两旁古老的红砖楼房,是日治时期留下的产物,它们见证了历史。红砖拱廊随日光转换投射,四时皆不同。在老街一个下午,游人如织,来往穿梭于一座座红砖圆拱下的低矮长廊。古朴而华丽的老街,美轮美奂的建筑充满了异国风情,却又到处散发着怀旧情怀。

巴洛克式的立面牌楼,多少行号、店号和堂号精巧地雕刻在上头,诉说着早期繁华的商业经历。其中又以挂有「染」字招牌的染布坊数量最多,与早期此处大量植有染制原料「菁树」密切相关,然历经时代变迁,染布坊多已改行,从前做生意的普遍手法,如今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具体的文化纪念碑观光佳所

三峡老街这样具体的文化纪念碑,成为观光游览的佳所。古老富特色的楼房里,处处飘香。台北县十大伴手礼之一的金牛角面包,如今是三峡著名的特产;糖葱与酱菜是令人怀念的古早味;传统裹上花生粉的麻糬、以花生粉加麦芽糖现场制作的花生糖,我闻香上前张望,一张木桌上看似简单却熟练的手艺操作,香味四溢,令人趋之若鹜。

尚有以天然原料制作的手工香皂,各式香味让人连洗手都能拥有好心情,如今名满全台的手工香皂,可是老板努力打拚的成果;百年陶坊店面布置古朴,琳琅满目的陶制品,亦时间累积的成果,与三峡老街的建筑相互辉映;水晶琉璃的现场烧制,吸引了游客好奇的目光;漫步过典雅的唐服店,古代女子温柔婉约之美浮现脑海…… 

清水祖师庙中华艺术之美

弯过一个街区,我们来到在地民众信仰中心──清水祖师庙,这座以石为基、以木为顶的传统南方庙宇建筑,于清乾隆建庙至今共历经三度重建,至今仍在进行中。

祖师庙中每一处精雕细琢、匠心独运的艺术成品,都是耗费几多时光,集聚多少巧思才得以造就,精细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赞叹不已。第三回重建的主事者李梅树,将毕生精力投入弘扬中华艺术,建筑雕刻之美在此经典呈现。于多数人而言,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重镇,更是雕刻艺术的极致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祖师庙前的广场,假日时总能见到几位陀螺高手展示技艺。他们对打陀螺满腔热情,先是灵活地把玩,再精准巧妙地将陀螺抛投到半空中高架上的定点,而陀螺依然旋转不止,引来围观民众鼓掌叫好,热闹万分,成为老街特色之一。 

蓝染展示馆体验手工蓝染

邻近的蓝染展示馆,位于三峡历史博物馆旁,建筑同样保留原始样貌。染布业供给早期垦拓社会基本需求,如今则成为令人缅怀的传统手工艺。当时的三角涌栽植可制染料的菁树,加以清澈的三峡溪水可用以漂洗、晾晒染布,染布业盛极一时。我拾级而上,展示馆规模不大,室内布置整齐温馨,也提供游客体验手工蓝染。

我们徒步穿越许多窄仄巷弄,三峡地区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砖瓦和古老的生活方式尽现眼前。这座河港小镇,虽历经沧桑岁月,略显斑驳破落,却因历史的痕迹,特出于现代化的都市之外,成为绝佳的观光胜地。

身为远方游人的我,即使未曾居住于此,也并不熟谙台北城的发展史,同样能被这古老的时代印记打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學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
說起「歌仔戲」這個台灣本土的民間戲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民國六、七○年代的婆婆媽媽們,守在電視機前面看楊麗花、…
還我原色
為了避開假日的遊客,清早啟程前往這座建於清末的陽台殖民地樣式(bungalow)的住宅。爬上陡峭的階梯,拱圈迴廊映入眼簾,…
美國大學迎接30萬中國學生 教授撓頭
自2003年開始,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接受美國的高等教育,同時為美國大學帶來不同的文化視角和源源不斷的資金;中國學生的到來,…
太棒了!變美變年輕有妙方
日前看到了一則讓人遐想的新聞。這樣的新聞雖然過去時有所聞,但此次再聽到感覺不一樣。這回感覺,如再接著往下琢磨,對整個世界、對每一個人,…
大媒體小故事
19. 異曲同工   林世雄(小林)和張曉敏是東科新聞台的廣告業務專員。小林做事比較關注工作流程,曉敏則是很會想行銷點子。…
制度、文化、人
在21世紀的今天,聯合國193個成員中三分之二以上已是民主國家,而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卻仍是沒有真正自由的獨裁國家。…
2014年7月──數字看中國
中國失業率 官方4.08%民間8.7% 《華爾街日報》7月24日報導,中國官方公告失業率最新數字為4.08%,但被廣泛視為無用,…
全球化逾30年 回首再看「趨同論」
最近西方國家陸續指出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形成嚴重的「中國衝擊2.0」,導致世界經濟總體平衡遇到嚴重困難,其中最受指責的是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