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碁电通童文池协理曾经在某研讨会中说的一句话,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回响。他说:「现今企业的员工关系可以用八个字诠释──『企业无情,人才不忠』。」意思是指,企业面对员工是很无情的,工作是责任制,要求员工加班,绩效不好还会叫你卷铺盖走路,所以说「企业无情」。而员工有好的机会,就马上往福利好、待遇高的公司跳槽,毫无眷恋,所以说「人才不忠」。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
人跟企业的关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冷战时代,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对峙多时;而后东德与苏联相继垮台,中国也在经济压力下实施了所谓的「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要向资本主义靠拢。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已经是世界经济运作的主流。私人企业取代了国营企业,在各个领域主导经济活动。「一切由市场决定」,是当代经济的运作方式。
日本的崛起与没落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几十年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大企业在汽车、家电等产业表现卓越,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顿时成为显学,「终身雇用制」、「临界生产」(Lean Production)等,都成为各国企业所学习与研究的主题。
终身雇用制所代表的是企业照顾员工的一种承诺。在「终身雇用制」中,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契约式的权利与义务,更近似家庭的成员关系:雇主是大家长,员工犹如是雇主的子女(或是家臣)。除了履行工作契约之外,雇主会照顾员工的生活,而员工也会努力工作以作为回报。因此,员工流动率极低,反映的是「企业有情,人才有忠」的雇佣关系。
20世纪末,日本经济泡沫破灭(Bubble Burst),大企业无法维持经济繁荣时期的成长,一些企业甚至被迫开始裁员,「终身雇用制」的神话顿时破灭。雇佣关系的主流回归到市场机制。虽然在有些企业还是可以看到这种「企业有情,人才有忠」的雇佣关系的影子,但在市场经济的主流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被「雇用终身」。
无情与不忠
在市场经济下,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一切。过去被视为成本的人力,现在被称为最重要的资源。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人,都被放在市场中,赤裸裸地接受比较与竞争。
有好的条件的人才,检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薪资福利、学习成长环境等。而企业也不断强调员工的必须要有价值与贡献。说穿了,「企业无情、人才不忠」的现象,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不断渗透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市场经济之外
市场是无情的,但人却有情,需要以人性来对待。以绩效挂帅、缺乏人性考虑的职场环境中,衍生出许多现象:员工过劳、随意跳槽、早年退休等。这些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企业无情、人才不忠」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性考虑的不足或不落实。企业如何能在市场经济之外,考虑人性,来建立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良好关系,正考验着经营者的思维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