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鲜人 平均变胖5公斤

大学生初次脱离压力,可能在无意中增胖而不自知。
Thinkstock
第149期
柯明心

细心的父母可能很快就会发现,离家上大学的孩子变胖了。这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孩子终于脱离学测压力,开始真正自主的学习;忧是的孩子离家在外,到底都吃些甚么东西?

在国外校园流行所谓「新鲜人肥」(freshman15)的说法,因为大学新鲜人在一年后平均增胖了5到7公斤(15磅),且男生变胖比例超过女生。

初次脱离压力的孩子增胖几公斤,这没有甚么大不了,不过,大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可能影响终生。研究显示,大学时变胖的人比较可能导致肥胖问题。

初次离家就学的孩子,在饮食方面可说是得到全新的「解放」。披萨、面包、便当、冰淇淋,爱吃甚么就吃甚么,跟以前在家时由父母主导的饮食大异其趣。怎么挑选食物就是很大的考验。

大学新鲜人忙着适应学业、交友及校园生活,可能忽略了运动。很多孩子高中时是运动员,上大学后,没注意到运动量骤然减少,后来才发现胖了这么多。

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环是认识朋友、建立人际关系。一部分的肥胖可能来自吃喝玩乐的「社交卡路里」。有人为了晚上的party,白天都不进食,引发代谢疾病;有人三餐不定或很晚才吃晚餐,造成消化问题;有人学会喝酒,却没想到酒类的热量很高。

有些新鲜人会在宿舍堆积食物,以吃来纾解压力,其中不乏薯片、饼干等垃圾食品,不但吃进许多脂肪与热量,还含有无益的化学成份。

大学生还需要被教导如何饮食吗?其实,应注意到世代晚熟的问题。现代孩子受到过多保护和文明科技的影响,普遍对于了解自己身心有晚熟的趋势。有些教授常叹息:「现在的大学生感觉像以前的高中生。」许多教育理论也指出,对孩子的教育至少要到21岁才能真的完全放手。

以往大学教育只注重培养专业能力,现在恐怕已不适用。大学校方应该设法多注重饮食教育,做为成年之前的最后一道饮食防线。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