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服贸》那一夜,他们在立法院的内与外

3月19日晚上,越來越多民眾集結於立法院表達不滿。
賴宛琳
赖宛琳

2014年3月18日的夜晚,台湾发生一件大事。

因反对服贸协议黑箱作业与程序不公,有将近三百位抗议民众在一片混乱中突破警方封锁,进入立法院占领议场。这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头一遭,民众攻占立法院。

这场占领来的太突然、太震撼,消息透过网络,瞬间席卷了脸书与各大网络媒体,随着消息的明朗化,加上情势紧张度持续升高,抗议的气势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民众陆续前往立法院场外,以人数抗衡现场警方,并声援议场内的民众。

许多媒体指称这起抗议事件为「非理性抗争」,现场发生多起警民「激烈冲突」,甚至有人说他们只是「被操控的学生」。

那么,真实的状况又是怎么样?

以下为记者对于场内外民众的第一手现场采访。

立院内》 紧绷气氛下抵抗数波攻坚

目前正就读台大法律所的林姓女同学,表示自己从昨天晚上11点便进入议场内参加静坐示威活动。「当时大家刚进来,很快就把所有入口封住,立法院内空调也一直没有开,加上大家手拉着手并肩坐在一起,很闷很热,也没有厕所可上,气氛更让人觉得很紧绷。」她表示,由于许多在现场的民众事实上是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议场,因此刚开始总指挥多在维持场内秩序、发送物资,并定下规则,强调和平非暴力为现场的最高原则。随后,陆续有多位老师到场,大家便利用零碎时间分析服贸优劣,彼此分享看法。

「其实当时在场内的我们,都不太清楚外界的状况,加上那时候警察一直陆续有动作,声东击西,因此每当一有声音,大家就会很紧张地四处张望,紧张气氛一直持续,所以根本无法好好休息。」林同学回忆,当晚警察在外头蠢蠢欲动,从大约凌晨一点开始,一共进行了约四次的攻坚行动,且攻势一波比一波强烈。她说:「到了第四波,也就是四点多的那一场攻坚,大家其实都快撑不住了,门边的大型阻挡物和椅子也都被警察搬光,只剩下大家手勾手拉起的人墙阻挡警察进入,而且陆续有同学开始被拉出场外。」

此时立法院外场群众声援力量,给与他们相当大的激励。

在法院外的声援民众,以「警察不动,我们不动」为行动原则,透过人数优势制衡警力,让警方不敢轻易攻坚议场。「警察一动,他们(场外民众)就会冲进来,所以有制衡效果,警察就不敢轻举妄动。外面的群众给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是我们撑到现在的关键。」

对于外界指责他们是一群学生的暴力抗议行为,及许多负面形象。林同学认为这些报导并不公正,其实议场内气氛非常和平。「我们的诉求就是反对不透明程序和不合法议事规则,我们抵抗警察,但是不反抗。」她表示总指挥花很多部分时间在倡导「教战守则」,避免民众因为一时冲动而落入媒体陷阱。林同学也认为外界定义他们是「学生」是不公平的指称,「的确,学生参与社运的成本、门坎比较低,所以学生或许数量较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是被操控,也不代表我们是没有主体性的状况下来参加(活动),我们都是有自主意识的人,我们会判断。」讲到这里,林同学难掩愤怒:「我是学法律的,当我看到国会这样乱搞程序,就会觉得自己学得那些规章到底被当作甚么!所以我选择来。那现场也是有各种不同身分立场的人,不应该用一个学生的身分来概括全部。」

立院外》 新方式带来群众新力量

昨夜当占领议场的消息曝光后,立法院外便涌进来自四面八方的声援群众,目前正就读南华大学与中正大学的林忠纬、林韶弘,正是其中之二。「昨天我们大约12点来到现场,那时群众正在立法院铁门外遇警方对峙,接着一点多警方试图攻坚(议场),我们就开始翻墙进来,最后人群越来越多,警方才开始撤到外面第二层。」林忠纬提到,在民众大量涌入立法院后,场面便很快的平静下来,主持人也开始强调「警察不动,我们不动」的最高原则。

他说:「因为攻击没有意义,一定会受伤,也只会制造暴民形象给媒体。警察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警察)背后的政府,警察是无辜的。」他也提到警察私底下也多次对他们表示感到无奈。

「我们都是自发性来声援这个活动,并没有特别参与什么动员。」对于外界质疑他们被特定团体操弄、动员,林韶弘表示,礼拜一张庆忠委员这样粗暴的作法,已经踩到民主底线,也不符合国家法治的状态,才决定北上来捍卫权利。

林忠纬则说:「我希望透过自己在街头上的亲身经历,透过实践,慢慢影响我周遭的人,让大家去关心这样的议题。」

透过这场行动,他们两人都发现,这次参与的民众与以往很不一样。

「晚上场外有歌手在带唱《晚安台湾》或《美丽岛》,这些歌对于我们常跑街头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昨天在带唱的时候,现场气氛竟然带不起来,因为大家都不会唱!」林韶弘表示,看见这样的现象,他感到很惊讶也很开心,因为这表示来参加这次活动现场的人,很可能都是初次上街头,也意味着台湾已经有更多的人愿意付出行动关心社会。

他说:「我发现,公民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脱离从前的政党政治形式,开始实际走上街头。而每当有人质疑我们,在响应这些质疑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增加自己对议题的了解,更了解这片土地所发生的事情。」

那么这股不同于以往街头运动新力量,能不能藉由这场运动,开始改变台湾风雨飘摇的现况?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林毅夫是台灣孩子還是算命師?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是個爭議不少的人物。一個長久存在的爭議是他算不算台灣人,…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微笑是一種魅力的展現
益帆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員。由於工作事務龐雜,再加上他在公司的人緣不佳,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同事爭論,使得他在公司的聲望每況愈下。…
8.藏人自焚 中國大型抗暴事件激增
西藏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人權團體和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焦點所在。為了抵抗中共帶有毀滅藏族文化目的下的高壓統治,表達抗議訴求,從2011年開始,…
美參議院通過金融改革法案
歷經耗時協商,美國參議院終於在5月20日通過金融改革法案。其目的在於預防金融危機重演,避免華爾街金融機構因進行風險過大的交易而倒閉、…
香港旅遊界的「阿珍風波」
自從2003年中國開始對香港「自由行」以後,來香港旅遊的中國人就越來越多了,旅遊業當然也相對興旺。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資料,…
冬日的阿爾卑斯山落日
今年過年,阿丹回到家鄉瑞士和爸爸、媽媽度過了十天快樂的假期。 阿丹的爸媽在阿爾卑斯山上有棟度假小屋,從屋裡向外望去,…
魏德聖:堅持導出台灣的故事
這堂課,魏德聖教你──「在負債累累的困境中,堅持打造夢想。」 2013年4月,走進擺設簡單的果子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