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年成长率为7.4%,略微低于官方目标7.5%,是1990年以来最缓慢的速度。对于往日成长率「八九不离十」(8%、9%至10%)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警讯。
《时代》报导说,尽管中共外交部副部长李宝东试图以「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成长的一个新常态」以及「我们在经历结构调整」的言辞来掩饰成长的疲软,但是经济学家并不想淡化中国飙升的债务、疲软多变的房地产市场以及急剧下降的国内需求。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原材料进口国。过去十年最大的商品繁荣是建立于中国对原料需求永不满足的想法基础上。随着放缓事实变得清晰,关键原料的价格在暴跌,出口原料给中国的依赖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和安哥拉已经陷入麻烦。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内消费和对外出口也疲软不振。「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最大的是国内需求低迷,另一个就是产能过剩。当全球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出口受到影响。」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许成钢说:「在近期的未来,我们将看到它进一步放缓。」
国际金融机构普遍看衰中国经济,纷纷下调2015年中国的GDP成长率。瑞银集团认为2015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为7%,日本野村证券预测是6.8%,世界银行预测是7.1。
2014年底,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接近3%,《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沈建光判断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区间基本判断是在6.1至6.4之间,但一旦突破6.4的情况发生,可能会使资金流出,诱发更大程度的贬值。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比去年同期下降3.3%,降幅大于市场预期,PPI已连续近3年处于通缩区域。
全球规模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美银美林集团提醒人们关注中国经济的三大问题:通货紧缩、人民币贬值和债务违约。该行警告说,经济增速放缓和负债率过高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有可能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致命伤害。美林预计,中国今年很有可能爆发一场信贷危机。